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唐诗解读——李白之《奔亡道中五首》
解读:
第五首是诗人逃离险境后所写,表现迷惘茫然的心境。从前四句来看,可知诗人已经逃难至长江边上,这时已经脱离战场很远,没有什么危险,可以松口气了,但痛定思痛之后,诗人的忧患更加深重。国家的前途会怎么样的,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该如何渡过?诗人在此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面对着浩渺的湖水,青青的芦叶,心神恍惚不定——“归心落何处,昌没大江西”。沉落下去的太阳既是实景再现,又传达了诗人主观情感的意象。它象征着李唐王朝的前景暗淡,也象征着自己终其一生报国的政治理想的破灭。正因为如此,他才“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歇马”是说已经离开了险地,“远道迷”表现自己不知所适的茫然心境,此处所指应该有所虚指,并不是说逃难没有目标,而是体现诗人陷入了极端苦闷彷徨之中,于是才有了最后两句——“谁忍子规啼,连声向我啼”,这是以景语结束全篇,更添凄婉哀绝的情调。
子规即杜鹃鸟,相传为古蜀国望帝的精魂所变。望帝失国,化为杜鹃,时至春天悲鸣不已,直到啼血而死。望帝失国而不得归,这与李白当时逃难心境有相似之处,故能引起心里强烈震撼。诗人内心极端愁苦之心能过子规鸟的啼叫声发泄出来,主观情感与外在景物交融在一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这五首诗皆写于奔亡途中,或忧愁,或失落,或迷惘,或绝望,或兼而有之多种情绪,第一、二首先后用四个历史人物作比,写自己逃难时无所适从的愁苦心情。第三、四首写无法报国的遗恨和国破家亡、人民易俗的悲痛,最后一首写虽身离险境,然内心却陷入更深沉的痛苦之中,自己的余生将如何渡过。
纵观五首诗,李白确为积极入仕之人,他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在逃亡途中有叹息,但也有勃勃报国之心,虽然显得幼稚可笑,但却显得动人,正因如此,所以全诗的思想价值才显得可观。
整组诗直率坦露,因为是在逃亡途中所作,所以信笔疾书。然其典故运作娴熟得当,使人觉得直白之中尚有几分含蓄,坦率之中又有些委婉。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