《水经注》里的漓江---《水经.漓水注》略考
○漓水
△漓水亦出阳海山。
漓水与湘水出一山而分源也。湘、漓之间,陆地广百馀步,谓之始安峤,峤即越城峤也。峤水自峤之阳,南流注漓,名曰始安水。故庾仲初之赋《扬都》云:判五岭而分流者也。
阳海山,结合湘水注“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等所述,经百度地图溯源阳海山大致相当今桂林市东部、北部一带之山岭。
按上述郦注“漓水与湘水出一山而分源也”等典籍所载,王双怀认为“湘漓同源”的说法是不对的,湘、漓二水并不同源。湘水是长江中游南岸的重要支流,源出广西临桂县海洋坪的海洋山西麓。漓江则发源于广西兴安县境内的苗儿山。虽然两水的上源距离很近,但起初两水并不相通。秦始皇南开五岭时,尉屠睢为便于运输军粮,令史禄开凿了灵渠,才奇迹般地把湘、漓二水连接起来。湘、漓二水既不同源,也就无所谓“分派”。灵渠是连接湘、漓二水的纽带。把灵渠当作“湘漓分派”的标志,可谓大错特错。[1]
越城峤(始安峤),岭一作峤[qiáo]。五岭之一。越城峤一作越城岭。又名越岭、始安岭、临源岭、全义岭。在今广西全州、资源二县间湘、粤交界处。长200公里。为花岗岩断块山。主峰苗儿山,海拔2142米。《水经·漓水注》:“湘、漓之间,陆地广百余步,谓之始安峤,峤即越城峤也”。[2]
始安水,史念海先生认为:“郦道元撰《水经注》,于《湘水注》也说,“阳朔山在始安县北”。《漓水注》中更清楚指出:湘漓源上就是始安峤,也就是越城峤。越城峤上不仅有湘漓二水流下,也有峤水,南北分流,即所谓越城峤水。北流的峤水注于湘水,南流的峤水注于漓水。注于漓水的峤水,亦称始安水。越城峤为五岭之一,其南北是不相同的。”[3]
漓水又南与沩水合,水出西北邵陵县界。而东南流至零陵县西,南迳越城西。建安十六年,交州刺史赖恭自广信合兵小零陵越城迎就骘,即是地也。沩水又东南流,注于漓水,《汉书》所谓出零陵下漓水者也。
沩水,即今广西东北部漓江上源支流大溶江[4]。
邵陵县,西晋武帝避其父司马昭名讳,改昭陵县置,为邵陵郡治。治所即今湖南邵阳市。隋改为邵阳县。[5]
零陵县,秦置,属长沙郡。《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认为零陵县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南。西汉为零陵郡治。东汉属零陵郡。南朝宋属零陵国。南齐复属零陵郡。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6]。但广西考古工作者李珍认为位于兴安县界首镇的城子山屯北侧的汉代古城从所处的方位看与史书记载的汉零陵县基本相符。按《水经注》:“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又东北过零陵县东。越城峤水南出越城之峤, 峤即五岭之西岭也, 秦置五岭之戍是其一焉, 北至零 陵县下注湘水” 湘水即今湘江,正好往东北流经城子山城址的东面。城子山古城城址东临湘江, 距湘江最近约30米,南面紧靠城子山屯,西南被一条称为沙江的小溪所环绕,北为平坦的田地。城址平面呈为长方形、南北向,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40米。城墙为黄土夯筑而成, 今四周尚可见其痕迹, 其中西、南城垣最为清晰,保存较好;东城垣只存南段长约100 余米;北城垣被毁严重,仅存西端和中部一小段。城墙现存高1~3米,厚5~10米。城址四角较高、墙体宽厚,可能原建有防御性的楼橹建筑。城西、北墙有缺口,可能为城门。城内陆势较为平坦,不见明显的夯土台基,现已全部辟为稻田。西垣外可见一道宽约12米的护城濠,东垣外也可见到城濠痕迹,南、北护城濠不见。在城址内采集到大量的绳纹瓦片。[7]经百度地图鸟瞰兴安县城子山汉古城其实正位于今广西全州县西南方向,与《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的观点并不冲突。故此兴安县城子山汉古城从所处方位看与史载汉零陵县基本相符,本文亦初步赞同。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南的和平村附近还有一座汉代的故城,当地考古工作者称之为建安城。但此城址面积较小且位于湘江的东岸与湘水注所述的“又东北过零陵县东”故此不大可能为零陵县故城。(备注:建安城址 位于全州县凤凰乡和平村西南300米,湘江的东岸。城为方形土城,边长120米,面积14400平方米。四周城墙保存较好,残高2~4米,厚5~10米。城四角有较明显的角楼建筑痕迹,南、北各开一城门。城外四周有宽约10米的护城壕。城内陆势平坦,地表和城墙断面处可采集到绳纹筒瓦片,细方格纹陶片及云纹残瓦当等汉代遗物,现全部为稻田。从筑城的方法、发现的遗物来看,该城址应为汉代城址。[8])
“东南流至零陵县西”,指沩水(大溶江)东南流至零陵县(备注:此处并非指零陵县城治所,而应指零陵县所辖境)之西。
越城,广西考古工作者李珍等认为越城即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秦城遗址中的通济城。通济城位于广西兴安县通济村与太和堡村之间。在秦城遗址“王城”东南约400米处,城东临灵渠,西靠大溶江,正建在灵渠与大溶江交汇处的三角洲上、两江相距最近处。城呈长方形,东北-西南向,长约880米,宽约410米。城墙为黄土夯筑而成,北、东、南三面保存较好,现在地面清晰可见,西面城墙由于修筑公路和水渠已被毁。墙现存高2~4米,厚6~8米。东北城墙角有明显的外突角楼台基东墙中部有两处大的缺口与灵渠相接,可能为水城门,北墙中部偏西和南墙西部各有一缺口,也可能为原先的城门。城外有护城壕和外城墙卫护。城内陆势平坦,东南、中部和东北可见三处较高的台地,也可能为夯土台基。[9]
漓水又南合弹丸溪,水出于弹丸山。山有涌泉,奔流冲激。山嵁及溪中,有石若丸,自然珠圆,状弹丸矣,故山水即名焉。验其山高十馀丈,深数丈,复有石窦,下深数丈,洞穴深远,莫究其极。溪水东流注于漓水。
弹丸溪,《寰宇记》云“弹丸山在 (临桂)县东二里,隔漓水。户崎哲彦认为按(上述)《水经注》云……”弹丸溪是今灵剑江,灵剑江流经七星山北麓,“弹丸岩”在江畔,今有宋人摩崖石刻,在山西合小东江,又东南注入漓江。[10]
弹丸山,在今广西桂林市东三里七星山。[11]
1933年,七星山
漓水又南迳始安县东,魏元帝咸熙二年,吴孙皓分零陵南部,立始安郡。漓水又南,右会洛溪,溪水出永丰县西北洛溪山,东流迳其县北,县本苍梧之北乡,孙皓割以为县。洛溪水又东南迳始安县,而东注漓水。
永丰县,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分荔浦县永丰乡置,属始安郡。治所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北五十里花篑乡老县。南朝宋属始建国。齐复属始安郡。隋开皇十年(590)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荔州。贞观十二年(638)属昭州,长庆三年(823)改为丰水县。[12]
洛溪水,相当今广西临桂县南之相思江。《水经·漓水注》:“漓水又南,右会洛溪。溪水出永丰县西北洛溪山,东流径其县北。县本苍梧之北乡,孙皓割以为县。洛溪水又东南径始安县而东注漓水。”《清一统志·桂林府一》:义江“在义宁县北,即古洛溪水也”。[13]
始安县,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零陵郡。治所即今广西桂林市。东汉为始安侯国。三国吴为始安郡治。南朝宋为始建国治。南齐复为始安郡治。梁又为桂州治。唐贞观八年 (634) 改为临桂县。[14]亦有不少学者认为始安县即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秦城遗址的“王城”[15]。但秦城遗址的“王城”位于漓水上游支流沩水(大溶江)流域与上述郦注之越城接近,而从相关文献中并未见有越城与始安县故城相邻的线索;更何况“王城”亦无法满足洛溪水(约今相思江)“又东南迳始安县,而东注漓水”的方位校验。故此仅宏观文献层面的校验而言,认为汉始安县治所是秦城遗址“王城”的观点亦是错误的。
漓水又东南流入熙平县,迳羊濑山,山临漓水,石间有色类羊。又东南迳鸡濑山。山带漓水,石色状鸡,故二山以物象受名矣。
熙平县,西晋武帝时改尚安县置,属始安郡。治所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北四十里兴坪镇。南朝宋属始建国。齐复属始安郡。后废。[16]
羊濑山、鸡濑山,盖山林认为即便是遥远的广西岩画,《水经注》亦有提及。如卷三十八滴水条,提到熙平县(今广西阳朔县东北)临江有羊濑山和鸡濑山,这两座山,就是因为山上有羊、鸡岩画而得名[17]。
漓水又南,得熙平水口,水源出县东龙山,西南流迳其县南,又西与北乡溪水合,水出县东北北乡山,西流迳其县北,又西流南转,迳其县西,县本始安之扶乡也,孙皓割以为县。溪水又南注熙平水,熙平水又西注于漓水。县南有朝夕塘,水出东山西南,有水从山下注塘,一日再增再减,盈缩以时,未尝衍期,同于潮水,因名此塘为朝夕塘矣。
熙平水、龙山、北乡溪水、北乡山,《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认为熙平水即兴平水。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北三十里。《水经·漓水注》:“漓水又南得熙平水口,水源出县东龙山,西南流径其县南……又西注于漓水”[18]但从百度地形图鸟瞰(如下图)按“(熙平水)水源出县东龙山,西南流迳其县南”的方位描述推析熙平水比定为今福源江更妥贴些;按此则“龙山”约今福源江上源莲花岩景区一带之山岭;而北乡溪水比定为今兴坪河(又名大源河)更妥贴些,而其源“北乡山”大致位于今兴坪镇东北海洋山嵩坪龙峰一带。
朝夕塘,上述郦注朝夕塘相关内容很可能是郦道元参考了盛弘之《荆州记》或刘义庆《幽明录》的相关资料。按《太平御览》卷七四“始安熙平县东南有山”一则:盛弘之《荆州记》曰:始安熙平县东南有山,山西其形长狭,水从下注塘,一日再减盈缩,因名为“朝夕塘”。(《幽明录》又载[19]。而据张步天考证:地质研究表明,漫长地质年代,碳酸钙组成白云岩易被大自然风化溶解,在物理化学作用下,溶蚀成岩溶洞穴通道,成为地下水理想储存层。山体水也能随岩石缝隙四处渗透,一旦缝隙过大成为通道,即形成固定流淌之泉水。山体中储水空间不大,其间水之高度未高于虹吸管道最高点时,水流以出渗为主;当储水空间中水高度大于等于虹吸管道高度时,以虹吸出流为主。以致形成多潮变化,多周期型变化。当上游所补给水源稳定时,泉水一会流出一会停止。当上游补给水来源不稳定时,则出现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大量出水。广西岩溶地区,特别是东岗岭组灰岩中岩溶地区,岩溶通道由于虹吸作用,具有一定规律周期性出流,此类泉被称为多潮泉。报导称今广西兴安县白石乡山背村喊泉即是典型多潮泉。张步天推测此朝夕塘在阳朔县,距兴安县不远。[20]而按“县南有朝夕塘”推析则此塘约在兴平镇南。
漓水又西迳平乐县界,左合平乐溪口,水出临贺郡之谢沭县南历山,西北流迳谢沐县西南,西南流至平乐县东南,左会谢沐众溪,派流凑合,西迳平乐县南。孙皓割苍梧之境,立以为县,北隶始安。溪水又西南流,注于漓水,谓之平乐水。
平乐县,三国吴甘露元年(265)置,属始安郡。治所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北恭城河西北岸。《元和志》卷37平乐县:“取平乐溪为名。[21]
平乐溪水, 又名平乐溪、乐川水。即今广西平乐及恭城瑶族自治县境内之恭城河。为桂江支流。《水经·漓水注》:“漓水又西径平乐县界,左合平乐溪口,……溪水又西南流注于漓水,谓之平乐水。”《清一统志·平乐府一》:“平乐江自湖南永明县,流经恭城县南,又西南经府城东北,又西南入漓江。”[22]
谢沐县,谢沐县故城位于湖南永州市江永县夏层铺乡花盘寺村北,系汉代遗存,平面呈长方形,东西残长约300米,南北残宽约150米.城内出土有绳纹瓦,青砖和方格纹陶器残片。据清《嘉庆一统志》载:江永县从汉至南北朝陈均为谢沐县[23]。[15]
△南过苍梧荔浦县。
濑水出县西北鲁山东迳其县西,与濡水合。水出永丰县西北濡山,东南迳其县西,又东南流入荔浦县注于濑溪,又注于漓水,漓水之上,有关。漓水又南,左合灵溪水口,水出临贺富川县北符灵冈,南流迳其县东,又南注于漓水也。
濑水,即今广西荔浦县之荔浦河。为漓江支流。[24]
荔浦县, 亦作荔蒲县。西汉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四十里青山乡。《元和志》卷37荔浦县:“因荔水为名”三国吴属始安郡。南朝宋属始建国。齐复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 (621) 为荔州治。[25]
濡水,即今广西荔浦县北之花篑河。[26]按此濡山约位于濡水(花篑河)上源之荔浦市驾桥岭景区一带。
灵溪水,即今广西钟山县西思勤江。[27]
临贺富川县, 西汉置。治今广西钟山县。属苍梧郡,三国吴属临贺郡,隋属始安郡,唐属贺州,明属平乐府。洪武十八年(1385)移治今富川县。1952年与钟山县合并设富钟县,1962年复。[28]
符灵冈,按思勤江上游源头推析符灵冈约今龟石水库西侧之西岭山。
△又南至广信县,入于郁水。
广信县,广信县是汉置县。据《汉书·地理志》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之后,在岭南地区重新划分郡县时,在南越国苍梧王控制的地方设置苍梧郡,苍梧郡下辖10个县:广信、谢沐、高要、封阳、临贺、端溪、冯乘、富川、荔浦、猛陵。相当于今广西都庞岭、大瑶山以东,广东肇庆、罗定以西,湖南江永、江华以南,广西藤县、广东信宜以北。广信是首县。自此以后历经东汉、三国、两晋至南朝的宋、齐、梁,虽然辖境逐朝有所减缩,但广信始终是首县。按《后汉书·郡国志》的说法,在一郡之中,“凡县名先书者,郡所治也。”也就是说,汉晋南朝时期的广信县是苍梧郡的郡治所在,是岭南地区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交趾剌史部的驻地从交趾郡的嬴阝娄(今越南河内附近)迁来苍梧郡的广信,广信又是刺史部的所在地。当时交趾刺史部统领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朱涯、儋耳9郡,囊括了广东、广西、海南和越南北部,直到汉献帝建安八年(203年),改交趾为交州,建安十六年(211年)将交州治所从广信迁往番禺(今广州市),广信作为整个岭南的政治中心前后也有300多年。由此可见,广信在汉晋时期是岭南的重镇。陈金源认为,《城邑考》所说的苍梧王赵光筑的苍梧城就在今梧州市区内,那是一座土城,周长424米,面积11236平方米,遗址在今东中路和东正路,东至东正路博爱里,西至东中路一巷。就是这座苍梧王城,后来改建为广信县城。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再扩充至今大中路口和吴太史第,周长880米。[29]地方工作者认为校之于梧州市周边汉、晋墓葬的分布状况,汉晋广信故城在今梧州市区内,即桂江与浔江汇合的河口,白云山西南麓,应是没有问题的。由于古代城市不断利用,在旧城基础上再建新城,一些古城遗址已难以寻觅。但只要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将通过各种蛛丝马迹,会找到精确的所在。我们期待着考古工作有更多新的发现。[30]
郁水(鬰水),汉、魏、南北朝时期之郁水,指今广西之右江、郁江、浔江及广东之西江。《汉书· 地理志》 广郁县: “郁水首受夜郎、豚水,东至四会入海,过郡四,行四千三十里。” 镡封县: “温水东至广郁入郁,过郡二,行五百六十里。”豚水即今西江西源之北盘江,温水即今西江东源之南盘江。二江与右江不相连,古人不明而误。南朝以后,郁水下游兼称西江。唐宋以后,郁水多以左江为上源,明清时则左、右两江为上源,合流后始称郁江。[31]
[1]王双怀著,史林漫笔,三秦出版社,2014.02,第33页
[2]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3]史念海著,河山集,九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第564页
[4]-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5]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6]-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7]李珍:汉代零陵县治考,广西民族研究,2004-06-20
[8]李珍,覃玉东.广西汉代城址初探[A].广西博物馆文集第二辑[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8
[9]李珍:《兴安秦城城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广西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2004 年版。
[10]户崎哲彦,桂林名山“象鼻山”与“漓山”,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页47-52。
[11]-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3]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4]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5]李珍:《兴安秦城城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广西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2004 年版。
[1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7]盖山林著,世界岩画的文化阐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06,第117页
[18]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9]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46页。
[20]张步天:地理国学刍议,城市学刊,2017-03-20,第90页。
[21]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22]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23]湖南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湖南地图出版社,1997年9月,第356页
[2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9]陈金源.广信古城[J].梧州史志,1986,(4).
[30]蒋廷瑜:试从考古发现探寻汉晋广信县治的地理位置,广西地方志,2001-12-25
[3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