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是根本,课文是例子,学习写作要掌握套路模式,依葫芦画瓢!
语文课本是学习语文的根本,语文课本是学习语文的根本,一篇一篇的课文就是例子,学生只有彻底弄明白这些例子,掌握了课文的套路模式,依葫芦画瓢,才能够慢慢的写好作文。
一、语文学习是慢功,是苦功
相信大家还记得,2001年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它的作者叫蒋昕捷,当年阅卷老师看到他这篇文章的时候做出了由衷的评价:一篇古白话,十年阅读功。确实,蒋昕捷从小就很注意语文知识的积累,他学习语文的经验告诉我们:一、语文学习是慢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好的,一些人所谓的快速提升语文成绩的说法,纯属迎合部分人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理,也许有个别的人偶尔考了个高分,就被人拿来极度放大,成为他们招揽生意的名片,不可全信。二、语文学习离不开课本,因为语文课本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无论阅读和写作,都必须先从语文课本开始,没有语文课本,就不能学到知识和方法。三、光学课本又不能扩大知识面,所以还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想多了解蒋昕捷的朋友,可以去查阅他的资料,此处不再赘述)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中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第二,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我们不是硬搬或滥用外国语言,是要吸收外国语言中的好东西,于我们适用的东西……要吸收他们的新鲜用语。第三,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由于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古人语言中的许多还有生气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当然我们坚决反对去用已经死了的语汇和典故,这是确定了的,但是好的仍然有用的东西还是应该继承。”
二、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的话说明了语文课本、课文的重要性,至今仍然很有现实意义。
语文教材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材,学生学习语文要通过学习课文、评价课文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所以,课文不仅是一个例子,而且是思想性、艺术性、语言规范性的典范。也正因此,学习语文比学习其他学科解题、答题显得难得多,很没有或者很难有成就感。尤其是写作,作为所有科目当中最大的一道题目,它体现了一个学生平时的语文素养。同时另一方面,即使你会写作,也很难保证你写的作文就是一篇像样的作文。因为决定一篇作文好坏的标准不只一个,最起码像主旨正确不正确、鲜明不鲜明,选材是否恰当,有没有文采,语言是否规范、有什么特点、结构完整与否等等。
可以说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例子,全在老师的掌握和运用。老师的掌握和运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通过这一个个例子,既要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又要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所以,运用课文作例子,存在着一些教学不到位的地方。各级教研室语文教研员们也不主张面面俱到,有的甚至提倡“一课一得”,这有可能让一些学生失之甚多。
其实这些年来,写作教学好像与课文教学脱节,就连单元后的写作也没有要求按照某课的套路模式或者写作思路进行写作。换句话说就是学生写作不能“依葫芦画瓢”。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课文的套路模式。
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探讨课文的时候,不难发现很多课文都是有一定的套路模式的。这些套路模式其实就是一个个“法”。帮助学生总结出这些套路模式,让学生按照一定的套路模式写作,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应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们常说,作文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作文有发”,是说作文有规律可循,有“法”掌握。怎样开头、结尾,中间如何布置安排,都要依据“法”和文章表达的中心而定。初学写作者必须掌握“法”,掌握“法”永远都不会作文。
“但无定法”,一方面,这绝不是说写文章无“法”可循,完全信马由缰,而是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要为内容服务。那些认为写文章不讲究方法的人,是对“文无定法”的误解,说作文很简单,把你想说的写出来就是作文。这样指导学生,贻害无穷。另一方面,这是说当一个人掌握了作文方法以后,你写作文才可能没有固定的方法。就是因为你把作文的方法都掌握了,融会贯通了,才不会拘泥于一种固定的方法。
“贵在得法”,是说以掌握了作文的方法为可贵。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写作方法,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把作文写好,写得有文采。
写作方法在哪里?作文的套路模式在哪里?在语文教材的一篇篇课文里。
虽然在课文里,但是并没有明明白白地告诉你,它们是隐藏着的。这需要老师把它们“扒”出来讲解给学生。如果老师没有把这些知识“扒”出来加以整理,即使扒出来整理了,却没有讲解给学生,学生在课文里就学习不到写作的方法,不明白作文的套路模式的。这样的话,恐怕学生一辈子都不会作文。作为一个人,一辈子不能按照一定的套路模式布局谋篇,岂不是很悲哀。
现在,语文教材辅导资料多的是,分析的也可谓面面俱到,细致入微,但是偏偏不见分析文章的套路模式的文字。一些学生买了语文教材辅导资料,一开始还看看,后来因为忙不过来或其他原因就很少光顾了,这岂不是三分钟热度白买了?
就课文这一个个“例子”来说,学生可能只学到一些方法,却不可能学习到作文的套路模式。而学习不到作文的套路模式,也就不算是彻底弄明白一个个例子。一个连例子没有弄明白的人,又如何举一反三呢?
可见,彻底弄明白一个个例子,并且反复思考,反复练习,才能形成技能。只有成为技能之后,作文才能“得法”;只有“得法”的人,才感到“作文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会作文的人,才感到作文不难,正所谓“会者不难”。
现在的问题是,语文教学都没有或者说很少有人涉及到套路模式传授,应该说这是语文教学,或者更确切地说这是写作教学的一个空白。我想就各类文体常用的套路模式做初步探讨,以使中学生们比较快地提高写作水平。
;三、常用套路模式下的编排思路
1.由课文归纳出套路模式;
2.解说套路模式特点;
3.学生作文常犯的毛病;
4.学生例文简要评析;
5.牛刀小试,运用模式。
语文教材版本比较多,从哪儿开始呢?就从部编语文教材初一语文开始吧。
如果你发现不当之处,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