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煎饼鏊子
说起鏊子,会想到煎饼,更会想到母亲,鏊子已经成为母性的一个符号或象征。煎饼卷大葱也凸显了枣庄人的强悍、豪放、勇敢的一面。鏊子不仅仅是一种炊具,更承载了一种文化。煎饼乃汉族面食,以山东为盛,起源甚早。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曾为之作赋,名曰《煎饼赋》。
这盘汉代鏊子现珍藏于鲁南民俗展馆,为铁铸,厚约一指,直径50厘米左右,重约20公斤,比现在的鏊子要厚重的多。中心稍凸,鏊面边缘有四条清晰旋纹纹饰,颇具美感。同时具有两个实用功能:一是在煎饼熟时便于从纹饰处揭起;二是限制了煎饼的大小,在48厘米左右。自旋纹以外外围有7厘米的围边,最边缘有一条宽旋纹。围边起到了使火不能冒出,有效利用热能,节约柴草。对称方向有两个孔状提手,其中一提手附在腿上,设计合理、美观、方便移动。有三条腿,腿高13厘米,腿宽8厘米,宽而高的腿既稳固又增大了燃烧空间,用时无需在鏊子腿下垫上砖头等物。鲁迅先生在评论汉代艺术时曾誉之有“博大雄沉”之气。这盘鏊子确实很好的体现出了这种艺术特征,透出秦汉时期气吞山河、上九天究九泉的大气风范,符合汉代的风格。此鏊应为较早的铁质鏊子(《秦汉冶铁考》中中原地区的铁器化进程约在公元88年至220年前后日用器具中增添了鏊子。)这件文物表明,煎饼作为枣庄独有情钟的食品至少可以追溯到东汉中晚期,煎饼卷大葱的吃法已经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