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老牛吃嫩草”,是什么意思?可能你的理解是错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十分发达的国家,在耕作的时候,少不了黄牛。鲁迅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其实也从侧面表现了牛的默默无闻,但又少不了它的奉献。
中国普通牛的驯化,距今至少已有6000年的历史,在草原地区可能更早。南宋徐霆《黑鞑事略》中说“见草地之牛,纯是黄色,甚大,与江南水牛等,最能走”。牛这种看似普通平常的动物,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几千年,生前默默付出,死后还会把身体奉献给人类,不可谓不无私伟大。
所以,在农村生活的牛,生活待遇也都还是很好的。作为耕牛,是一个家庭最贵重的牲畜。因为其重要性,所以老祖宗还基于牛传承了很多俗语。比如这一句:“老牛吃嫩草”,你知道更深层次的含义是什么吗?可能你的理解是错的。
“老牛吃嫩草”,其实还有下一句
“老牛吃嫩草”如今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禅,在茶余饭后还会用到这句话来开个玩笑,但这句话真正的含义,其实很少有人去深究,只是从字面上取义。
这句话大部分人都理解为,年纪大的牛喜欢吃嫩草。这只是最基本的含义,牛儿为了耕作幸苦一生,每到农忙季节,甚至比人都更累。因为一头耕牛往往是从小牛犊开始养,然后要学习耕地,结业之后,就跟着主人走过几十个春夏秋冬。
在这些日子里,彼此之间也产生了依赖和感情。在牛年纪大了之后,主人也会选用新鲜水嫩的青草给它食用,因为老牛的牙口大不如从前,太粗糙的草很难再咀嚼。这不是老牛喜欢吃嫩草,而是没办法,只有嫩草能下咽了。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老牛吃嫩草”已经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指代的是社会上存在的一种现象:老夫少妻。年纪大的丈夫被称之为“老牛”,而年轻貌美的妻子则被称之为“嫩草”。
其实在宋代,苏轼就写了一首调侃诗,是这样的:“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这种社会现象看来也是由来已久,不过因为年纪相差太多,多以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在大家都被“老牛吃嫩草”带偏的时候,其实这句俗语还有下半句的,叫做“吃鸡莫等待”。连起来就是:“老牛吃嫩草,吃鸡莫等待”。
老祖宗寓理于事,实则用心良苦
俗语中提到了牛,也提到了鸡,都是农家常见的牲畜。但鸡和牛不一样,母鸡能下蛋,会养得久一些。而公鸡就没那么幸运了,长大之后能打鸣之后,就意味着要走到生命尽头了。
而且鸡肉要趁早吃,时间长了肉太老,就变得柴了,也就变得不新鲜可口了。本来是一件高兴值得庆祝的事情,却把打牙祭变成了一顿难咽的饭菜,那就很不好了。
整句俗语所要表达的寓意其实也就出来了,老祖宗是要告诫我们:年轻人做事要量力而行,但也要把握好机会,不要错失良机。
知道自己“牙口”不好,那就要选择最适合的事情来做。而一旦选定了,就不要拖沓犹豫,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但机会也是稍纵即逝的。
个人感悟
俗语,是老祖宗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带有哲理性质的话。不能单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它,老一辈要传达的含义,才是俗语的精髓所在。
“老牛吃嫩草,吃鸡莫等待。”原本很正能量的一句俗语,却因为时代的不同给变成了一个带有讽刺意味的话,而且基本上都用的前半句,真是有些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