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七十年代苏州奇怪的自行车护花车队
上世纪七十年代苏州人民路接驾桥南侧五十米每天晚上九点半到十点固定出现一个奇怪景象,那就是每天晚上在这个时间段有至少一百位年龄在20到50岁的男子骑自行车一字排开,或站或立,或倚或靠,停在人行道和自行车道附近,有第一次晚上路过人以为是准备打群架,有知情者答曰每天如此的他们是接东吴丝织厂下班的女友和等老婆人群(人民桥东西二侧的苏伦厂和第一丝厂门口也是如此),也有女儿中夜班回家不放心的父亲群体,人民路东侧是东吴丝织厂,内有三四千女职工,中晚班每天十点下班,三班倒,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集体鱼贯而出,工厂门口追求者男青年各显神通,护花使者,春夏秋冬,风雨无阻,有情人终成眷属。
也有老公坚持接老婆的,被称为模范夫妻,有希望年底被评为五好家庭,也有人说接老婆的部分老公是小家子气男人,因为担心工厂断电老婆提早出厂去钆姘头的,长期使用盯关跟战术保卫婚姻。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如果去接车的男青年骑的自行车品牌是凤凰或永久牌,那么女友的同事小姐妹就会高看一眼,因为上海名牌自行车的购买专用票是很难搞到的,不是光花钱就能买到的,很多千人大企业一年也只有极少量的品牌自行车专用券几张,每次通过工会进行车间职工代表摸彩获得,摸到的职工代表还要把票带到车间进行二次摸彩,再看谁能成为真正的幸运儿,要成为幸运儿非常难得。
在接人民路尽头人民桥下苏伦厂的女青工的自行车队伍中曾发生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看上去比较木讷的男青年每次晚上十点都准时来这里接一位住在北寺塔附近的女青工,每次他们不是并排骑车,而是木讷男青年跟在女青工后面默不作声,一直骑着自行车跟到女青工回家他再转身回去,有人问女青工他是你男朋友吗?回答不认识。这样的情况一直从夏天持续到冬天,有一天女青年在回家的路上主动停下车问木讷男青年想干嘛,男青年如实回答说他们朋友中只有他一个人还没结婚也没有女朋友,有一哥们出主意:只要你坚持送没有男朋友的女工中晚班回家一年,你一定会得到一个女朋友,女青工听完笑了,当天他们一起在一个烘山芋摊点第一次一本正经的花了不到一角钱谈起了属于他们俩的恋爱。
这样的景致在人民桥下苏纶厂和西北街同样发生,其中西北街自行车车队更加拥挤,因为在不到百米的距离分别有二家超过三千女工的丝织厂,他们分别是光明丝织厂和新苏丝织厂,在这条街的最东面还有同样工作时间上下班的东风丝织厂,在这条街的西面延伸段的桃花坞大街还有同样上下班时间的新光丝织厂,十点后西北街的自行车拥挤的车流犹如观前街小公园四家电影院放电影同时散场,好一派姑苏夜间奇景图,令老苏州难以忘怀。
这样的景致苏州古城里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因为国企改制,这些厂都慢慢缩小搬迁到郊区或吴江了,这些工厂在老城区的地方有的变为商品房住宅小区,比如光明丝织厂和新苏丝织厂厂区,有的变为创意园,连振亚丝织厂的厂区也变成了新开发的别墅区,据说拍卖土地时创了当时一个天价,苏伦厂厂区变成了民国风情商务区,可惜一直没有热闹起来,开发商宣传地铁四号线通了会引爆这个商务区,但是又几年过去了,现在那里所有的业态好像都难以为继,人流稀少,当年那些纯朴的女青工现在都应该当奶奶了,她们在阳台晒太阳的时候也许偶然会想起那些年的那些自行车车流,想起自己还年轻的七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