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孩子的寒假计划

笔记时间:2021年1月27日

农历:庚子年十二月十五

笔记地点:囤谷园

作者微信:Yxdniaoer

图片选自网络

约1700字,有删节

预计阅读所需时间4分钟

醒得早。听窗外的雨响。把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反复背诵。

8点多,一个人撑伞出去过早。点宽粉+煎蛋+花生奶,10元。

寒假,腊月,这个时候店里的食客不多。捡了最里面的一张桌子坐下来,慢慢吃。

抬头看到杨甫兄和他的儿子进店里来,招呼杨兄。交谈中,得知他的儿子不是去补习,而是去他的中庸书院里随他学书法。

桌子前方墙壁上有一块小黑板,上面是小学生画的“做息表”:

我以为这样的计划比不放寒假还辛苦,为孩子焦虑。不过,瞅瞅孩子,她当下正在津津有味吃早餐呢。

原来,寒假计划是要摆出来的,一是老师有要求,二是家长可放心,三是学生自己有标尺。

可可也有自己的寒假计划。在我的斥责之下,前晚她把一句话计划渐渐扩展成了六句话计划:

可可今天早上起来后(是按计划起来的),见我在拍贴在墙上的她的寒假计划,告诉我:“妈妈说还要改,写作业要换到下午。”

按计划,可可今天该完成英语寒假作业。她也果然一早就给我检查。一篇“MY     ”小作文,我不知道如何批改,拍了照、录了音发给教初中英语的杜老师帮忙批改。杜老师给出了具体的批改建议。

麦子开车,雨雾中,和母亲、大娘等几人回囤谷园。

午饭后,我要求可可按照杜老师的批改建议把作文重新写一遍,并且背给我听。可可照做了。

还看到有篇小作文要求接着开头补写,不少于50个单词。我算了算可可做的,只写了十几个单词,便要她写到50个以上。她虽然夸张地呼天抢地,但还是在她哥哥的帮助下超字数完成了。

额外要求可可把英语作业上的趣味英语里的三条谚语抄一抄背一背。

问她第3条“明天永不来”是什么意思,她用“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来应答。

我告诉她也可以,但还是提醒她:“明天来了它就不叫明天了,而是叫……”她说:“今天。”我说:“当下。”

朋友圈里,有县城寄宿中学八年级某班班主任习艳红写给家长的三封信,第一封是关于寒假计划的,其中有对家长的多条“重要提醒”,第2条是:

不要给孩子手机拍照上传作业,请家长亲自在每晚8点前,花10分钟拍照上传作业,否则就给了孩子玩手机的借口。

另外,科代表每晚用手机批阅作业,最多只需要半小时,请科代表的家长严格控制。

朋友圈里,有文友木子对孩子寒假情况的焦虑,

心里依然乱糟糟的,总感觉要出事一样。不知道问题会出在哪里?孩子晚上三四点才睡,把夜间当白天,颠倒的作息让人十分生气。责备了两句也不想多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弄得我更加睡不实,眼睛疼。

担心家里开销又增大,同时也忧心她将来如何与其他人相处,到时又怨我教子无方了。做人难,身体不好难上加难。苦楚无人道,唯有泪千行。

朋友圈里,还有昆明丑小鸭中学詹大年校长关于“放个屁的假”的批评:

诚然。学习重要!但除了学科,其他的“'学习”’就不是学习了吗?放假了,就放假了。假期不是一个学期的延续,也不是另一个学期的开始。就如天黑睡觉,天亮起床——每一天都是新的。

这叫“'界限”。不懂界限,就是纠缠。过多的纠缠,得到的是焦虑。

还有一种需要叫亲情。

还有一种心态叫从容。

还有一种环境叫家庭。

还有一种学习叫合群......

获得这些真实,需要真实的假期。

还有,前不久在央视播放的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的导演李瑞华关于纪录片关于成长的话:

感谢朋友们的肯定,纪录片让人心互通。这三集片子,不仅仅是关于阅读障碍群体,还关乎每一个家庭。

对孩子,对自己,都是“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一整天的雨雾。雨不大,但是雾大:上午大雾,下午浓雾,晚上重雾。

看不到云溪水库里的残水,看不清囤谷园后面的杨柳尖山。

把鼎罐挂上启钩,鼎罐里放了猪肉、骨头、猪肺、猪心等,鼎罐下的火塘之火燃着,红着,笑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