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5927-白崇禧的儿子今年83岁,曾想修建三峡大坝,文学水平跟鲁迅匹敌

白先勇是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五四以来,艺术成就上能与他匹敌的,从鲁迅到张爱玲,五六人而已。

说上述这番话的人是夏志清教授。夏志清是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夏志清称赞白先勇文学水平极高,可跟鲁迅先生匹敌。

白先勇是谁?

白先勇是当代著名作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他今年83岁,精神矍铄,身体康健。

值得一提的是,白先勇先生还有一个身份——一级上将白崇禧之子。

白崇禧,人称“小诸葛”,他是一级上将,曾任“国防部长”,与桂系首脑李宗仁合称“李白”。

白崇禧有出众的军事指挥能力。在抗战中,他和李宗仁合力指挥了台儿庄会战。

解放战争时期,白崇禧目光短浅,拒绝起义。最终,一败涂地、一无所有。

白崇禧到中国台省后,蒋介石将他列为头号敏感人物,让他担任没有实权的虚职。蒋介石还命令保密局监视“小诸葛”的一举一动,监视代号为“老妹子”。

1966年12月2日,“小诸葛”在卧室暴毙,尸身发绿,时年七十三岁。后来有人说他是被老蒋派人毒害的。

“小诸葛”与妻子马佩璋育有10个子女,七男三女。

七个儿子分别是:先道、先德、先诚、先忠、先勇、先刚、先敬。

三个女儿为:先智、先慧、先明。

在“小诸葛”的这些子女中,名气最大、成就最大的,当属白先勇。

1937年7月11日,也就是七七事变几天后,白先勇生于桂林。

先勇自幼衣食无忧,酷爱读书,从小就对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非常同情。由于是在战争年代,父亲常年领兵在外,他和很多小朋友一样,没有感受到太多的父爱,更多的时候是和母亲相依。

7岁那年,白先勇得了肺结核,怕传染给其他兄弟姐妹,他被隔离起来静养。

隔离这段生活对白先勇的人生影响极大,使得养成了内向的性格。一次偶然机会,白先勇翻到一本《红楼梦》,开始细细品味起来。从此。《红楼梦》这本书伴随了白先勇的一生。

白先勇病好后,开始格外热爱读书,读古典名著、外国小说,甚至连外国宗教哲学书籍,他都能耐心读完。

1948年,白先勇跟着家人迁居中国香港,就读于喇沙书院。不久,又移居中国台省。

1956年,白先勇考入“国立”成功大学水利工程系。

在“国立”成功大学,学工程、学水利,白先勇的功课很好,在水利系是第一名。他曾想修建三峡大坝,因为他曾念过一本地理书,说建了三峡大坝,中国就富强了。

不过后来,白先勇又转学到中国台大外国文学系。

对此,多年后,白先勇说道:“我父亲还算开明,这是我自己的追求,没有限定我要做什么事情。不过那时候大家都有科学救国的理想,所以他好像希望我们学工程。我学过水利,想修三峡大坝,不过很快就转去学外文了。我晓得自己不会做一个很好的工程师。我最爱的还是文学,感触最敏锐的还是这方面,所以我就重考台大。”

在大学期间,白先勇展露出与众不同的文学天赋。读书之余,他在杂志上发表了多篇中长篇小说,在文学界颇有名气。

大学毕业后,白先勇遭遇到了人生的一次重大打击。他的母亲马佩璋去世了。

1962年12月4日,马佩璋病逝,终年59岁。

在母亲下葬的那一天,白先勇的眼泪几乎没有断过。后来,他曾说:“我觉得埋葬的不仅是母亲的遗体,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母亲去世后不久,白先勇前往美国读书,已古稀之年的父亲白崇禧亲自到机场送他。

和儿子分别时,白崇禧痛哭流涕,他知道自己的身体已一天不如一天,而这次父子一别,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果不其然,四年后,没等儿子白先勇归来,白崇禧就去世了。

在美国,白先勇取得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后,到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国语文及文学。并在那里定居,继续搞创作。

白先勇才气纵横,尝试过各种不同样式的小说,处理过各种不同类式的题材。写出来的作品,差不多都非常成功。其代表作有:《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蓦然回首》、《孽子》等。其中《台北人》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夏志清曾评价说:“先勇是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五四以来,艺术成就上能与他匹敌的,从鲁迅到张爱玲,五六人而已。”

白先勇先生深爱中国古典传统文化,比如昆曲、《红楼梦》。

在几十年中,白先勇辗转多地,一直在为昆曲复兴和《红楼梦》的广泛传播而奔走。

一个民族何以区别于另一个民族?一个中国人何以区别于一个西方人?

白先勇说:“这靠的不是人种,也不是国籍,从根本上说,是文化,是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很多人问我故乡在哪?桂林是我出生的地方,有一种原始的乡情。中国传统文化是我的故乡。昆曲的音乐一放,哎!觉得好像回家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