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费尽心机(4)

(发表于《中国作家》杂志2014年第八期)

10

强化训练结束后,我们开始上课。这时,只有早晚安排有训练课。早上一般是队列训练,或是练刺杀操,参加校庆汇演;而晚上的训练还得跑五公里。

与强化训练的三个月相比,这时人一下子轻松下来。每天上午,大家上课时打磕睡的多了,好像教室一直缺氧似的,人走进去,就会昏昏欲睡。

黄山此时正式当上了区队长,便承担了值班长的角色。

他坐在最后一排,记下每个打瞌睡者的名字,然后在下课后告知对方。由于我们指挥系实行的是全程淘汰制,大家便紧张起来,连忙与黄山套近乎。最有效的,就是发烟给黄山抽。

在团里当报道员时,黄山便学会了抽烟。经常是一夜一夜的,为找不到好的新闻点而睡不着。烟一旦成瘾,要戒掉也很难。过去,在团里时,他报道哪个连队,连队指导员或连长总要给上一条半盒的。他于是越抽越厉害。

到军校后,队里起初规定不准抽烟。要抽,只能到厕所里,于是黄山便成了蹲坑最多的人之一。几个烟鬼,觉得在厕所里站着抽也不是个事,便喜欢蹲坑。队里只有两个厕所,他们一蹲,有内急的只好下楼去找。楼下也一样,于是,反对蹲坑还成为大家提出的意见之一。

黄山曾对我说:“烟还是要戒掉的好。你监督我吧。”

我说:“这个要靠自觉。监督不了。”

黄山说:“再不戒,就没钱买烟了。”为此,他还跟我借过几次钱,都是为了买烟。

现在,大家都群星捧月地围着他,他也不提戒烟的事了。相反,没事时,还给队长、教导员发上一根烟,顺利汇报汇报思想。

教导员说:“赶紧把训练经验写出来,推广推广。”

黄山说:“请领导放心,一直在弄呢,快要出成绩了。”

果然,他不孚众望,在这个节骨眼上真的熬出了成果。他的一篇《关于将心理工作贯穿强化训练取得硕果》的文章,被上级转发,为学员队赢得了荣誉。文章的大意为,“过去我们把训练中出现的问题,都归结于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问题比如忧郁、焦虑、害怕等现象,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而不单纯是个思想问题。只有解开心理的扣子,才能使训练达到最佳效果”。文章还举了许多例子,都是身边的人和事。有个事例,还把我写进去了,说我从边疆来,心理上存在自卑的想法,经教导员解疙瘩,训练场上生龙活虎!

“简直是放屁!”我对黄山说。

黄山哈哈大笑:“我不过是让你出名,好心还没有好报!”

我说:“我要找领导,你侵犯了我的隐私!”

黄山说:“算了吧。我写别人的肯定不好,写你,就不会有事了。自己人嘛,怎么写也不过份。”

我去找教导员。没想教导员听后说:“材料是我签字的,你觉得他说的不对吗?要是不对,你也写这么一篇!听说你文笔挺好,别人能发表,能总结,你怎么没有呢?这就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在教导员那碰了一鼻子灰,我也不敢再说什么了。祁方定说:“这小子,我们多少得防着点,说不定他什么事都能干出来。”

无论我们怎样看,这篇文章还是得到了上面的重视。编辑专门发了编者按,学校领导为此也专门作了批示,说“学校多年没有出过这方面的经验,这个经验跟上了时代发展形势,应该深挖细抠,争取出更大成果”。

这个批示,全校都组织了学习讨论。我们队也组织过,教导员还点我的名,让我谈如何克服自卑。我不得不顺着黄山文章的意思,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回到宿舍,我在他屁股上狠狠地踢了一脚。他说:“踢吧,只要你解恨。相信,你以后会理解我。”

这件事过后,黄山再次在全校名声大振。

到了年底,学员队讨论给黄山记三等功的问题。当时队长担心,报上去了也不会批,因为学员队自组建以来,还没有一个学员立过三等功。

教导员说:“我们就要打破常规,报不报是我们的事,批不批是机关的事。”

于是,队支部真的讨论通过,给黄山记三等功。机关政治部门最后还真的给批了。

这事在我们学校引起了轰动。在全校开总结大会发奖那天,校长还说:“一个学员能立三等功,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学校的吸引力,能吸引优秀人才;也说明学校的培育思想对头,只要有为,在这里都能干出成绩!”

黄山戴着大红花的照片,很快出现在学校的橱窗里。

从此,他不在班里和我们一起住了,教导员让他搬到了储藏室,给他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好让他继续出成果。

在同学们的眼中,黄山成为一个能人。

那个冬天,我们第一次放寒假。他说:“我们三个把票买在一起,回去探家吧。”

我没吭声。祁方定对我讲,怎么也不想与黄山坐在一起。

于是,我们各自走各自的,回到了家乡。我母亲搂着我,一个劲地哭。

三年时间没见面,母亲那是思念的哭,也是高兴的哭。

11

第一次探亲,很多同学来玩。

有一天,上大学的近视眼小芳和另外一个女同学跑到我家里来看我。

另一位女同学毕业后我们也很少联系。听说她通过复读,也考上了师范学校。她说:“小芳非要到你家看看。”

近视眼小芳虽然与我从来没有通过信,但我估计她来我家一定有事。

果然,在另外那个女同学与我妹妹聊得投机的时候,小芳悄悄地问我:“李东东,黄山回来干什么去了?天天不在家。”

我说:“不知道呀。我们回来还没联系呢。”

那时,还不流行手机。寻呼机也只是一部份先富起来的人在用。联系还靠写信,或者固定电话。但我们村在山区里,就没有固定电话。

小芳说:“我感觉黄山变了,你感觉到没有?”

我说:“你是指哪方面?”

小芳擦着泪说:“我读书时,与黄山接触不多,印象也一般。上大学后,黄山一个劲地给我写信,说喜欢我。我架不住,觉得找一个同学也挺好的,你知道,我各方面条件一般……”

我吱唔着说:“这事我还不知道呢。”

小芳说:“原来我们的信挺勤的,但自从他上了军校,我们的信便少多了。我给他写信问他,他说又忙又累,顾不上。我开头挺理解他的,但后来,他干脆不给我回信了。最后,给我写了一封信,说他认真考虑过了,认为我俩不合适……”

我脱口而出地说:“我也觉得你们挺不合适的!”

小芳吃惊地看着我,问为什么。

我却不知道该怎样来对她形容黄山。

这时,那个女同学与我妹妹一起回来了。她对我说:“东东,你说这个黄山,听说我在心理系学习,一个劲地要我帮他写一篇关于心理知识与训练方法的问题,我写后还找我们导师亲自修改后,才寄给了他,也不知文章后来怎么样了。”

我吃惊地张大了眼睛,更不知自己该说些什么。

女同学还对我说:“东东,你要提防黄山一些,我觉得他挺鬼的。你和祁方定,都不是他的对手。”

我说啊,然后有些怅然若失。

冬天的雪,下在故乡的土地上,很快笼罩了原野。我母亲见到我,总是眼睛红红的。她说:“毕业了,你要去那么遥远的地方,见一面都难,怎么办啊。”

我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为国尽忠就不能回家尽孝,这是你教育我们的啊。”

我妹妹插话说:“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有一天,黄山到我们家来拜年了。我父母非常热情,号召我向他学习。

没人时,黄山问我:“听说两个女同学到你家里来了?”

我说:“来过了。”

黄山说:“有些事,你知道不知道都没关系,但希望你能理解我。”

我说:“有些事,我真的理解不了。”

黄山说:“总有一天,你会理解我的。我相信并期待着。”

说着他一边抽烟,一边与我父亲聊天。我出去了。回来时,他们并肩坐在一起烤火,看上去,他们聊得挺火热。

果然,黄山走后,我父亲说:“你这个同学呀,不简单。你要多向人家请教。”

我不知该说什么好。只见我妹妹说:“我哥有什么不好?自己做自己的,未必非要向别人学。”

我感激地向我妹妹点点头。我们相视一笑。此时,屋里温暖如春,而屋外,大雪飘飘,很快掩盖了我们童年的一切。

12

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后,我和祁方定早两天回学校报到。走前,我们问黄山是不是要一起走,他说还有事要处理。我们也不便问他是什么事。总之在我们三个人的世界里,黄山与我们就像隔着一座山。他的山,是有形也的,也是无形的。

等我们回到学校后,一个爆炸般的消息迅速在全院传开了:指挥系的学员黄山,在寒假勇敢跳入冰窟中,救了一个落水的小孩,自己还差点牺牲了!

教导员说:“这是我队出现的又一个典型,必须大树特树!”

于是,教导员让我来执笔。我对祁方定说:“有这回事吗?”

祁方定说:“没听说呀!”

我想起我们走前去问黄山的样子,也没有看出他曾是救人的英雄。

但教导员说:“你们是高中同学,既是同乡,又是一个部队来的,对他应该非常了解,这个典型非你写不可!”

我不敢说黄山并不是典型,但我也并不认为他就是一个典型。教导员见我沉默,还说:“这是死命令!必须尽快完成!你应该为你们家乡出了这样一个英雄而骄傲!”

队里给黄山发了电报,我只好等黄山回来。

在此之前,我问教导员:“这事,学校怎么知道呢?”

教导员说:“地方民政和武装部发电报来了,后来家长也把感谢信寄到了政治部,那还有假么?”

我和祁方定面面相觑。

终于,在第三天深夜,黄山回来了,是我和祁方定去火车站接的。他的腿上打着绷带,走路一瘸一瘸的。

我说:“大英雄,前几天我们去你家时,你腿还好好的呀。”

黄山说:“我是怕你们担心。本来想与你们一起走,但这事不想让人知道,没想到学校还是知道了。”

祁方定说:“你小子,不是造假吧?有没有这回事?小孩是不是你的亲戚?你是不是又设了个局?”

黄山露出一脸怒气说:“老同学,你怎么能这样说呢?难道我的腿伤是假的么?孩子救是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你们知道吗?你们还是不是我的同学?仅仅因为我比你们有名,你们就吃醋?就看不惯我?”

他一说,我们仿佛觉得自己做了亏心事的,不好意思还口。

回到学校,我只好拿着笔,围在黄山的小屋子里,听他讲述冬天里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的主人公黄山,是一个优秀的军校学员。多次立功受奖。在第一个学期的探亲假里,他顾不上与家人的团聚,积极去上门为孤寡老人服务。在回来的路上,路过一个小村庄时,听到路下的池塘里有人喊“救命”,于是,他以军人的速度飞一般地越过田野,奔向池塘。看到两个孩子浮在水面上,一个孩子的只露出了头发,另一个孩子两手紧抓住冰块的边缘。他顾不上冬天的寒冷,想也没想便跳入冰窟中,先是救起一个,接着又救起另外一个。当最后一个孩子上岸时,他冻得嘴唇发紫,瑟瑟发抖,差点冻死了。由于衣服被锋利的冰块刺破,大腿部也割开了。两个孩子尖叫的哭声,引来了村庄的大人们,这时,人们才发现冰面上还躺着一个解放军,他仰面躺在那里,肩上两边的红牌牌像两面五星红旗……人们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什么也不说,最后只是说:“我叫解放军。”艰难地站起身便离开了那里。

这个故事,是黄山亲口讲出的。我写完后给他看,他说:“差不多吧。应该加上一点,就是人们不是因为我自己讲述才知道的,而是村庄里的人自发寻找才找到我的。”

我问:“人们到底是怎样发现你的身份和真面目呢?”

黄山说:“我到医院包扎,正好碰到一个高中的同学。他以为我与人打架了,为了证实我不是打架,我就随口说出来了。没想到,这个同学的父亲是武装部的部长,他回去说后,武装部长亲自到我家里来慰问,这才传开了。”

我说啊。

于是,我把这一段也写了进去。

但材料报到教导员那儿,他说:“这一段可以略写,只写大人们为了感激解放军,四处寻找最美军人,发动人民战争的优势,终于找到了。”

材料到了机关,又经过机关高手的反复修改,最后在全军的报纸上发表了。等我看到报纸时,那里面的黄山又跨越了几座高峰,得到了再次升华,已不是我笔下和我眼里的黄山了。

祁方定说:“为啥运气总是在他那边?”

我们那时在学校的操场上,闷声地跑步。远处点点的星星,仿佛遥远天上的火花。它明亮,却又那样遥不可及。月亮,虽然星空高挂,但仿佛也只是星星的陪衬。(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努力的她

    努力的她 杨新方 舞钢市特殊教育学校 2018年春天,学校接到市残联的送教学生名单,张老师送教的学生是小芳,她那年16岁,脑瘫伴有手部残疾.语言障碍,但听力正常,从来没上过学,见到她的时候,她很懂事也 ...

  • 宽容与爱并存,家校同撑一片蓝天

    连云港市赣榆经济开发区小学  黄继娟 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没有家长支持与合作,也大大逊色,因此说学校和家庭不可分离.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需要学校给予科学的指导.只有 ...

  • 散文:忠孝难两全

    冬歌文苑 忠孝难两全 常言道:"自古忠孝两难全".在没穿上军装前耳闻过这句话,却未体验过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与实际难处.上军校期间,真正懂得了忠孝两难全的含义. 2010年端午节学校放 ...

  • 中篇小说:费尽心机(1)

    费尽心机 (发表于<中国作家>杂志2014年第八期) 1 我们那一茬新兵和那一届上军校毕业的学员中,大家聚会,或在电话里谈起来时,都提到一个多半不喜欢的人--黄山. 不喜欢一个人的原因很多 ...

  • 中篇小说:费尽心机(2)

    (发表于<中国作家>杂志2014年第八期) 4 新兵连结束分兵时,黄山因为表现突出,直接进了机关,到政治处当公务员.而我们,多半分到了基层连队,不是站岗放哨,勤拿格斗,就是打扫卫生,喂猪做 ...

  • 中篇小说:费尽心机(3)

    (发表于<中国作家>杂志2014年第八期) 7 终于,在我投出去的小说没有一篇发表的时候,真的考试时间就快到了. 有一天,黄山找到我说:"老同学,就快考试了,有什么打算?&quo ...

  • 中篇小说:费尽心机(5)

    (发表于<中国作家>杂志2014年第八期) 13 军校第二年,我的小说终于发表了.先是一个短篇发在<解放军文艺>,接着一个中篇发表在<人民文学>,这在学员队引起了轰 ...

  • 「名家新作·中篇小说」张行健|乡村匠人(上)

    作家新 干线 乡村匠人 村子是晋南的大村落. 东山根下的一面长坡里,点缀着砖房瓦房土坯房,还有许多草木房,依坡靠崖呢,还掏挖了不少土窑洞,也与房子们错落着,排列成歪歪扭扭的村巷,横七竖八的,三二十条的 ...

  • 「名家新作·中篇小说」张行健|乡村匠人(下)

    作家新 干线 乡村匠人 (接上部)  剃头匠 老遆是羽村的剃头匠. 早些年,村里并没有他的剃头铺. 老遆是挑一副剃头匠的担子走村穿巷的. 那是村人眼中的扁担,长长的,两头各按了铁索挂勾,也有穿了粗壮结 ...

  • 【连载70】《痕影·心眼》(中篇小说连载七十//完)

    [连载70]<痕影·心眼>(中篇小说连载七十//完) - (二) 是啊,就是那一个个的为什么,一个个的因为和所以,都在目光中壮美.人心所为,思想所现,都归结为一个最终的行动,那就是发展才有 ...

  • 【连载69】《痕影·心眼》(中篇小说连载六九)

    [连载69]<痕影·心眼>(中篇小说连载六九) ===============后********记================ -  (一) 是的,心灵的感应,就在每一人心的叙说当中, ...

  • 【连载68】《痕影·心眼》(中篇小说连载六八)

    [连载68]<痕影·心眼>(中篇小说连载六八) - 因为和所以,所以和因为,都在人们的脸上言表着许多美好心愿,在目光中闪烁. 而在那些充满着那一个走出困惑与疑虑之后的一种轻松与沉淀,喜气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