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变老的70后: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城市,见不到的故人

作者:南山大叔原创作品,抄袭、洗稿必究

01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有一首诗,叫《乡愁》,是这样写的:

02

是啊,乡愁,是一个外出奔波的人,永远难以磨灭的忧伤,是一个人的叶落归根的心灵寄托。一个人在外奋斗再有本事,也永远忘不了那个落满了一地槐花的故乡。特别是我们这批奔波在外的70后,对故乡,更是有着根深蒂固的情结。

只是,我们这批渐渐变老的70后,在外奔波久了,却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一个“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城市,见不到的故人”的异乡人了。想到这,我们又怎能不感到忧伤呢?

03

是啊,渐渐老去的70后,在外奔波多年,故乡已经渐渐地远了。但是,那种已经血溶于水的乡愁,却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了。多少个夜晚,我们在梦中惊醒,看到窗户外那轮如盘的圆月,我们就会想起故乡的一草一木,想起故乡那遍地的槐花,想起那个和我们青梅竹马的小芳,想起和我们一起上树掏鸟蛋的二牛。

只是,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这批70后,已经慢慢地变老了。除了故乡的槐花依然满地,那个和我们青梅竹马的小芳,早就已经嫁作他人妇,现在,也许已经是某个稚童的奶奶,或者外婆的了吧。而那个曾经和我们一起上树掏鸟蛋的二牛,如今,也早就奔走他乡,多年未曾联系过了。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回到老家,却发现家乡早就物是人非了,那些曾经熟悉的人和物,如今,也变得非常陌生。

于是,我们就只能悻悻地回到异乡,心中,只留下无数的失落和遗憾,这时候,我们才真正地明白:渐渐变老的70后,我们的故乡,已经回不去的了。想到这,谁又不会暗自神伤呢?

04

是啊,渐渐老去的70后,在外奔波多年,早就已经把故乡当作了异乡。但是,异乡再好,却始终不是自己心中的那个“家”。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人到五十的70后,在异乡多年,即使自己的事业再大,即使自己的人生再成功,最难割舍的,永远是对故乡的情愫。

人在异乡,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即使我们已经熟悉了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即使我们认识这个城市的很多朋友。但是,那种和故乡不一样的水土风情,那种和故乡不一样的语言,却让我们觉得自己并没有真正地融入这个城市。这个城市的许多东西,似乎并没有真正地属于我们。当我们在这个城市遇到来自故乡的乡亲时,我们会是多么地欣喜如狂啊。

也许,这就是来自我们骨子里的对故乡的一种深入骨髓的乡愁情结吧。渐渐老去的70后,我们的故乡回不去了,但是,我们却也无法融入这个工作生活的城市,而这,真的会让我们感到进退两难。

05

一个人在异乡久了,渐渐地会发现,自己的新朋友越来越多,而那些曾经熟悉的朋友,却越来越少了。也许,在我们心中,那些早年在故乡所结交的朋友,感情更为真挚,情感更为深厚,彼此之间了解得更到位。

只是,当我们在外奔波多年,当我们这批渐渐老去的70后,已经到了人到五十的年龄,我们却发现,自己当年所结交的故友,已经越来越少了:有的,也在陌生的城市到处奔波;有的,已经和我们多年未曾联系,彼此之间,已经变得非常陌生;有的,随着各自际遇的改变,彼此的生活圈和朋友圈,都已经和我们大不相同了。

于是,我们就慢慢地和这些故人少了来往,有的甚至音讯全无。当我们步入了人到五十的门槛,我们才真正地明白:渐渐老去的70后,“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城市,见不到的故人”,已经成为了我们心中最大的三块软肋,常常刺痛人在异乡的我们的心。

06 

朋友们,作为一名渐渐老去的70后,我们会发现: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城市,见不到的故人,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种深深的忧伤。你们有过类似的感触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精彩的评论,我会置顶鼓励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