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如何守住人格底线?

知耻、敬畏、自律是人生的三件宝。

知耻是敬畏的开端,敬畏是自律的保障,自律是自由的源泉。

每个人都应有知耻之心、敬畏之心、自律之心,只有这样,做人才能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耻」字也可写作「恥」。

《说文解字》上对「恥」的解释为:恥,辱也。从心、耳声。

「恥」是一个会意字,有闻过心生惭愧之意,羞愧乃心有所惭而生,故从心,又因耳为听闻的器官,人每因闻过而耳赤面热,故从耳声。当人心生惭愧的时候,不觉会面红耳赤。

人若有耻,就能有所不为,知道什么不该做而不去做,就会因为要保持人格的尊严,而不屑于去做不道德的、不义的事,并且从感情上加以排斥。可以说,耻是一种去恶扬善的道德情感。

知耻

知耻是人格的底线。知耻,就要具有正确的荣辱观。

知耻心反映的是一个人对善与恶、是与非的鉴别能力和好恶情感,它能够支配和引导一个人的行为,使之知是知非、向善避恶、有所为有所不为。

孟子曰:「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很多先哲圣贤都把「知耻」作为修身养性之本,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

《中庸》讲:「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意思是说,好学,并不一定达到智慧,只是接近智慧境界;力行,也不一定达到仁,只是接近了「仁」;知耻近乎勇,一个有勇气的人能够知耻,没有勇气的人不知耻。一个不知耻的人,横行天下,所向无敌,其实这是一种生命的低下状态。

品行高尚的人应当培养自己一种儒雅的气质、一种儒雅的精神。这不是虚伪,而是一个「士」的基本道德诉求,它从心灵上、从形象上、从各个方面对人的行为提出了诉求。在中国古代,这是一个儒士、一个君子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操守。

知耻心

知耻之心尤可贵。

为什么中国的宋儒要提到「立心」、「正心」?

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张载提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立心」是立自己的心,「为天地立心」是说自己的行为要为了天地,要为了这个目的来立心。「为生民立命」是说要为了生民,怎么使自己的生命能够站立住,能做些什么。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一个地区,一个社会,或者某一个群体、一个民族,如果他们的领导者失去了「知耻之心」,那么,整个地区、社会、群体、民族的风气也就会变坏的。社会道德败落,必使国将不振,民将不宁。

只有人人都做到了「与人为善,不损人利己」,社会就有了「知耻」之心,整个社会也会是和谐、美好的。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会得到好处,快乐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