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脉法:学习中医的重点必备技能,范老师带你轻松get到

本 期 导 读

脉诊是中医的基本技术。当前的中医脉诊一般是指寸口脉诊,同时多以李时珍医神归纳的28脉为标准,现今的大学本科教材也多以此为教材,本文也是以此为基础标准。

切脉的意义

脉诊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诊察步骤和内容。脉诊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脉象能传递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信息,是窥视体内功能变化的窗口,可为诊断病证提供重要依据。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①辨别病证的部位:如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

②辨别病证的性质:如迟脉、紧脉主寒,数脉、滑脉主热。

③辨别邪正的盛衰:如虚脉主正气虚,实脉主邪气实。

④辨别病证的进退:如外感热病,热势渐退,脉象出现缓和是将愈之像。

中医切脉的特点

①中医脉象的构成元素包括脉博的位置、速率、节律、形态、势力(气势力量)五种。

②脉诊学是一门深奥的经验医学知识,具有的技巧很多,必须熟悉理论,然后勤于实践。

③脉象与病症有不相符之处,诊断时要运用从舍方法来处理脉象。

脉象的取舍(脉症顺逆与从舍)

脉象的取舍是指从脉和症的相对应性来判别疾病的顺逆和何时取脉或何时取症。

这说明脉象是疾病表现的一个方面,不是全部,只能把脉象当作一个方面的信息为诊断作参考,要全面运用四诊合参,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①脉症顺逆

脉症顺逆是指从脉症的相对应、不相对应性来判别疾病的顺逆(顺逆是指疾病顺利进展与否,邪气与正气的关系),如:

脉症相应——脉与症候相一致:表证见浮脉,热证见数脉为顺。

脉症不相应——脉和症候不一致,如表证见沉脉,热证见迟脉为逆。

脉症相应——暴病、新病见浮、洪、数、实为顺,说明正气充实能抗邪。久病、旧病见沉、微、细、弱为顺,说明邪衰正复有望。

脉症不相应——新病见沉、细、微、弱,说明正气已衰。久病见浮、洪、实为逆,说明正气已衰,邪气不退。

②舍脉从症,舍症从脉(症真脉假,症假脉真)

症真脉假——舍脉从症,即不考虑脉象的意义,只考虑症的意义。

如:症见腹胀闷,疼痛拒按,大便干燥,舌红苔黄厚焦躁,脉沉细——真症,为里热证,取其症;脉沉细为脉假(脉沉细主虚寒);这时要舍脉。

症假脉真——舍症从脉,即不考虑症状的意义,而考虑脉象的意义。

如:症见四肢冷,大便闭,腹痛腹胀,脉滑数——症假(似为寒盛证候),舍症;脉滑数为脉真,是里热壅盛的表现,这时要取脉。

三部九候的应用

疑难病运用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和三部举按寻,一般情况下不用九候。

正常脉象——胃、神、根

在中医理论中,正常脉象可以用「胃、神、根」三个字来概括。

正常脉象的形象特征是:寸关尺三部皆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至,相当于72-80次/分(成人),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并随生理活动、气候、季节和环境等的不同而有相应变化。

①有胃:「有胃」是指指下具有从容、徐和、软滑的感觉。

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疾不徐,来去从容,节率一致;即使是病脉,不论浮沉迟数,但有冲和之象,也是「有胃气」。

②有神:「有神」是指脉率整齐、柔和有力。

即使微弱之脉,但未至于散乱而完全无力;弦实之脉,仍感柔和之象,皆属「有神气」。

反之,脉来散乱,时大时小,时急时徐,时断时续,或弦实过硬,或微弱欲无,皆是「无神」。

③有根:「有根」主要表现为尺脉有力、沉取不绝两个方面。若病重,但尺脉沉取尚可摸得,则为肾气不绝,尚有生机;相反,若尺脉沉取不应,说明肾气已败,病情危笃。

脉象的生理变异

①个体因素的影响:性别、年龄、体质、脉位(斜飞脉、反关脉)对脉象的影响。

②外部因素对脉象的影响:情志、劳逸、饮食、季节、昼夜、地理环境等对脉象的影响。

(0)

相关推荐

  • 临证体会“数脉为寒热,为虚劳,为痈疡”

    明医公开课 >>>第2126课<<< 数脉是中医脉诊的纲领脉.面对病人,要分清寒热,寒热一旦把握,用药就有的放矢,而热症的主脉即是数脉.历代文献对数脉主病都有论述, ...

  • S(振荡)中医脉法的基础知识

        把脉不是随便把手指往手腕上一搭就可以,找对位置很关键!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手腕突出位置的内侧那一块区域(中医叫作"关"),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和中指紧紧并 ...

  • 大医脉法 | 学习中医的重点必备技能,范老师带你轻松get到

    本 期 导 读 脉诊是中医的基本技术.当前的中医脉诊一般是指寸口脉诊,同时多以李时珍医神归纳的28脉为标准,现今的大学本科教材也多以此为教材,本文也是以此为基础标准. 切脉的意义 脉诊是中医临床不可缺 ...

  • 大医脉法之——中医小白「脉然回首」修行记

    本  期  导  读 Hello大家好!It's me again,我又回来了. 没错,我就是那个已经移民海外多年.「初次与中医的亲密接触竟然是生死之交」的敏敏同学--邝小白.由于疫情的原因这两年我一 ...

  • 脉法大礼:中医脉法四言真诀(附:十二部简易诊脉法)脉诊

    中医四言诀之辨脉提纲 调停自气,呼吸定息,四至五至,平和之则. 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六至为数,数即热证. 转迟转冷,转数转热.迟数既明,浮沉当别, 浮沉迟数,辨内外因.外因于天,内因于人. 天有阴阳, ...

  • 中医教授谈学习中医第一重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人著作多言简意赅.艰涩难懂,一著作中常涉及多学科的知识,不是浏览就可以理解运用的,故古人读书首重记诵,讲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 ...

  • 带你穿越千年,与大医对话,发现中医传承的秘密竟然是…

    当归中医学堂 今天 5.21,小满节气 5.21,爱你多一天 5.21,当归中医生日 在这个充满爱的初夏之夜 当归中医的同学和亲友们 齐聚在直播间,守候着 当归中医10周年的庆典直播 晚上8:00整 ...

  • 先秦脉法学习心得

    学习先秦脉法之前,我和一位老师学过濒湖脉学.虽然掌握的不尽如人意,但在临床工作中,我已习惯于用脉诊来分析病情及判断预后,对危重病人,脉诊还可以让我了解其能否转危为安,还是已无回天之力. 而此次先秦脉法 ...

  • 湖南大医、《铁杆中医》作者​彭坚收藏的15个当代名医临床经验方

    30多年以前,我跟随伯父彭崇让先生学徒时,伯父已经70多岁,正逢"文革"时,无法带我上门诊看病.在家中授课时,他经常教诲我:"学医要会'偷',要能'夺人之长'!偷谁的?偷 ...

  • 六副秘图,打开易医脉法之门。

    作者:张润杰 在<岐轩脉法>中,左右二脉分主人体内外,此符合人体阴阳之道,验之临亦是准确无误.其实在<内经>中就已经以人迎和气口分主内外了,至于独取寸口诊法亦早就有不少医家在辨 ...

  • 六副秘图,打开易医脉法之门

    小编导读 <黄帝内经>曰:"善诊者,查色按脉,先别阴阳."脉法精微玄妙,为中医医道之灵魂,但脉法好用难学啊.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种简单.独特.易掌握的脉法--岐易医脉法,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