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苏:野性的呼唤——《末路狂花》观后感(2001年)

注:此文为阿苏2001年大学时的作业,当时老师让我们在课堂上欣赏影片《末路狂花》,课后让我们写观后感。现在看来还很有价值,发出来与大家共享。

“人的心理活动好比漂浮在大海上的一座冰山,人所觉察到的意识,只不过是露出海面的那一小部分,潜藏在海平面下的那一大部分则是人的潜意识。”——弗洛依德

古希腊先贤苏格拉底曾对世人说:认识你自己。然而千百年过去了,人仍是人类最大的谜。人可以纯洁得如同天使,亦可邪恶胜似魔鬼。

在天使和魔鬼之间,人到底是什么?——认识你自己!

叔本华说:一切生命的目标皆是死。佛洛依德对此深以为然。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它深深地影响了佛洛依德,他感到人性中可能存在着某种侵略本能或自我毁灭本能,故此他修正了自己以前的本能论,提出生之本能与死之本能作为人的两种基本本能。死之本能最重要的衍生物是攻击。在社会学意义上它在一定程度上可引申为犯罪,也就是说犯罪是一种潜在的冲动。人同时具有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在快乐原则、道德原则与现实原则的支配下行事。在社会与自我的约束下,本我只能通过间接和延迟满足的方式得到满足。一旦社会约束解除,加上自我的无能为力,本我便会冲出樊笼,大兴其事,作出为自我与社会所不容的举动,最终走向不可挽回的境地。“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菲玛,《末路狂花》的女主角之一,由一个拘谨古板、胆小懦弱的小妇人变为大胆放荡、持枪抢劫而走向不归路的女罪犯充分体现了上面所说的这一点。

忙碌而繁琐的家庭生活,暴躁而专制的丈夫,使得菲玛处于一种极度压抑的生活中,生活的单调,精神的空虚,丈夫的不理解,性爱的不和谐,让菲玛的自我承受很大的压力,力比多的大量蓄积使菲玛蠢蠢欲动,所以她对朋友露伊的旅游邀请欣然同意,终于可以舒一口气。

从她对旅行的准备看,她是一个细心、谨慎而又古板的妇人。上车后,随着车的远去,音乐声中菲玛脱离了家庭的束缚,丈夫的管制,自我开始放纵,抽了一只烟,预示着本我的抬头,轻松、放松,自我开始麻痹。走进酒吧,开始喝酒,兴奋、调情,对异性的渴求,跳舞,一种自我的放浪,但仍未失去控制。可以想象的是,如果不发生强奸,菲玛会乐意与死去的男人发生性关系,因为性本能已开始支配菲玛,她渴望着。

因为男人的死亡,意味着社会的约束已对她失去约束——罪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道德已远离了她。她的自我开始体会到焦虑,一种无可抑制的弥漫的痛苦感恐惧感,露伊与菲玛在自我谎言的欺骗下开始逃亡。

在驾车逃亡途中,杀人的恐惧感开始慢慢淡去,焦虑也被深深压抑,诸多约束的解除,野性的呼唤终于来临。本我的力量开始显露,对陌生男人的强烈兴奋,使她完全放松了防御,调情,放纵,欲拒还迎到主动出击,终于一得性的满足。之后,持枪抢劫,威胁禁闭警察,枪击油罐车显示菲玛潜意识中的攻击性开始渐渐显山露水,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自我的悔恨与超我的强烈谴责转化为她所不能容忍社会的惩罚,在死亡本能的驱使下,驾车一跃而下千丈悬崖,成为一朵凋谢的末路狂花!

死,也许是她最好的结局,因为她已无法忍受自我的约束与无休止的焦虑痛苦回忆的折磨,家庭的破坏,社会的抛弃已让她无法回头,现实和潜意识的压力下,她选择了死!为其惋惜,为其悲叹,但我也希望她冲下悬崖,也许剧外人的死亡本能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最后,我想用荣格的一句话作为结语:“人类最大的敌人并不来自外部,而来自内部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我反复听到苏格拉底在左耳边细语:人啊,认识你自己。而尼采却在右耳边说:“这不可能!”

作者简介:阿苏,男,心理咨询督导、精神分析倾向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团体辅导师,2015年度壹心理最佳专栏作者,北京晚报"心理行者"专栏作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