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狂草达人,一手小楷《金刚经》却安静内敛
傅山(1607-1684),山西太原人,明清之际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说起傅山的书法,人们常常会想到他”四宁四毋“的美学观点:“书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想到他那恣肆飞动、长枪大戟般的狂草。
傅山《草书千字文》册 共12页 纸本 24.5×13cm 山西省博物馆藏(赵正楷赠)
其实,傅山不但善草书,同时也善楷书,并且对楷书有许多真知灼见,都能鞭辟入里,发人深省。
他曾提出:“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钟王之不可测也,全得自阿堵。”这里的“阿堵”是晋朝时的俗语,即“这个”的意思。这句话说钟繇、王羲之楷书之所以写得好,是得自“知篆隶之变”,使用篆隶之法来写楷书。
(清)傅山《小楷心经》(局部)
他还说:“楷书不自篆隶八分来,即奴态不足观矣。”反复强调楷书必须从篆隶中来,写楷书须先悟篆隶的笔法笔意,不然就是“俗格”、“奴态”,而不足观。
谈到写小楷时,傅山表示:“作小楷,须用大力柱笔著纸,如以千斤铁杖柱地,若谓小字无须重力,可以飘忽点缀而就,便于此技说梦。写《黄庭》数千过了,用圆锋笔,香象力,竭诚运腕,肩臂供筋骨之输,久久从右天柱涌起,然后可语奇正之变。”
傅山 楷书临诸家书
册页(六开十二页) 水墨纸本
在这里,傅山提出了“作小楷须用大力”的概念。他说的力量不是一般的大,而是“如千斤铁杖柱地”的“香象力”。香象力为佛家语,香象是佛教故事中的一种大力的象,可以打败敌人的千军万马,香象力比喻非常大的力量。毛笔尖小而软,要把这么大的力量集中在小小的笔尖上,写出有力度的小楷,不经过艰苦的锻炼功夫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傅山说“写《黄庭》数千过了”。
要临写王羲之的《黄庭经》数千遍,这是傅山对后人练习小楷的要求,也是他少年时代苦练小楷的真实写照,这是何等惊人的功力。他认为写小楷不但要“竭诚运腕”,使用指力和腕力细心地书写笔画,还要用肩力和臂力做腕力的后盾,可谓用全身之力著于笔尖。这样写出字来,才不会会飘忽、柔弱。有了这样的力度,方可谈得上在字法、结构和笔画上求变化。
傅山 楷书临诸家书 局部
傅山小楷《金刚经》
傅山精致醇雅的小楷《金刚经》,仿佛把观赏者带到了清静的佛门圣地,听他向我们娓娓动听地朗读佛家经典,同样使我们屏住气息,体会他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
责任编辑:子曰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