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艺花蹊】词牌:踏莎行
一、词牌故事
文人士大夫素有“流觞曲水”、宴饮作乐的传统——那本是春日里上巳节的祈福活动,祭祀已毕,人们环绕水畔而坐,将盛有美酒的酒器放在水面随水漂流,漂到谁面前停下,那人便将酒饮干。这一习俗兴起于魏晋,经唐宋不衰。
这种春游方式传至北宋,除了饮酒,往往还需吟诗答对,所吟诵的题目大多为春日景致。溪水边春草融融,杂花散乱,轮到寇准饮酒吟诗了,寇准望着水边柔美的鲜嫩青草,脑海中浮现出唐朝诗人韩翃“踏莎行草过春溪”的诗句,于是借着相似的意境吟道: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春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相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词句毫不晦涩,不但描绘春光景色,也隐隐带有对于某位女子的思念,这样略显香艳的语句,正是宴饮时最能挑动气氛的。不但有文字,寇准同时也创作了曲调。当乐工问起这段词调的名字时,寇准欣然将之命名为“踏莎行”——词牌《踏莎行》的格式便由此确立下来。
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寇准出身于名门望族,其远祖苏岔生曾在西周武王时任司寇,因屡建大功,赐以官职为姓。父亲寇湘于后晋开运年间考中进士甲科,后应诏任魏王记室参军,因屡建功勋,被封为国公,追赠官职至太师尚书令。寇准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十四岁时已经写出了不少优秀的诗篇,十五岁时就能精习《春秋》。
寇准《春日登楼怀归》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980年,19岁的寇准考中进士,被授官大理评事,被派往归州巴东任知县,任满改任成安知县。以后他又先后升任盐铁判官、尚书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等官。寇准在宋太宗朝群臣中,以刚直足智著名。989年,寇准曾奏事殿中,大胆进谏。但宋太宗忠言逆耳,生气地离开了龙座,要转回内宫。寇准却扯住宋太宗的衣角,劝他重新落座听他把话讲完。事后,宋太宗十分高兴地说:“我得到寇准,像唐太宗得到魏徵一样。”有一次,朝廷处理了两桩受贿案。情节严重的王淮,因为是参知政事王沔的兄长,虽然赃钱以千万计,仅被撤职仗责,不久又恢复了原职;而情节较轻的祖吉,却被处以死刑。后来,寇准借宋太宗因大旱灾,召集近臣询问时政得失的机会,寇准向太宗禀报了这件事,认为刑罚不公才导致大旱。宋太宗处罚了作弊的王沔,并当即任命寇准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任同知院事,开始直接参预北宋朝廷的军国大事。
寇准《长安春书》
务闲公府都无事,骑吏前驱引马行。
雨霁晚街官柳色,日长春寺讲钟声。
云山已有终南秀,泉石犹思洛下清。
闻道曲江新水满,欲携歌管出重城。
997年,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继位,即宋真宗。两年后宋真宗拜寇准与毕士安为相。据说寇准初执掌相府的时候,生活还很奢侈。他平时喜欢听歌,酒余茶后经常叫一些歌女唱歌排忧解闷。有一次,一个妙龄歌女来相府清唱,寇准见她面目姣好 ,听她歌声圆润,一时兴起,就赏她一匹绫缎。当时寇准身边有一个出身寒门的侍妾,名叫蒨桃,写了一首小诗《呈寇公》:
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
不知织女荧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寇准读了蒨桃的诗,很是感动,从此一直保持勤俭朴素的美德。处士魏野与寇准交好,他作诗称赞寇准:“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因此寇准多了个“无楼台相公”的美号。
此时,辽国乘宋主新立,频繁地骚扰边境。1004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和他的母亲萧太后,率20万大军南下,兵锋直指东南。有人劝真宗迁都。寇准力劝真宗御驾亲征,并制定了抗敌方略。十月,辽兵攻下祁州,直扑澶州城下。寇准力请真宗渡过黄河,当黄龙旗在澶州北城楼上一出现,城下北宋的兵民立即欢声雷动,气势百倍。各地军民英勇抗敌,给辽军以有力的反击。但由于真宗倾心于议和,最后宋辽双方订立了著名的“澶渊之盟”。
寇准《书河上亭壁》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真宗对寇准的器重,引起妥协派官僚的嫉恨。曾力主真宗迁都的参知政事王钦若,借机离间说:“陛下听说过赌博吧。那些赌徒在钱快要输完时,就尽其所有押了上去,输赢在此一着,这就叫'孤注一掷’。陛下在澶州时不过是寇准的'孤注’罢了,真是危险啊!” 1006年,寇准被免去相职,到陕州去做知州,13年后才重新复相。当时刘皇后娘家人仗势犯法,宋真宗下诏赦免。寇准坚决反对,为此与刘皇后结下怨仇。后来太监周怀政联络同党,企图发动政变,斩杀仇人参知政事丁谓,尊宋真宗为太上皇,拥立皇太子即位。但事败自杀。丁谓诬告寇准参与密谋,寇准因此再次罢相,被逐出京城。丁谓当了宰相,将寇准一贬再贬,最后只当了个雷州司户参军。
寇准《江南春》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
在雷州,寇准指导当地居民学习中州音;传授农业技术、兴修水利,开渠引水灌溉良田;向群众解说天文地理,力避邪说;同时还修建真武堂,收徒习文学艺,传播中原文化,对雷州文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1023年,寇准在雷州任所忧病交加,卧倒在床。
寇准《病中诗》
多病将经年,逢迎故不能。
书惟看药录,客只待医僧。
壮志销如雪,幽怀冷似冰。
郡斋风雨后,无睡对青灯。
1023年九月,寇准病故于雷州,寇准年轻时曾写诗“到海只十里,过山应万重。”谁知竟一语成谶,最后卒于东南门至海岸只有十里远的雷州,远离家乡万里。据说雷州人民护送寇准灵枢北上,至渡口时狂风大作,骤雨滂沱,为防止棺木被雨水冲走,在灵柩前插上枯竹。第二天,护棺之竹竟然长出新芽。后人为了悼念这位贤相,遂把此渡命名为“寇竹渡”,至今地名尚存。
寇准与宋初山林诗人潘阆、魏野﹑“九僧”等为友,诗风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其五律如《冬夜旅思》之类,情思凄婉,很有贾岛诗的风味。他的七言绝句意新语工,最有韵味,如“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书河上亭壁》),“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夏日》)等,情景交融,清丽深婉,都是值得玩索的佳作。
二、词牌格律
《踏莎行》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正体双调五十八字,仄韵。
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
细草愁烟,
中仄平平,
幽花怯露。
中平中仄(韵)
凭阑总是消魂处。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日高深院静无人,
中平中仄仄平平,
时时海燕双飞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带缓罗衣,
中仄平平,
香残蕙炷。
中平中仄(韵)
天长不禁迢迢路。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垂杨只解惹春风,
中平中仄仄平平,
何曾系得行人住。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三、词牌声情
《踏莎行》入中吕宫,常以描景抒情,多为愁别。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黄庭坚《踏莎行·临水夭桃》
临水夭桃,倚墙繁李。长杨风掉青骢尾。尊中有酒且酬春,更寻何处无愁地。
明日重来,落花如绮。芭蕉渐展山公启。欲笺心事寄天公,教人长对花前醉。
●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张孝祥《踏莎行·杨柳东风》
杨柳东风,海棠春雨。清愁冉冉无来处。曲径惊飞峡蝶丛,回塘冻湿鸳鸯侣。舞彻霓裳,歌残金缕。蘼芜白芷愁烟渚。不识阳台梦里云,试听华表归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