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唐诗解读——李白之《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

天姥山:位于浙江省嵊县与新昌县之间,由拨去尖、细尖、大尖等群山组成,属道教第十六福地。传说曾有登临听见天姥歌谣之声,故而得名。

瀛洲:传说东海之上有三座仙山:蓬莱、瀛洲、方丈。

明灭:忽明忽暗的样子。

剡溪:曹娥江的上游。

谢公: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特制了一种登山鞋,鞋底有活动的齿,上山时去前齿,下山时去后齿,可以保持身体重心平衡,后人称为谢公屐。

解读: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被赐金放还,离京后与自己好友高適、杜甫东游梁、宋,之后又在东鲁紫极宫执意入道,欲求仙于方外,一年后,他再度南游吴越,临别前作此诗,将其赠于东鲁友人,表达自己的心情与志趣,故此诗又名《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不过,李白在作此诗时,他正南游淮泗,当时他听到有人夸赞越中天姥山风景之奇,因而心向往之,居然梦到天姥山去游览了一番,醒来就写了这首诗,并且把它作为向东鲁几位朋友的告别辞。诗题有“梦游”是记内容,诗的作用是“留别”。

开篇前十句为全诗第一段,也是全诗的引言部分。诗人从神话传说,交代了梦游天姥之起因。诗人紧扣题目,在诗歌前两句将渤海瀛洲岛和江南天姥山一并举出,巧妙地串联起自己正要作别和即将去往的齐鲁、吴越二地,显出自己对素有人间美景天姥山的向往,点明自己吴越寻仙的动机。李白早在入朝之前就曾游历过天姥,有《别储邕之剡中》一诗为证: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得。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从中可以看出,李白对于天姥山,不仅仅只是缘于听闻,更是有着切身的体会。在李白的印象中,天姥山高耸入云,五岳有方圆万里之雄,而天姥山的气势却能将五岳超拔;天台有四万八千丈之高,在天姥山面前犹如拜倒于东南一般。“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这是承上启下的一句,诗人搜索着自己关于天姥山的回忆,并期待着自己能够一夜之间飞跃到镜湖之畔。

从“湖月照我影”至“失向来之烟霞”为全诗第二段,这是全诗的主体,共五韵二十八句,描写了整个梦境,直至梦醒,是诗人对天姥游仙梦境的生动描写。这一段是李白诗作中文辞光怪陆离的一贯风格的体现,是继承了楚辞的艺术传统。诗人是想告诉我们:他飞过镜湖,来到剡溪,看到了谢灵运当年游宿过的地方。湖水渌波荡漾,山林里猿啼清哀。他也想效仿谢灵运,脚下穿着为游山而特制的木屐。走在山路上,可以看到海中日出,又可以听到天鸡啼鸣。同时还能感受天色变化。听到熊咆龙吟的瀑布之声,看到的是雨云和烟水。此情此景,旅客为之惊心动魄。诗人仿佛看到云中的神灵们身披彩虹羽衣,驱疾风快马,纷纷从天而降,蓦然醒来,刚才所看到的一切瞬间消失,只看到自己睡觉时的空枕。惊醒之后的诗人,联想到梦中情景,不禁常常感慨,从而为下文主旨做了铺垫。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此为全诗第三部分,也是全诗主旨思想的集中体现。诗中有两个看似矛盾的世界观——“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前者是一种消极的世界观,对人生的态度是虚无主义的,而后者则意在表明自己不为权贵所屈,它反映的是一种积极的世界观。这两种思想是显然不同的,然而诗人却巧妙地将其结合一起来写,这让读者产生困惑,究竟哪个才是诗人想要表达的主题?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李白所思所想?

梦是人们曾亲身经历而又感神秘奇特的现象,上古时期,人们以为梦是灵魂的散步和出游,是沟通天人关系、获得神秘启示、预见未来的重要途径,人在梦中实现了天人的对话,超越了限制,步入自由的境界。后人关于这首诗,颇多抵牾,但其中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即这首诗叙及梦中游历,依次呈现梦中危景、梦中奇景、梦中所遇以及因梦生意。《唐宋诗醇》谓此篇:“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相生,丝毫不乱。若中间梦境迷离,不过词意伟怪耳”。

联系李白此前的经历,我们认为这首诗李白表达的不是梦境的虚幻,而是梦境中的那些可怕。游天姥山是一个可怕的梦,在皇宫中做翰林供奉也是一个可怕的梦,当这些可怕的梦境消失后,诗人将这一梦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深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有限及其必然灭亡的悲哀,从面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完成了自己与过去种种的告别,建立起自己一种永恒的价值坐标。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