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宝川: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今天早上我开始晨读道德图。
晨读了第1个章节;知道识异。
所以也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晨读心得。
在本章当中,有一句话,我非常的喜欢,也是对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什么意思呢?
就是指:
当我们没有偏似之心去观察事物之时,我们更容易发现事物的本质
当我们带着偏私之心去观察事物之时,我们很容易受其影响。
看到只有自己想看到的一面,无法看到更多。
仔细思考一下,这是不是我们经常容易有了一个心理状态。
只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只愿意相信自己所想的。
哪怕事后深知事实不是我们原本所想的,但是我们仍然比较犟,还是会逞强。
打个比方。
你对一个人感觉是这个人特别不靠谱,话里没有几句话是真话。
这时候如果你遇到了问题对方给你提几个建议。
就会觉得这些建议都是无用的,无效的。
甚至他在跟你分享一些见闻的时候,你都感觉一个人有些夸大事实,有些吹牛了。
感觉他很烦。
为什么呢?
因为你感觉这个人不靠谱,所以认为他提的建议也肯定不靠谱。
所以当我们带着偏私之心去看待事物的时候。
我们所看到的只会是自己希望看到的。
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局。
我们无法看得更加透彻,因为局部已经蒙蔽了我们的眼睛。
换句话说,我们很容易一叶障目。
就拿最近的新型冠状病毒为例。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是完全不同的。
有的角度非常正确,而有的角度有着些许差异。
有的人经历过之前的非典,他特别害怕在遇到同样的事情。
于是认为这件事情非常严重,这说说,那说说,很容易制造一种紧张的氛围。
有的人想到了赚钱,利益。
于是认为这一场疾病是一个赚钱的机会。
大肆的购买医药类的股票,认为肯定能赚钱。
有的人觉得前线艰苦,可能需要我。
于是亲自前线支持这一场与疾病的作战。
你们说上面的这些行为都是错的吗?肯定不是的。
他们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到自己想看的一幕,做出了自己的行动。
有的正确,有的错误。
而这就是常有欲 以观其徼。
所以说,如果我们想要看见事物最深处的本质,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概率。
就要做到常无欲,以观其妙。
尽量降低自己的偏私之心,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
让自己可以看得更深,更全面一些。
当你只掌握信息越充足,那么你所做出的决策便越准确。
你的影响力才会发挥到极致。
所以,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我们思考做事的时候要: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你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