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唐诗解读——杜甫之《逃难》
五十头白翁,南北逃世难。
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
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
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
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
故国莽丘墟,邻里各分散。
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
解读:
大历四年(769)正月,杜甫离开岳阳白马潭向南出发,南行途中,他写下很多纪事诗,这些纪事诗不但描绘了沿途的景物,壮丽的山河,也反映了统治者的残暴,民生的疾苦。同年三月,他到达潭州(今湖南长沙),稍作停留,即向衡阳进发,四月到达,不料韦之晋改任潭州刺史,杜甫在衡州小住几天后,决定重返潭州,他在韦之晋那里作客,两人曾有短暂来往来,还未来得及畅谈衷曲,韦之晋猝然去世,杜甫受到沉重打击。
在潭州,杜甫还有一些亲友,于是杜甫决定住了下来,起初住在江边一座阁楼上,到了秋天后,又动了归乡之思,从江阁搬到小船上,正准备北归时,赶上天气下雪,加上自己又有病——“湖南冬又雪,吾病得淹留”,于是归乡计划只能暂时放下,北归不能,小船便成了他的家,这时诗人的生活,除了朋友接济外,主要靠自己采药卖药维持。
次年四月,潭州发生兵乱,兵马使臧玠杀死潭州刺史兼湖南都团练使崔瓘,城中大乱,市井纷扰,鸡犬不宁,民众纷纷逃城避难,杜甫不得不携妻带子驾着小船随难民逃出潭州,奔赴衡州,于是在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为了逃避世难,南北奔走,转眼之间已是白发老人,衰病枯骨,无处容身,有家不得归,有国不能报,一家人乘坐的小船,载不动他的重重心事和种种忧愁。在闷热的船篷里,诗人想到十多年来的丧乱,广大民众有的死于寇盗,有的死于官兵,有的死于赋役,有的死于饥寒,有的死于路途劳苦,所谓“丧乱死多门”说尽了民众在战乱中担受的一切痛苦。
诗人还未到彬州,就遇上了洪水泛滥,小船再也不能前行,被迫停泊在耒阳县内方田驿处,此时江水涨势接连几天不能降落,舟中所带粮食,已经颗粒无存。诗人多种宿疾,自然由复发变得日益严重,他病倒在小船舶里,身体僵直,头脑昏沉,一阵秋风袭来,冷得瑟瑟发抖,偶犯法睁开昏花的双眼,望着苍茫萧瑟的水天,想到自己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心头不禁一阵心酸,却因涕尽湘江已经无泪可流了。
此时耒阳县令聂某知道大诗人在此,立即写信问候,并送来丰富的酒肉,杜甫感激万分,写下了《聂耒阳书至酒肉》一诗表示感谢,后世有一种说法,说是诗人在吃完这些食物后一夕而卒,想来也是有些道理的,试想一个人经过长期的舟车劳顿,加上年老遭受疾病的折磨,已经多日不得进食,腹内饥肠辘辘,一旦有了酒肉,难免多吃了些,引起严重的消化不良以至胀死,也是情理中的事,不损于诗人的威望。只是我们需要晓得,一代诗人写下了《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这36韵长诗之后,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这一年是公元770年的冬天。
在杜甫去世四十三之后,即到了元和八年(813),他的孙子杜嗣业将诗人的遗体从耒阳迁到了河南,埋葬在他的远祖杜预和祖父杜审言坆墓所在的首阳山下,诗人生前始终未能如愿回到故乡,死后骸骨终于得到归葬,可以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