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啬的”阿克苏诺贝尔与“沉寂的”多乐士

广告

随着PPG宣告拿到所有必要审核文件、即将完成收购迪古里拉(Tikkurila Oyj)的时候,那个曾尝试阻击这起收购的阿克苏诺贝尔(AkzoNoble N.V.),无疑被置于背景板的“尴尬”位置。

更令人感到尴尬的是,除了试图阻击PPG收购迪古里拉的这次行动,相比起以往在收购上的大手笔,阿克苏诺贝尔明显控制了自己花销——它上一次成功的收购发生在今年3月2日,对象为西班牙Titan Paints;这是个小标的,阿克苏诺贝尔甚至没有透露收购对价,只是指出Titan Paints年销售额为8000万欧元上下。再往前追溯,则是2020年12月收购一家游艇涂料企业,交易细节同样“无可奉告”。

头图说明:一堵涂刷有多乐士logo的墙面。2008年,阿克苏诺贝尔通过收购ICI而获得多乐士品牌

这跟阿克苏诺贝尔过往大手笔收购无常的形象大相径庭。且不说年代久远(2008年1月完成)的大手笔收购ICI,哪怕是在4年前,它瞄准的目标还是像艾仕得(Axalta Coating Systems Ltd.)这样比自己低一个档次的巨头级涂料企业,如今却变得谨小慎微。

阿克苏诺贝尔到底发生了什么?

转折发生在2017年。

这一年对于涂料巨头来说是个不平静的年份:PPG向阿克苏诺贝尔发起了3轮收购攻势,均遭拒绝;阿克苏诺贝尔转而与艾仕得擦出了合并的“火花”,同样以失败告终;搅黄阿克苏诺贝尔计划的,则是来自立邦母公司日本涂料控股株式会社(Nippon Paint Holdings Co.,Ltd)“不自量力”的收购艾仕得的野心(因为这次不成熟的收购,立邦母公司也拉开了“重组”的序幕,成为巨头收购风波衍生的另一条线,《涂料经》此前已多有论及,在此不作展开)。

这一系列变故促使阿克苏诺贝尔加速了专业化学品业务的剥离事宜,并最终于2018年以101亿欧元的价格将专业化学品业务出售,成为一家纯粹的涂料企业;并将所得的75亿欧元中的65亿欧元返还给股东,以回应对股东回报的关注。

阿克苏诺贝尔前监事会主席Antony Burgmans(左,已退休)和范迪睿

此后,阿克苏诺贝尔敲定“15by20”战略,要求到2020年将销售回报率(ROS)从当时的10%左右提升到15%。通俗点来说,阿克苏诺贝尔宣布放弃对于销售额增长的追求,转而关注利润的增长以及对股东的回报。

这一战略由范迪睿(Thierry Vanlancker)主导。在2017年的那场巨头“收购风云”中,阿克苏诺贝尔原CEO唐博纳(Ton Büchner)由于健康原因仓促卸任,范迪睿正是那个接过“烫手山芋”的人。他的到来可以说直接决定阿克苏诺贝尔接下来几年的发展走向——加速出售专业化学品业务,以及贯彻和实施“轻销量,重利润”的发展思维。

也从那时候开始,阿克苏诺贝尔的收购战略变得谨小慎微,至今再无能够轰动业界的收购案例出现。以至于今年早些时候出手阻击PPG收购迪古里拉之时,外界都以为阿克苏诺贝尔要重举收购大棒了。

现在看来,阿克苏诺贝尔对迪古里拉的报价约为14亿欧元,对比2008年它收购ICI时花去的115亿欧元相比,哪怕不考虑物价及汇率变化的因素,都只是小巫见大巫——但区区14亿欧元已经超越了业界对于当前的阿克苏诺贝尔的期待。

“我们依然拥有足够的弹药去收购我们认为值得的目标。”在决定放弃竞购迪古里拉之后,范迪睿这样说道;但他没有说什么样的目标是值得的。

贵为全球涂料巨头之一,阿克苏诺贝尔“不缺钱”

那么阿克苏诺贝尔的钱都去哪里了呢?答案是股票回购。翻看阿克苏诺贝尔官网你会发现,近期其每周都会发布一份股票回购的公告。并不是说它喜欢这样做,而是出于监管的要求——对于股票回购的实施,每周披露一次。

阿克苏诺贝尔最近在披露的股票回购计划是2021年2月17日宣布的,总价值10亿欧元,预计将在2022年一季度完成。截至目前,已经回购股票价值9000多万欧元。

而在2020年10月、2019年10月和2月,阿克苏诺贝尔还宣布了另外3个股票回购计划,分别价值3亿欧元、5亿欧元和25亿欧元,且已经实施完毕。据报道,这些回购都作为出售专业化学品业务后向股东分配的65亿欧元总额的一部分。

阿克苏诺贝尔的“吝啬”也在中国市场上得到体现。伴随着2017年的大变故,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区也受到波及,包括高管的变动、合资股权的收编、市场投入的收缩等等,间接导致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急转直下。有报道指出,2017年前后,由于原材料价格的急剧上涨,使得阿克苏诺贝尔的运营成本增加了7.5亿欧元,并使低利润产品的运营状况更加残酷。

而其在中国市场需要依靠低价产品冲量,这跟范迪睿主导的“轻销量,重利润”的战略方针背道而驰,最终不得不采取与中国涂料市场现实“逆行”的策略——削减营销成本,提高产品价格,推进高端产品铺货……

多乐士是阿克苏诺贝尔在中国市场的主打品牌

结果可想而知。以多乐士(阿克苏诺贝尔在中国市场最核心的品牌)为例,昔日与立邦并驾齐驱,现在却不得不面临被“嫌弃”的境地。2020年2月,日涂控股相关负责人在与机构投资者的互动中表示,过去立邦在中国最大的竞争品牌当属多乐士;但伴随着最近几年多乐士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呈现滑落之势,这个“最大的竞争品牌”也已发生了改变,“中国当地的涂料企业正在与我们发生越来越多的竞争关系。”

但阿克苏诺贝尔似乎并不关心这个问题。当立邦在中国全方面(包括产能、产品、品牌等)布局的同时,多乐士依然我行我素。“我们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渠道开拓上,希望由更多的经销商加入到多乐士的大家庭。”多乐士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表示——而拓展渠道,早已经不是立邦在中国市场发展的重心。

今年早些时候,阿克苏诺贝尔宣布,“尽管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我们依然迎难而上,兑现了'合作共赢:15by20’承诺,实现15%的销售回报率和超过20%的投资回报率。”

这或者意味着,阿克苏诺贝尔终于脱下了“15by20”的“枷锁”,并推出面向“转型的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Grow&Deliver”。它的目标设定依然艰涩难懂:

2021-2023年的发展目标包括:

1、收入增长≥市场CAGR(复合年增长率);

2、销售回报率(ROS) +50个基点的年复合增长率。


注:ROS是调整后的营业收入占收入百分比(包括未分配成本)

“我们重新点燃了对涂料的热情,转型步入正轨,并取得了发展势头。”范迪睿说。

只是旨在提高股东回报的股票回购计划依然在实施当中,并至少延续到2022年第一季度。这说明阿克苏诺贝尔仍需要持续为4年前剥离专业化学品业务时的承诺“买单”。

这会不会成为阿克苏诺贝尔实现新的发展目标道路上的障碍,依然有待观察。

排版:何时了 丨 校审:知多少 丨 图源:网络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或投稿,请联系:zhuzhulbs@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