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陵为进士骆用卿等卜选,与民间地理师关系不大
文/陈益峰
自古以来,朝廷所用的地理先生, 主要是钦天监官员、各州府选调的阴阳学官和进士文人。有时候,会请一些民间地理人士的参与,但是民间地理先生,很少进入到核心决策层,究其原因:还是素质太差,文化功底不行,爱吹牛,爱胡说。
永陵龙脉正面鸟瞰
1、骆用卿,相度永陵
骆用卿,字原忠,浙江余姚人,精通堪舆之术,明朝正史《明世宗实录》记载:嘉靖皇帝的永陵,就是由他选址的。
骆用卿早年游学不第,以经术设馆授徒,弘治辛酉(1501年)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进士,历任兵部员外郎,侨居通州。
嘉靖年间,经大学士张俘敬推荐,骆用卿为明世宗朱厚熜在昌平天寿山十八道岭选择了陵寝所在,此岭后被赐名阳翠岭。因为卜选皇陵有功,升官至太常少卿(正四品)。
据《浙江通志》记载:骆用卿,浙江余姚人。明正德三年进士,历官兵部员外郎。嘉靖年间建初陵,大学士张孚敬、尚书汪鋐交相举荐他,他择吉地,具图说以进,后来按照他的规划,修建了永陵。
骆用卿一辈子怀才不遇,曾叹曰:天生骆某,乃以地师终也。人不能尽其才,作为堂堂进士,只以地师扬名,这是骆用卿所抱撼的。
十三陵鸟瞰,天寿山皇陵的主要卜选者为王侃和马文素,后来二人升为钦天监监正和监副
正面近看永陵
正面近看永陵,后龙为阳翠岭
2、骆用卿相度张璁祖坟
正德十五年,原任兵部员外郎(从五品)的骆用卿,因父亲去世回籍奔丧,服满后打点行装,准备进京候任。管家匆匆走过来回话说,举人张璁老爷前来拜会主人。
张璁是浙江永嘉举人,与骆用卿相熟已久,两人曾是同窗好友。张璁年少成名,二十来岁时就中了举人,之后仿佛好运用尽,连续七次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此时,尽管年届五旬,张璁功名之心仍不减,一边在温州罗峰书院授徒讲学,一边孜孜不倦地攻读诗书,以待来年赴试。
张璁亲自登门邀请,邀请骆用卿,替自己家相相祖坟,看看是否有高中的可能性。数日后,两人到达张家祖坟所在处,骆用卿在坟茔周围四下眺望一番,非常诧异地说道,此处风水极佳,十年后当出宰辅。随后拍着张璁后背叹息说,只是张兄您年纪已大,兼且尚未登第,这份祥瑞只怕不会应在阁下的身上。
然而次年,四十七岁的张璁时来运转,终于考中进士,从此踏入仕途。这年,身后无子的正德皇帝驾崩,大臣们迎请他的堂弟,藩王朱厚熜入继大统,是为嘉靖皇帝。嘉靖即位不久,就因为追封已故父亲朱祐杬为皇帝之事,与大臣们发生了激烈的政治争论,这场持续三年的“大礼议”事件最终以皇帝胜利、群臣屈从告终。
张璁在这场纠纷中进行了政治投机,率先支持势单力孤的嘉靖皇帝,获得了丰厚回报,中进士后仅十年就成为内阁首辅。而骆用卿呢,仍在兵部员外郎任上徘徊。
鸟瞰永陵龙脉
鸟瞰永陵的陵寝建筑,其格局为八宅风水格局
3、骆用卿卜选嘉靖皇帝永陵
嘉靖七年,嘉靖皇帝着手规划身后万年之地(陵墓),命大臣们举荐通晓风水的人寻找吉壤。张璁果断上书,推荐了骆用卿。
骆用卿在天寿山寻到两处宝地任皇帝抉择,嘉靖选了十八道岭,又嫌名字不好听,下诏改为“阳翠岭”,永陵即建在此地。
骆用卿在嘉靖年间以通晓风水术闻名,他来到天寿山后,外观山形,内察地脉,为世宗选择了橡子岭和十八道岭两处吉壤。随后,世宗就带领从臣和钦天监官员到骆用卿为他选定的两处吉壤察看。看后,觉得十八道岭风水最佳,决定在那里建陵。
嘉靖十五(1636年)四月二十二申时,浩大的陵工开始了。世宗皇帝亲自主持了祭告长陵的典仪,武定侯郭勋、辅臣李时奉命总理山陵营建事宜。
4、骆用卿相度丁士美墓地
晚年,骆用卿辞官归乡。南下路过淮安府钵池山时,见此处风景秀丽,山峦挺拔,不由得心生欢喜,让轿夫绕着山边走了一圈。后来,他指着山脚边一座坟冢说,此中大有佳处!
于是,骆用卿命轿夫落轿,向当地人打听得知墓主是谁。淮安人向来热情好客,一五一十介绍说,这是当地穷秀才丁士美的父亲葬身之处。丁士美葬父后穷无所依,在墓旁搭建两间草屋遮风挡雨。
骆用卿见到正在草屋中读书的丁士美,拱手祝贺说,阁下幸自努力,三年后当大魁天下。
如骆用卿所预言那样,丁士美果然考中嘉靖己未科状元,官至侍郎而终!
鸟瞰永陵,其宝顶直径有数十米,地宫下挖深度游数十米
4、《明世宗实录》记载:永陵为骆用卿等卜选,没有民间地理师的痕迹
《明世宗实录》记载:
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
乙丑日
命辅臣张璁,尚书方献夫、刘麟,少卿曾直、姜清,都给事中王汝梅,御史赵兑,兵部员外郎骆用卿及钦天监监副等官李鉴等,往天寿山,相阅中宫大行皇后陵地,璁等还奏袄儿峪及橡子岭二处地吉,上命建陵于袄儿峪,命礼部行钦天监择日。
嘉靖十五年(1528年)三月
庚午日
上谕礼部尚书夏言曰:朕去岁已与卿拟定,待 庙工告成,方举谒 陵之典,然朕惟今,如因小就大即议山陵之建,一面做地工办料物,及至庙工之完,正接而举兴造之庶,不虚旷人力,若是则先命官往视,以俟朕亲往作之,卿其即今密会勋时鼎臣瓒庭五臣计。
闻于是言等议奏 :山陵之事,前古帝王皆所讳言,惟我 太祖 、太宗尝预修陵寝,至今相传,以为非常之圣,乃有非常之举。兹 皇上欲因小就大,即议山陵之建盖,与太祖 太宗先后一揆。但山陵重事,必湏精择请先命文武大臣,带领钦天监官及深晓地理风水之人,外观山形,内察地脉,务求吉兆,以为万万世之寿藏,待其画图贴说进呈。
己卯日
其中原话记载:钦天监官生习学占候历数之学,原无地理专科之设,故精通地理绝少。属于典型的自吹,他们觉得朝廷根本没有懂地理的官员,所以嘉靖只能依赖他们,延请他们出山电地,还编造朝廷赐给廖文政为风水状元之说,明史都没有任何记载。
《三僚廖氏族谱》记载,嘉靖十五年(1536年)六月十四日,礼部对廖文政、曾邦旻、曾鹤宾进行考核,授予廖文政为风水状元,曾邦旻、曾鹤宾钦天监博士的事情,那个月的《明世宗实录》没有任何记载。
《三僚廖氏族谱》记载:
嘉靖十五年(1536)九月二十四日,廖文政等随世宗从京城出发前往天寿山,嘉庆皇帝亲自询问如何卜地。
但是《明世宗实录》也没有任何记载,原话只是说:
嘉靖十五年(1536)
癸酉,(九月二十三日) 上亲祭,长陵遣文武大臣郭勋李时等,分祭六陵及孝洁皇后陵。
丙子,(九月二十四日) 驾发天天寿山驻沙河。
但是从《三僚廖氏族谱》记载提到世宗问夏言、李时两位尚书、武定侯郭勋,说明廖文政、曾邦旻、曾鹤宾,可能接触过朝廷的官员,或许哪一位官员也带他们去天寿山附近转悠过一圈,听了他们的意见,转给嘉靖。
实际上皇陵早在当年的四月份就开工建设,即使三个参与,也只是提过一些建议而已。
但是没有任何正史信息表明,三人曾经参与过皇陵的选址、营建过程,更加没有任何封赏,至于风水状元、钦天监博士,更加没有这些事情了。那些所谓的国师的说法,更加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5、三僚的唯一一个钦天监博士,可能是曾从政,正九品
历史上,三僚唯一一个正史记载,出现的钦天监博士,可能就是曾从政,正九品,参与卜选过明朝的长陵,因此而得到最低的封赏,而长陵的主要卜选者。原话记载在《明世宗实录》中。至于国师的事情,根本上不存在,朝廷内有大量的地理能人,级别身份更高的人。
永陵的地面建筑平面图
5、地理界的四大骨干
自古以来,地理界有四大骨干力量,互为支撑。
(1)、钦天监官员
钦天监的主要官员,没有一个是民间这些忽悠派的地理名师,全是文化过硬的专业地理师傅。
朝廷也曾经试图接触过一些民间师傅,师徒启用过一些民间师傅,可惜效果太差,这些人文化素质太差,地位太低,专业水平不过硬,喜好瞎说神吹,只有个别数的皇陵,有民间师傅的参与而已。
多数的皇陵都有一品二品文官大员的主抓卜地,具体干活由古代的进士文人操作,很多都喜欢研究地理技术,并且文化过硬、学问好,爱钻研,比较理性,具有极高的专业见解。
(2)、各州府的阴阳学官
古代的朝廷关于地理阴阳的机构,已经下设到府州县之中,均有阴阳学官。这些人是朝廷和官贵,主要依靠的地理力量。
阴阳学官,掌管阴阳学事务的衙门官吏。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始置诸路阴阳学,依儒学、医学之例,每路设教授以训诲之。延祐初,令阴阳人依儒、医例,于路府州设教授一员。
清朝之后,朝廷已经没有正式的地理和阴阳机构了。
(3)、民间懂地理阴阳的智者、乡绅、巨人、秀才
这些人,地位高,精明,学问大,不胡说,是民间的富贵家族,主要依靠的地理力量。
(4)、民间地理先生
这些人是游走各地,命运非常凄苦穷寒的江湖游士,俗称:走地理。一直以来都是打游击,有一单,没有一单的讨生活,依靠吓唬、欺骗,在各地游走为人。
自古以来,朝廷大事,依赖钦天监和州府的阴阳官。乡间地理大事,依赖的是乡绅和文人。
永陵地面建筑鸟瞰图
6、民间地理先生的缺陷
现在民间地理先生,是剩下的唯一力量。笔者作为民间地理先生,长期在民间基层游历,对民间的地理师傅的专业水准和作风态度,深有体会。
(1)、爱吹牛
自古以来,民间的地理先生,为了生活,特别爱吹牛,说大话,说胡话。断得准,调得灵,故事一大堆,一大堆。
部分先生,虽然爱好研究技术,但是文化层次太低,说话没有谱,很难具有实事求是、探求真理的精神,很多所谓的名师,吹牛太大,成天胡说、胡吹,没有一件事靠谱,周边的所有亲戚朋友,都拿他当笑话而已。
很多人所谓的祖传秘籍,不过是根据某一本书,自己在屋里编造的新技术而已。
(2)、爱造谣
民间先生,自古以来,就对身世经历,大规模的造谣,编造神话,给某某富贵人物接触过一点点,就号称谁的御用风水师先生,编造给谁谁预测如何神奇,给谁看地理如何神奇。
很多师傅,初中毕业,甚至小学毕业,号称某某王牌大学的教授、甚至世界大文人、博士。
有师傅,去某个富贵家庭、或者办公室坐过一会,随口说过几句话,回来就编造故事、写书,神吹自己在富贵人家那里如何神断、如何神奇的故事。一旦当事人亲眼看到这些书籍,当即就发火。这种事情,笔者亲身经历很多次了。
有一位预测风水名家,写了一本书,还附了图片,描述自己在某某大富贵家里如何神断、如何调理,如何灵验,该书后来被当事人知道了,当即火冒三丈,说:简直是胡说八道,编造这些故事,太无耻了。
只有了解地理界的真实状况,认清现实,才能在地理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