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铺――告别曾经的生活轨迹(二)
自家门口或者房后身,搭上一个棚子,晚上用黍秸薄围起来。依墙体盘个炉子,火堂子是长方形,并不用特别深,火种由一侧慢慢引满,炉火堂子下一个风道连接着一个风箱。自己预备十来把暖水壶,一两个长板凳或马扎子供熟人聊天,这基本就是村里水铺的标准“配置”。另外还要用火柴盒等硬纸印制一些自己的“水牌”,水牌可以替代现金,为的是不用找零,尤其晚上买水比较方便。
热水铺在咱们村的历史,暂时也没跟岁数大的人打听过。单从生活对热水需求、烧开水所用的燃煤、铁壶和风箱等简易物品来看,说有人在此落户的年代就有热水铺,也有人相信。
从记事起,关城村主要街道就有卖热水的。最盛行的年代应该是生产队解散以后,大街、西大街、东大街、东堤、西堤、道口、小南街、后街、西下等主要村民的生活片区都有热水铺卖水。
物质匮乏、连柴禾都紧缺的年代,烧一锅开水显然是不经济的。到需要时,就得出去买。一壶热水虽然只二分钱,都不是轻易去买的。家里有老人、病人、孕产妇需要热水才去买。甚至家里来人亲戚客人,才舍得去买一壶热水。我比较喜欢跑腿买水,因为有时候找回几分的零钱会给了我,感觉挣这个钱特别容易。因为无论去大街,还是去后街买水,都离着比较近,一次拎两壶水也没问题。那是一个院的做饭忙,没空出去,让我顺便捎来,一般来说,一家鲜有舍得买两壶水的,再说,也没俩暖水壶啊!
家里有病人老人的,若跟同院或街坊要一碗热水,也是知情莫过。小心翼翼的先问问人家有没有?被告诉有,倒的够用即可,绝对不会浪费。我最喜欢买回热水来,奶奶或老姑给我泼一碗“茶汤”(音译cha teng)。只需在碗里放不多的团粉,一点点糖精,用开水一边泼,一边用你筷子搅和,不一会儿,甜甜的一碗美食就做成了,特别方便。也可以用荞麦面、高粱面泼,有点条件的,放入一些红糖更好喝,颜色也好看。但我至今也想不通这应该是主食呢还是汤类呢?反正这个是当时比较解馋、制作比较简单且特别受欢迎的。(现在大家不妨试试,挺不错,当做忆苦思甜呗)
另有说法,水铺卖开水的历史始于民国时期。西方的细菌理论传入我国,国民们对从前的霍乱等传染病的来源有了全新的认识,当时政府就开始倡导国民不要喝生水。到了抗战时期,“新生活运动”被推广到全国,其中“水不沸不喝”是运动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强健了国民的体魄,才是战胜敌人的根基,开水铺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在全国流行的。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喝开水宣传到了广大农村地区,全国老百姓都开始饮用开水,那个年代很常见的搪瓷缸子和暖水瓶,都跟喝开水的推广有很大的关系。甚至有一段时间,暖水瓶是年轻人结婚时候必备的彩礼。谁家若丢或摔了一个暖水壶,那可是整条街都能知道的“大事儿”。
水铺一直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在关城村还有不少,主要是有的小卖部为了方便周围顾客,顺便磊起炉子卖开水。水价也由以前的2分、5分涨到了5毛钱。直到90年代末,新世纪初期,家用电热壶的普及让水铺行业彻底消失,也没有再涨钱。
文:张丑八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