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岗证】X线的发现、产生及原理

X线的发现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第1张X线照片是伦琴说服夫人作为志愿者,于1895年11月22日拍摄手的照片,伦琴于1901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X线的产生

X线产生必须具备3个条件:

①电子源。

②高速电子的产生:其间必须具备2个条件,一是在X线管的阴极和阳极之间施以高电压,两极间的电压差使电子向阳极加速;二是为了防止电子与空间分子冲击而衰减,X线管必须是高真空。

③电子的骤然减速:电子撞击阳极的范围称靶面,靶面一般用高原子序数、高熔点的钨制成。阳极作用有两个,一个是阻止高速电子产生X线;二是形成高压电路的回路。由于阳极的阻止,使电子骤然减速,约99%以上的动能产生热量,不到1%动能转换成X线。

X线原理

X线的产生是利用了靶物质的3个特性:即核电场、轨道电子结合能和原子存在于最低能级的需要。在X线诊断使用的X线能量范围内,X线有两种不同的放射方式,即连续放射和特征放射。

1.连续放射:又称韧致放射,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原子核作用的结果。连续放射产生的X线是一束波长不等的混合线,其X线光子的能量取决于:电子接近核的情况、电子的能量和核电荷。

连续X线的最强波长是最短波长的1.3~1.5倍。连续X线的波谱将随管电压升高而变化。

(1)管电压升高时,最短波长向短波一侧移动。

(2)管电压升高时,强度曲线向短波一侧移动。

(3)管电压升高时,最强波长向短波一侧移动。

(4)管电压升高时,产生的X线总能量将以管电压的2次方比例增大。

(5)阳极靶物质的原子序数大时,X线总能量增大。

(6)X线总能量将随管电流的增大而提高。

可见连续X线波长仅与管电压有关,管电压越高,产生的X线波长愈短。

2.特征放射:又称标识放射,是高速电子击脱靶物质原子的内层轨道电子,而产生的一种放射方式。特征放射的X线光子能量与冲击靶物质的高速电子能量无关,只服从于靶物质的原子特性。同种靶物质的K系特性放射波长为一定数值,管电压在70Kvp以上,钨靶才能产生特征X线。

(1)70Kvp以下,不产生K特性X线。

(2)80-150Kvp,K特性X线占10%-28%

(3)从X线管发射的X线是一束由连续X线和特征X线组成的混合射线,特征X线是叠加在连续X线能谱内的。

1.管电压在多少kvp以上,钨靶才能产生特征X线

A.10

B.30

C.50

D.70

E.90

2.对连续X线在物质中衰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能X线光子更易被吸收

B.透过物质后的射线平均能量提高

C.透过物质后平均能量接近最高能量

D.透过物质后的射线量减少而质不变

E.X线管窗口的滤过板滤过低能X线光子

3.在X线诊断范围内,X线有两种不同的放射方式

A.间断放射和特征放射

B.连续放射和特征放射

C.直接放射和连续放射

D.间接放射和特征放射

E.直接放射和间断放射

B

4.X线是哪个国家的科学家发现的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E.中国

5.第1张X线照片拍摄的是

A.头颅

B.腕关节

C.四肢

D.手

E.足

6.X线的发现者是

A.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

B.英国工程师亨斯菲尔德

C.美国医生达曼迪恩

D.波兰裔法国放射学家居里夫人

E.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7.产生X线的必备条件不包括

A、阳极靶面

B、电子源

C、阴极、阳极之间的高压

D、玻璃壳体

E、真空管腔

D

8.与在X线产生应具备的条件无关的是

A、电子源

B、高真空

C、旋转阳极

D、高速电子的产生

E、电子的骤然减速

C

9.X线管内高速电子的动能取决于

A、X线管灯丝加热电压

B、两极间的管电压

C、物质的原子序数

D、管电流

E、阴极灯丝焦点大小

B

10.X线产生时,与电子流最大速度有关的是

A、灯丝加热电压

B、X射线管电压

C、靶物质原子序数

D、空间电荷数量

E、高压整流方式

B

11.决定X线管灯丝放射电子撞击阳极靶面速度的因素是

A、阴极材料

B、阴极形状

C、阴极加热电压

D、阴、阳两极之间距离

E、阴、阳两极之间电位差大小

E

12.X线管灯丝通过电流加热达到一定温度后可释放的物质是

A、质子

B、电子

C、光子

D、中子

E、介子

B

13.产生X线的条件是

A、当入射高速电子的动能大于其结合能

B、当入射高速电子的动能等于其结合能

C、当入射高速电子的动能小于其结合能

D、当入射高速电子的势能大于其结合能

E、当入射高速电子的势能小于其结合能

A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