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选择你能承受的那条路》

在我的妈妈和姥姥那一代,她们关心的事情一般只限于吃饱穿暖。据说那个年代最好看的姑娘都嫁给卖肉的了,因为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特权给自家多割几辆肉,多喂饱一口人。

但是现代人就不一样了,到了我这一代,到了比我年轻的那一代,甚至是二次元的这一代,已经开始有很多想不通的事情。

为什么男神不爱我?为什么我没有个有钱的爹?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要吃土?!为什么我还要在这个次元饱受折磨,为什么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王储还没有带着大金链子来接我。

对于我们生活的不满足是现代人的常态,这放在过去叫做脑子被门挤了有毛病。

现在不一样了。

我上大学的时候,老师说哲学的意义就在于解开生活的一团纠结。

浑浑噩噩的夏日午后,教科书里面满嘴的仁义道德和天理人欲,真是让人抓狂到想拍案而起,但是我唯独记住了“一团纠结”这四个字,首先我觉得它很符合我想翘课而不可得的心境,其次我觉得,这个形容贴切,到位,反差萌。

所以我们现在人对于生活的看法就是一团纠结,就像是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里面所说的:我要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我自在,我要觉醒,我不要做一个真正的姑娘,我不要做天地的刍狗,在时间的洪荒之力中浑噩。

都知道平凡的生活没什么意思,但是要想要超越,却总是苦于找不到方便法门。

所以自媒体大V、知乎达人在她的第二本力作《选择你所能承受的那条路》里面,敏锐的捉住年轻人的困惑,着重解构了现代人的烦躁和不安,梳理了内向寻找的人生法则。

她说:

  • 我们要做的事情不是去实现别人看起来很幸福的事情,而是去实现能够让自己内心获得快乐的事情。

  • 成长特别痛苦的是,事情总是超前于你理解与接受的节奏,你总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你一直被迫赶路。

  • 大部分人都过多地把重心落在关注“别人为什么能够成功”这件事情上,而很少专注于“成为更好的自己”。没有前者的放下,又哪来后者的精进勇猛呢?

  • 我们觉得冥冥中有一种力量在支撑或者指引我们,其实那不是一股外在的力量,或许这股奇妙的磁场源泉就来自于另外一个自己。细细想来,我们的确就是按照自己的内心来看待、反馈以及塑造周围的世界。

  • 当你体会过生活的千姿百态之后,你终于成了一个有耐心、温柔、善良、内心坚定有力量的人,你的状态一定是温柔平和的。

作为自媒体同行,达达令的高产让我自惭形秽,她文字中的温暖和力量,让我同样感到柔美的力量。

老子在《道德经》里面嘚嘚五千言,其实就是一句话,“柔弱胜刚强”。我看达达令的文字也有这样的感觉,惬意、有希望。

重要的是,达达令人美声甜,比我们美的人都这么拼,我们还有什么资格不努力!

在我们思想活跃的现代社会,要么就是张牙舞爪的犀利,要么就是一味拖延的逃避,中间者少了,温和派少了,可恰恰这个社会最需要温和派,从大了说,温和派最稳定,从小了说,温和的脾性最适宜养生。

做一个温和派的女人,历来都是最难的,因此,更显得这个目标值得努力。

没有故作深刻的清高,也没有庸俗的快乐,这是个清爽的作者,也是本有趣的书。

当我们喜欢一个作者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认同她的三观。

遇到达达令的文字是我的运气。希望你也一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