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梅 | 张三拣妻
这个故事发生在九十年代大同市左云县的小煤窑上,张三是内蒙前旗人士,年方三十六岁,因为家穷,弟兄五个,还有一个没眼的老妈妈。所以岁数那么大了还没娶上个媳妇。他吃苦耐劳,勤快节俭,在煤矿这几年也存上了二、三千块钱,满世界托人说媒,可依当时的行情,说个媳妇单是彩礼钱就得七、八千块钱,更别说三大件,还有衣裳钱等等。就他那几个钱连个寡妇也取不上,所以他十分自卑,从来走路都低着头,见个妇女也不敢跟打招呼。跟女人说句话都脸红。
转眼就到了冬至,煤窑每年过冬至特别隆重,宰猪杀羊,给窑老爷(泥塑像)披红挂彩,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然后请全矿工人和家属大吃一顿,场面也十分热闹。然后放假几天,张三是个孝子想趁着节假日回去看看他的老母亲,他中午到了大同火车站,买了车票,看看时间还早,肚子也饿了,出去吃点儿东西。当时大同火车站站前广场就有好多小吃摊,张三走到家削面摊前,要了碗削面,不到十分钟,削面就端上:来,面削得细铮铮的,上面的肉块也不少,闻着也特别香。他拿起筷子挑起面正要往嘴里送,忽然发现碗底有五个鸡蛋,他问老板是不是弄错了,我没要鸡蛋,老板长得横眉竖眼的,满身肥肉张嘴就骂,赶紧吃你妈的吧,别费话,不吃就掏钱滚蛋。吓得他快速地吃完面付了钱,赶紧走了。当时削面一碗是三块钱,鸡蛋是一块钱一个。他多化了五块冤枉钱,心里很是憋气。
他很不高兴地回到了侯车厅,也不敢出去瞎转悠,那几年的大同车站特别乱,稍不注意,你就会上当,受骗。你身上带的钱就会装进别人的口袋。他实在无聊,拿出从家带的苹果,咔咔地啃起来,这时过来一个女人,蓬头垢面,衣服也特别旧,特别脏。她挨着张三坐下来,一会她抬头看看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停一会儿,她又抬头看看他,看见张三瞅她,赶紧低下了头。这时张三看出来了,这个女人太饿了,想吃他的苹果,于是从包里给她拿了一个,她害羞地接过去,赶紧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没到三分钟这个苹果就干没了。张三看见可怜,又给他拿了一个,当然很快地吃完了。这时俩个人盘谈起来,这个女人诉说着她来车站的经过:“原来她是内蒙丰镇的一个小村子里的农民,嫁个男人不成器,一天到晚啥活也不干,还嫌弃她生不了小孩。喝了酒以后老打她。她实在受不了了,趁他不在家,把家里卖羊毛的十来块钱拿上跑了。她不敢回娘家,可人海茫茫,她该上哪去呀。她老听人们说大同是个好地方,于是就买了张车票,到了大同火车站,可到了火车站又迷茫了,该上那儿去呢。饿了两天没吃饭了,幸亏踫上你这么个好人,你有老婆没,我跟你上你家,啥也不要,一看你也是个老实人,只要你对我好就行”。张三也跟人家说了自已家的情况,可他可是实诚人,不敢轻易要别人的老婆。说完他赶紧挪到别的地方坐去了,可这个女人不管他走哪里都追着他,最后没办法,也不能回老家了,领着这个女人返回矿上了。洗漱完这女人长得还行,中等人材,矿上的光棍人都羡慕张三的运气好,白捡了个媳妇,自己咋没那么好运气呢!这个女人也是个过日子的人,每天清早起来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张三去下窑,回来时她已把可口的饭菜做好了等他。张三也把自已挣的钱全部交给她保管。俩人的小日子也过得挺好的。
大约过了二、三年,有一天我到她家串门,见炕上躺了个男人,见了人也也不打招呼。她介绍说是她家亲属。不大会儿,矿上传开了,说张三媳妇的第一个老公找来了,人们都很激动,想看看张三咋收场呀。可没想到,人家和平解决了,张三把全部家底都给了她丈夫,算是了事,那个女人还挺有良心,临走偷偷地给张三留下了五干块钱,还给张三洗了好多衣服。最后恋恋不舍地看了看张三,然后跟着他老公走了。那会儿人们太穷了,才会发生拣妻那种事儿。时代在进步,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娶老婆这个老大难问题再也不是问题了。愿拣妻这类事件再也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