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霞|死亡焦虑,如影随形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或者反来过说:未知死,焉知生?
或许在我这个年龄写这样一个题目有些为时过早。
其一是因为沉重;其二是觉得对于这个话题自己还不够有与之匹配的积淀与深度,仿佛轻易断然地写它是对它的亵渎,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有多宝贵,死亡就多有份量,面对它就有多慎重,也可以说反之则反之:如果一个人没有以珍惜自己的生命方式渡过它,没有把生命看得宝贵的态度,那么死亡也是轻如鸿毛的。
由起:
1)年前重阅了《直视骄阳》,在和来访者探讨人生意义与死亡时我也会建议他们看看这本书
2)那段时间里好几个个案都涉及到丧失与死亡,这个主题在咨询中其实是大概率事件,死亡是如此平常,平常到每个人都会经历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如“在死亡面前人人平常”来得更精准
3)春节期间参观了七三一部队遗址,死亡的气息扑面而来,近在咫尺
4)此次新冠疫情的生离死别,见 湘霞|“疫”中记事: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 湘霞|“疫”中思:逝者已矣,何以慰血泪
5)继 湘霞:无意义,孤独及其它 之后一直想续写下篇,历经三年积淀,终于到时候了
以上种种都让我想梳理关于自己的死亡意象:意为内在的抽象心意,象为外在的具体物相。
只有当意识到生命是有限的
才会去思考活着的意义
并去寻找
输12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常常会看着天空和山岭发呆,想为什么人要活着,这大概是我探寻生命的意义的开端,只是当时的我并不明白,这个问题的背后隐藏着死亡焦虑,只有当意识到生命是有限的才会去思考活着的意义并去寻找它为活着而支撑,与死亡焦虑相抗衡(在那个时候这部分更多的是潜意识)。
记得高三的时候,有次我实在忍不住喃喃自语“人为什么要活着?”被一位老师听见为之侧目,那疑惑的眼神我至今都还记得。
一直到二十七岁,在这个过程中,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努力(考大学),也试图把所有的热情寄于努力工作(当时在大学里当老师体面而稳定,但它并不是自己愿意持续一辈子做的事业),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并为自己创造好的物质条件,把这些作为活着的解释;
但很显然,每一个目标的达成都让我感到乏味空虚和更深的无意义,也无法满足我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总觉得生命还有很大的空缺(也可以说并没有真正发挥我的生命潜能,就像一块没有充分燃烧的炭料),而这种空缺也让我无法接受常常听到的“人一辈子不就这样”的说法,驱使着自己不断地寻觅,并为实现它们不断努力。
青少年时代大量的丰富的阅读让我早已经有了自己的定义和向往,书中有我知道却没见过的世界,这激发了我的向往和追寻,因为现实和它们相差太远,导致它们不那么清晰和具体化,虽然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常常被身边的人说“你想得太多”,可是我知道自已不想要的是什么以及要的不仅仅限于什么,我知道它们是存在的。
在二十八九岁的那一年,我在晚上下班回家的途中经历了一次抢劫,这对我产生了很大的震憾,并且产生了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后面好些年里都会对身后的脚步声敏感紧张冒冷汗,当时体会到的强烈的恐惧和濒死感促使我从工作中抽身出来去寻求情感和婚姻,想要建立自己的家庭,有依靠有支持,这会让我不那么孤独和害怕,通过关系的融合来寻求安慰。
这次的事件也更让我感受到所谓的事业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全部,而这个年龄在面对婚恋问题也有着焦虑带来的压力:
譬如遇到合适的人的机会是不是越来越少了?
如果找对象结婚外加生孩子中间得好几年,我的年龄会太大了吗?
难道这辈子都单身也不生孩子吗?
难道就一直持续着这一种生活不再有改变了吗?
工作安稳,收入尚可就够了吗?
盛年不重来,岁月不待人;
相对未知,我更害怕一眼能看到头的已知,这意味着不会再有新的可能和变化,和死亡无异;
这些问题的背后无一不是死亡焦虑的体现,害怕来日无多,不够完成那些还没做的事情。
输入
年龄的背后
是对死亡的焦虑
我对自己的未来虽然有想法,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到达,看不到任何通向那儿的路,非常茫然。
之前在工作上的成就在得到领导和同事们一致的认可的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相当的自信,但勤奋单一和游刃有余的工作也让我进入了职业衰竭期,所以辞职出来后很长一段时间对任何工作都没有兴趣,对一直感兴趣的心理行业却又不知如何入门,于是一边茫然一边安稳地过好自己的家庭生活,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种花养草,钻研厨艺当中去,甚至还通宵玩游戏,填补以前的空白。
死亡的焦虑如影随行,在看似空闲度日的同时,还是参加了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师培训,有一次和几个同学玩一个叫生命线的游戏,当时每个人在自己的纸上画一条线,终点是自己预设自己终结的年龄。面对那张纸时当时被自己的想法震到了,因为对终点的年龄我真实的想法居然是30岁!而当时我的已经都到30了,为了不让这个结果太难看,我把年龄壮着胆子改成了60岁,瞒得了别人却无法骗自己,活到60岁的我是什么样的?我对自己的未来还没有具体的期待,作为一个女人,青春的终结就等于生命的终结,青春不再,就没有了任何价值,垂垂老矣百无聊赖的景象太可怕了,30岁以后的我靠什么支撑继续活下去?
在这期间还阅读包括《西藏生死书》等在内的大量佛教书籍,借助宗教的超然和来世轮回来缓解自己的死亡焦虑,没有好好充份地活过,希望借助还有来生能重新活过(其实这本身就是执著而不是超然,此生都没有好好过谈何来生呢);这个过程让我对佛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从“盲信”走向思考,为后期理解佛理打下了基础,开始从哲学的范畴去理解佛经,里面的智慧让我很受益。
我想活成这样
我想成为这样的人
输12
32岁那年,我的女儿雅雅出生了,可以说这很大地缓解了我的死亡焦虑,因为潜意识当中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同时又继续填补了自己没有过的空白,虽然努力控制体重但最终还是因为胎儿过大不得不剖腹产,这一直是我的遗憾,总觉得没有体验自然分娩就没有成为一个完整的母亲,也是人生中的一个缺失,这个遗憾或许会一直延续到我生命终止的那一天。
对于我来说,做自己想做的很重要,这意味着它成为一个完成时,而不再是一个未完成时态,我不会为自己已经做过的事后悔,会去承担和面对它所带来的一切后果,但想做而没有做的事则会成为遗憾常常让我回想,我并不喜欢这种感觉,所以也会尽一切所能避免它的出现,所以我的性格中有着想做什么就会努力达成的特质,也可以说是死亡焦虑不断地促使自己用行动来缓解它。
虽然女儿的出生满足了我延续生命的潜意识,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我的死亡焦虑,而意识层面则一直在想努力让孩子成长为她自己,不是我意志的附庸品,这就要求我自身不断成长,所以在对当时的一些教育理念了解之后我选择了参加华德福教育培训。
可以说在这次培训中开启了我的第二次生命,让我从年龄的焦虑中解放出来。
当时有一位悉尼大学学前教育的教授给我们讲授幼儿的发展规律,她是那样的温婉,亲切,柔软,在她的课程中会觉得自己就像一棵幼苗被呵护滋养着,又被尊重着,她散发出来的气质加上娓娓道来的授课风格深深地吸引了我,原来有一种生命状态是这样的,尽管已经年逾花甲,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风霜却没有留下风尘,凝结成了一种风范,这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魅力。
原来,一个人是可以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的;
原来,一个人也是可以用生命去感受生命的。
如果能把这样的教育传递开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让我有了一个强劲的动力和目标:我想活成这样,我想成为这样的人,原来人还可以活成这样,可以有如此魅力,它与容貌,财富,地位,学历,年龄……无关,而是与长期的人格修炼散发出来的内在气质有关。
输入
这个世界是如此熟悉
又是如此陌生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用宛如新生来形容那个阶段的我并不过份,我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生命中的一切,观察一切,觉察一切,这个世界是如此熟悉又是如此陌生,我感受到了自己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把自己的热情投注到自我成长中去,用教育和生活去证实它们,然后又提炼到自我成长中来,如此知行合一,在生活与教育中重新构建自我,这种丰盈让我体会到内心茁壮蓬勃的生机和力量。
抱着这样的热忱我和当时班里的一个同学一起做了一个幼儿园,同时通过各种活动带动孩子们的父母做家庭教育,向他们介绍这样的教育理念;家庭是孩子的土壤,幼儿教育仅仅只针对孩子做是不够的,需要整个家庭来参与,需要父母共同成长,入园的不仅是一个孩子,而是包括这个孩子在内的整个家庭。
在这个筹备和建立的过程中很辛苦也很顺利,但很充实,我真正体会到了“活着”的感觉。
“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
以自己的痛苦为师,以自己的挫折为师,以自己的坎坷为师,以自己的迷茫为师;
以人为师,以已为师,处处有师,学无止境。
但当时雅还小,分身乏术,权衡再三,带着遗憾我还是选择回归到家庭再次全职育儿(也正是因为这次放弃的遗憾是如此之强烈,后来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没有放弃心理学),同时学习心理学,将华德福,蒙特梭利,爱与自由,三字经,教育学,心理学……灵活地用于陪伴孩子的日常点滴中,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我都会先问过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什么要这样做?身边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习,只能自己充分理解理论反复思考后再去运用。为了不让孩子产生“你和我不一样”的冲突,所有教育和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我都自己做到,如果没做到,一定要向孩子道歉并解释清楚。事无巨细一丝不苟认真到了刻板的程度,正所谓“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
这样扎实透彻地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去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充盈感,随着孩子的长大慢慢对孩子放手是必然的,她有她的人生,我并不想也不能把自己的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做母亲只是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除此之外还想要实现属于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自我价值,自己的积累日渐丰厚,就有了抑制不住想要往外冲的力量,但又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契合点,死亡焦虑开始呈现。
朝闻道
夕可死
输12
后来我陷入了长达近三年的深度抑郁中,这段时间的感受可见文(湘霞:无意义,孤独及其它),这是一种怀才不遇报世无门的自悯与遗憾,个人价值需要通过为社会创造价值来体现,虽然,做好一个父母的本份也是社会价值的一种,只是我个人不想仅限于此,觉得自己可以做更多。
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学习和思考,虽然看不到出路,看不见曙光,不知道明天在哪里,虽然越是学习和思考越有喷涌而出的力量要往外冲却无路可走越痛苦,但我依然不断积攒着。
让人欣慰的是我的成长随着孩子的长大慢慢看到了成果,她在慢慢成为她自己。
我也要成为我自己。
死亡在提醒我要充份地好好度过活着的时光,如同蜡烛一般,燃烧到底。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我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咨询助理到咨询师之间的转化,并且又在很短的时间里在大量的咨询个案中不断地极大地完成咨询技能的积累,爆发的过程几近神速,这看来短平快的背后是在困境中与孤独为伴近十年的积累和沉淀,它是必然的。
可以说,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已经把心理学精神分析的理论结合中外哲学混合运用了一遍,所以后来再看理论,做案例都会觉得是融会贯通的。
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能汲取的一切,不放过任何细微点滴,好像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但每一天又都是最后一天,哪一天没有收获都是在虚度生命,浪费光阴,我从来没有如此热爱过生命,那种满足感就是哪怕当下就死了,也死而无憾,能含笑九泉,这是一种生命之火在熊熊燃烧的感觉。
子曰:“朝闻道,夕可死”。
输入
生死相依
置之死地而后生
如果一个人手中有一张无限额的支票,那么消费也就不会再有满足感;正因为生命就像一张限额存单,如何使用在个人,所以就有了紧迫感;有死亡的存在,才会思考怎样活着,如果永生不死,活着可能会更难;而我想用这张有限的存单尽可能地拓展和满足自己的价值。
正是如此,我对所有和自己相关的一切负责,包括失误,过错,追求,理想,情绪,关系,失败,成就……
我的人生,我如何活着是由自己构建的,无论我是否愿意承认,它都是事实,无论我是否愿意承担,都无法逃避。
我喜欢现在的工作,并享受着它,和来访者们一起翻山越海,经历狂风巨浪,也看遍姹紫嫣红,陪伴着他们不断成长,彼此联接,相互影响,走入生命的更深处,看着他们成为他们自己,散发出智慧的光芒,这让我为之撼动并体会到生命的流动与不息。
我喜欢我的生活,感受喜怒哀乐每一种情绪感受,体会柴米油盐每一点琐碎,和家人相伴,与朋友相处,看书,观景,听曲,赏画……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于我是件很自然的事情,并不需要刻意强制要求自己自律,这样的方式让我觉得舒适自在,而违背了规律的生活会让自己本能的抵触。
如今的我就这样缓慢,扎实地学习,工作,生活,将自己投入到熔炉中不断锤炼自己,问道于常,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没有任何人能替代我来过我的人生,没有任何人能替我负责,这意味着没有任何人能替我活着。
这些年里,我有迷茫,无助,绝望,体验过面对死亡同是无所畏惧的两种不同的状态:生无可恋,死而无憾;并从生无可恋走入了死而无憾。
在这个过程中,死亡焦虑不断激发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实现,不断地充实丰盈着我的生命,不再去否认,转移,逃避死亡的存在,不再用任何其它焦虑来替代对死亡的焦虑,也不再用任何东西挡在自己前面,在这个过程中慢慢面对死亡,张开双臂迎接它,如同直视骄阳。
当我坦然接受死亡的存在时,生命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不再试图沉迷在关系中通过融合来逃避它,对于时间珍惜到了锱铢必较吝啬的程度;我尝试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选择自己想要的,克服困难,承受相应的压力,拒绝那些不想要的和浪费生命的事情,包括不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懊悔从前和幻想将来,而是全然地活在当下,时间因为生命的有限而尤为珍贵。
我的生命是父母创造的,但我的命运却是由自己创造的,由于自恋的存在,爱自己创作出的来作品是必然的,命运如同作品,那么爱自己创造的命运也是必然的(前提是自己承认这一切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现在的我再重画“生命线”,终点会很肯定地画到90岁以上,甚至已经不再需要标注数字,每天都是如此饱满,每天都是我正想要的,长度仿佛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用自己的方式活着,这让我深爱着自己的生命却又不再执著于它,当一个人能心思澄静清明的时候,预知生死祸福是可行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待死亡焦虑的方式,那么你是如何看待死亡,又是选择如何面对死亡焦虑的呢?
“爱你的命运”——尼采
“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生死相依,置之死地而后生——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