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瘙痒困扰!新型疗法让特应性皮炎控制不再难!
剧烈瘙痒及共病负担严重
AD 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由于患者常合并过敏性鼻炎、哮 喘等其他特应性疾病,故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疾病。近年来,全球范围内AD患病率逐渐增加,尤其“偏爱”婴幼儿和青少年。据数据显示,我国1~12月婴儿更是高达 30.48%,1~7 岁儿童达12.94%,老年人群约占2%~3%。
目前,虽然AD病因至今尚未明确,机制也极为复杂。但有研究认为,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异常、皮肤菌群紊乱等因素AD发病相关。顾军教授解释说:“AD患者往往有多种免疫学异常,其中辅助型T细胞2(Th2)炎症是AD的基本特征。目前普遍认为,由Th2细胞的免疫异常所分泌的细胞因子,促进了AD的发生。与此同时,相比正常人,AD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异常,更容易导致大分子物质进入体内及经表皮水分丢失增加,从而诱发和加重免疫和炎症,皮疹、剧烈瘙痒和皮肤干燥等。”
“家族成员有过敏性疾病史,也是AD的最强风险”,顾军教授指出,AD虽然难以治愈,但74.60%的患者属于轻症,其次为中度为23.96%,重度较少为1.44% 。 只要科学护理仍可以维持好的生活质量。然而,生活中很多成人患者以及患儿家长对AD缺乏足够重视,未能够在早期识别治疗,进而导致病情加重。
来自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戴尔红教授表示,“由于对AD的认识不足, 绝大部分轻度患者,不去医院诊治。AD不仅仅是皮肤病,患者常合并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等其他特应性疾病,即形成所谓的“过敏进行曲”。当皮肤出现红斑、渗出,有瘙痒性、湿疹样皮疹时,应怀疑有AD的可能,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
多数疗法并不能完全控制症状
AD主要表现为慢性期和急性期反复交替存在的过程。多数情况下,儿童AD症状会随着进入成年而缓解,但部分患者可持续缓慢进展,到成年仍可以反复发作,不能治愈,需要进行长期有效的全程管理。此外,也有些患儿及成人患者存在用药不规范、不能坚持用药的情况,从而导致其它并发症的发生。这也说明AD患儿家长及成人患者的长期管理意识仍有待提高。
AD患者的治疗目的是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消除诱发和/或加重因素,减少和预防复发,减少或减轻合并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针对AD治疗用药选择有限,尤其是婴幼儿及儿童用药更为有限。临床使用最多的就是外用药,常见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顾军教授表示,“在治疗AD方案选择时,所 AD患者均需要按照阶梯治疗方案进行规范化诊疗,对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治疗推荐了具体方法 ,轻度患者,中度患者和重度患者。具体而言,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先有效地控制皮损,急性期之后进行主动维持治疗。因为经过有效治疗以后,患者的皮肤仍然存在微小炎症,为了防止复发,就需要进行长疗程维持治疗。特应性皮炎虽然难以根治,但通过正规和良好的治疗及疾病管理,AD 症状能够完全消退或显著改善,患儿及成人患者可享受正常生活。
“目前,外用糖皮质激素是AD的一线疗法,虽然短期内能够有效控制炎症,减轻症状,但长期大面积使用可能导致皮肤和系统不良反应,如局部的多毛现象、血管的扩张等。因此,“激素恐惧”现象在AD治疗过程中十分常见,多数人尤其是患儿家长因心存顾虑而拒绝使用,导致A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大大降低。”戴尔红教授强调到。
非激素创新药,迎来重大突破
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有了较大的变化,也使治疗的理念不断更新。新型 AD 治疗药物,小分子靶向抑制剂和生物制剂,为传统药物疗效不佳或慢性反复发作的AD 患儿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据顾军教授介绍,PDE-4抑制剂分子量低,容易经皮肤渗透吸收,可避免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也为AD患儿及成人患者的长期维持治疗带来可能,进而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修复肌肤屏障、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PDE-4抑制剂为中国AD治疗带来新选择。
2020年,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正式批准首个非激素外用PDE-4抑制剂克立硼罗上市,用于2岁及以上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局部外用治疗。该药为国家《第二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从申请上市到获批,用时不到6个月。在NMPA政策的推动下,克立硼罗填补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为广大的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尤其是2岁及以上的儿童患者提供了缓解症状的机会。
在两项随机双盲空白对照III期药物临床试验中,分别收纳了759例及763例2岁及以上的轻、中度 AD 患儿,进行外用2%克立硼罗每日2次,与赋形剂比较疗效,治疗组患儿治疗成功率较对照组高,且达到治愈/几乎治愈的比例更高。目前,克立硼罗已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和欧盟地区获批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