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匱要略难学难精?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得失--兼论如何学习金匱要略
前段时间讲解金匮要略,原以为凭自己对金匮要略多年的临床体会和经验,讲起来一定会易于反掌,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还是感觉到对金匮要略的大概轮廓认识不清,好多细节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好多不足。于是出现了我开了个头就讲不下去的现象,为此我重新学习了一轮金匮要略,对金匮要略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深入的体会。
近一个月来,我仔细地认真地学习了金匮要略全文,翻阅了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同时也参考了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系统地认真学习,深入地体会,直到自己略微满意为止。
下面给大家讲解,希望呈现出大家比较满意的讲述。
学习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使我们眼前一亮,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几乎把治平本伤寒论的错简都校正了,并且校正得非常贴切细密。如:“表有热,里有(无)寒”校正为“里有热,表无寒”;又如“渴者,宜五苓散”校正为“渴而饮水多,小便不利者,宜五苓散”;使人阅后不得不佩服,佩服老一辈伤寒论学者的才华,研究细密,领会透彻,纠正勘误恰到好处,非伤寒大家不能为。又如:“痓”,在伤寒论中多次出现。“痓”古意恶也,“痉”强急也,显为伤寒论中用错。
特别是: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里面的腹胀大者,简直是云里雾里,让人难以理解。而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得到了彻底纠正:【12.30】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则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暴脉长大者,为欲解;其脉如故,及伏弦者,为未解。使人看后几百年的疑惑,一朝顿悟。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惊叹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不愧是一个伤寒论善本。
但凡太好了,就必然暴露出它的不足之处。在伤寒论中有当归四逆汤或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手足厥冷,脉细微欲绝,我们每依证用之,俱获神奇的良效,可是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就不这样认为了。他以为脉细微欲绝,四肢厥冷,已到了非常危险之绝境,非附、姜、参不能救急,起死回生,来不的半点儿戏马虎,当机立断,非附、姜、参莫属,而且越快越好。他哪里知道,有一种素体强壮之人,天生的就平时脉细微欲绝,手足厥冷,吃嘛嘛香,干活一个顶俩,一挨枕头马上就睡,就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汤,具有非凡的疗效,从而改变了他天生的这种体质,由此我们才知道伤寒论的伟大。
四逆散治气郁厥逆,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也不敢承认。人一旦生了大气,就会四肢厥冷,有的甚至脸眼浮肿,厥逆的释义不就是阴阳气不相顺接吗?对此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作者,不能深入理解,只认同病陷入了三阴证的虚衰至极的厥冷,显系作者的中医功力与伤寒论的作者相差甚远。
又如,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作者把凡是表证脉象多处改为脉浮紧,它处的脉浮紧,认为就是错简,脉紧则愈被认定错误,他哪里知道现实之中一些年老体弱的人,平时也未感冒,脉却常呈现出浮紧来,按脉用药,一解表身体非垮掉不行。麻黄升麻汤,我记得是广西中医药大学一位女教授,善用于临床厥冷有脓痰者,据说疗效非凡。还有续命汤治中风,现代认为是脑系细胞的缺血坏死疾病,方中无一味活血祛瘀药,许多临床大家很不认同此方,但验之临床,许多业忠于伤寒论医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常言说得好,没吃过梨子,不知道梨子什么味道。伤寒论是数代伤寒派学者,经过艰苦实践活动,日积月累所形成,也并不是张仲景自己一人所创造。我们要忠于现实,忠于临床。每当读伤寒论者加入了个人成份在其中时,对于精研伤寒论者,总能识破所加之成份,正缘于伤寒论的理法方药是从实践中来的。
个人认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 (此处省略324字)。因此对于后世精研伤寒论者,也是一个最好的参研本。
换句说,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虽然是后世人的一个伪托本,但她更是一批忠于伤寒论的精研者,奉献给后世的丰硕杰作。
只有更高手,才能瞧出一些与仲景思想不能严丝合缝的端倪。我们为什么不讲......(此处省略15字)?就是因为这几个篇章所包含的东西不能和仲景的思想合轨合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