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里的桓温

《世说新语》很多地方都写到了桓温,他或高谈阔论,或一语惊人,都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在他的“朋友圈”中有各式各样的人,他们直接或间接地衬托出了桓温的个人形象。虽然这种形象在各个故事之中有所不同,但这是这些不同构成了我们现如今思考和认识桓温及《世说新语》的新角度。

桓温入朝

在他的“朋友圈”中,简文帝司马昱与之关系尤其亲密。但是这种亲密也暗含着政治斗争和权御之术。桓温对司马昱表面上礼让有加,然而内陆里他早把司马昱看透了,自信可以将其玩弄于股掌之上。比如有一次,他设局故意试探司马昱,教他和另一个皇族司马唏同乘一辆车,同时安排人在他们的车驾后面鸣鼓,一时锣鼓喧天,局面混乱。司马唏因为惊慌失措,想要下车逃跑,司马昱却处之泰然,安然不动,仿佛没有发生什么事。桓温对这个结果很满意,因而扶持司马昱上台。

有一天,司马昱诏见桓温,他坐在光线晦暗不明之地,桓温没有看见,于是问:“皇上在哪里?”答曰:“某在斯。”这三个字,看似很短,很口语话,实际上却颇有文章,孔子在《论语》里便说过这句话。为何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呢,我们可以稍加揣测,大概是由于在桓温面前,司马昱不敢摆皇帝的架子,但是有不想表现得过于低声下气,于是便接《论语》中的话打了个马虎眼。

另一方面,同为臣子的谢安和桓温的关系也很微妙。最初,朝廷想请谢安出山,但是他不肯,后来在桓温的一番劝说之下最终同意了,当了他的司马。据说桓温曾经使了小小的计策“修理”过谢安。他先是派人给谢安送一根草,谢安对比深感迷惑,问之,送草的使者说:“这种草,当它长在深山里时候,名叫'远志’,一旦出了山,便只能叫做'小草’。”谢安当然明白,这是桓温故意讥讽他。但他并未就此动怒,忍下来了。

谢安

后来桓温的权势越来越大,在他废掉海西公后,谢安见到他都要行君臣之礼。桓温一味说他实在太客气,谢安却回曰:“怎么是客气呢,连尊贵的皇帝见到你都要拜,我又怎敢逆势而为呢?”但是即便如此,桓温还是好几次都想除掉谢安和王坦之。有一次桓温快要动手之际,王坦之很害怕,跑去问谢安应该怎么办。谢安知道桓温爱才,故而神色不变,镇定自如地一边走,一边吟咏诗文。桓温最终没有下手。

殷浩与桓温的关系也十分密切。豪杰一时的袁耽曾说,他恨不得自己有三个妹妹,分别嫁给殷浩、谢尚和桓温。由此可见,在他的眼中,这三个人应当能够。也正因为如此,殷浩与桓温之间的竞争更为明显。

《世说新语》中同时提到二人时,几乎都是剑拔弩张的态势。殷浩服丧期间,许多人都热切地期盼他能够复出,甚至把他比作诸葛亮,认为他的仕与隐关系着天下大势。然而桓温对其有一条评价却并不这样认为,他说:“阿源是一个有德有言的人。这种人最好的工作就是是在朝廷上掌管礼仪,至于当刺史这类需要打打杀杀的差事还是算了。”阿源本是殷浩的小字,桓温如此称呼他,是在有意抬高自己。他还曾对人说:“小时候殷浩和我一起玩,我玩过不玩的东西,他经常拿去玩,可见他的确略迅我一筹。”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们多次过招,桓温均完胜。

在这些亦敌亦友的人面前,桓温始终表现出两年,一面温情,一面无情,这是一个立体的桓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