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书法病笔及改正方法!

仲景老衷醫
公众号

学习仲景老衷醫

书法败笔常见形态有以下几种:

1.牛头。

像牛头状。主要是笔头墨水过多,造成涨墨过甚。或是笔锋转驻过重,下按之力太大,而出锋太快,提锋大疾所致。

建议:故在书写时,笔头濡墨不宜过多,下按之力根据字的大小适可而止。

2.鼠尾。

常出现在撇画上,似老鼠的尾巴,样子不好看。主要原因是用笔无力,轻浮在纸上,飘滑而去。毛笔在运行时有提无按,不得撇画用笔要领所致。

建议:书写撇画应用笔沉着,向下的按力均匀,笔锋送到顶端,由粗向细的过渡要缓慢自然,中锋用笔。

3.扫帚。

指点画收笔时,散锋过多,无回锋之状,而散乱的出锋像扫帚一样,故而得名。

建议:如果经过藏锋回出,笔锋送到末端,提锋收笔,仍不能改变“扫帚”之状时,建议改换毛笔。

4.竹节。

点画似竹节状。这是因为对点画形质认识模糊,用笔不当所致。

建议:经观察可知,下笔逆入方位不够正确,笔锋转驻时大生硬,而中间运行过于上提,收笔应提锋时却下按,使点画失态,盲生圭角。

“竹节”在大多数楷书中系病笔,但在某些魏碑法帖中,有所应用。

5.蜂腰。

这种病笔出现在弯钩、竖画及横画等笔画中。两头浑圆粗大,而中间细柔,像蜂腰式。

建议:这种病笔的发生,常常是起笔和收笔下按过重,不注意中锋运行,造成中间和两头比例失调。故书写时,要提按平稳,用力匀称,出锋自然。

6.鹤膝。

丹顶鹤的脚又长又细,而它的膝盖则圆而粗大,很有特性。人们把点画线条细柔,而转折、驻笔处浑圆突出的病笔,称为“鹤膝”。

建议:为了避免这种状况,要求在起笔或收笔,转折或横钩时,惯性不能过大,不能有太多的圆转与下按之力,驻笔、顿笔时笔锋动作不能过大。保持原帖上的姿态,见好即收。

7.钉头。

钉头与牛头不同,它宛如一颗钉子,头大身子小。

建议:一般系指力失控,随心所欲而致。这种情形应尽力避免。

8.折木。

指笔画收笔处犹似折断的木头,参差不齐,圭角盲生,完全违背了点画收笔的法度与要求,用笔时没有作回锋处理,只是轻提飘扫而书。

建议:故书写时,要耐得住气,心思泰然,笔笔送到,该回锋时必定回锋,切不可偷工减料。

9.柴担。

样子与蜂腰差不多,但又不是“蜂腰病”,确切地说是“柴担”,或叫“扁担”。两头粗中间细,所不同的是-整个笔画有较大的弯势,这种病笔大都表现在横画。

建议:应逆入折锋,往右运行,以平横为主,按力不要大下压,根据结体需要略作弯势时,适可而为,不能过甚,收笔顿笔回锋,注意法度。

10.锯齿。

锯齿病笔一般是使用偏锋不当而致,以撇画者居多。稍不注意,其它点画亦有可能出现“锯齿病”。它的主要特征是一边光滑,一边带齿状,也有两边带锯齿状的病笔。

建议:要克服这种现象,必须强调中锋用笔。

11.尖棱。

落笔过于露锋,致使点画呈尖角锐棱,张牙舞爪,失去了点画圆润含蓄的遒丽特点。

建议:要记住“逆入回出”的道理,可方圆兼备,但不能有“尖棱病”。

12.发丝。

在点画繁多的结体中,容易出现此病。

建议:其点画过于纤细,柔如发丝,运笔只提不按,缺乏力度与变化。

13.垂尾。

笔画的捺脚最后应顺势向上提,显得饱满有精神,充满形象与姿态。如果笔力向下,倒垂滑出,则会造成“垂尾”病。

建议:捺脚在楷书中是很重要的主笔,当毛笔在驻笔趁势踢出时,转捻下按的动作不能过大,在顿按提锋过程中,上边保持平直,下边裹锋上提,笔力要到位,保持捺脚的造型美。

14.耸肩。

与鹤膝不同的是,耸肩以方折为主,虽然有楷书的“折味”,但过于高扬,故作姿态,与下方的竖画过于悬殊,不能自然过渡。与左方的横画亦失去比例,不能达到协调与一致。

建议:故在书写时应予以重视,防患未然。

15.脱肩。

转折处脱开,笔断意断,互不关联,既“脱肩”又“塌肩”,与“耸肩病”恰好相反。脱肩病笔字形字貌上严重失真。

建议:系缺乏读帖与缺乏临帖所致。对结体的形质缺乏认识,故在书写时必须认真读帖,懂得布白,掌握间架组合技巧,避免这样的病笔。


16.柳叶。

笔画似柳叶形状,俗称“柳叶病”。一般来说这在楷书中是不允许的,在颜真卿的《勤礼碑》帖中,有些长撇呈两头尖中间粗状,但它过渡自然,反差不大,具有长撇的特点与优美形象,两者之间有根本性的区别。点画成了柳叶状,也就成了病态。

建议:在临习时,要入帖,在出帖创作时,点画要更刚劲遒丽,形质优美。

温馨提示

当你拾笔练字,遇到这些问题:

握笔、选笔、选纸有误区!

笔墨纸砚如何搭配?

零基础,该练什么字体?

@侯吉谅老师

台湾名家帮你打基础。

写一手好字,并非难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