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式
形意拳三体式的技法要求,一直有“八字诀”和“三才九式歌”等,已广为流传,但它们不是老谱所载,且内容过于繁琐,字义尤多重沓,不便记忆与运用,是后人归纳编录的,仅可作参考。尚云祥先生在教学中除指出拔背、沉肩、坠肘、并膝、提肛、裹胯和三圜、三顶、三扣外,其他从不引用。而三圆、三扣的内容亦与之不同。“三圆”是对形意掌型的要求,主要反映在三体式和鹰捉的掌的技法上。一是手心圆,掌心回收,掌的横撑力大,有利于控制接触的变化。二是手背圆,使力贯于指,“三节”劲整,“三催”气贯。手心与手背虽互为表里,但因用意不同,故劲与作用也不同,如单一使用时,则效用自明。三是虎口圆,是助长掌的外宣和里扣的劲,使出掌控制面大而力强。因已有拔背、沉肩,使前胸、后背自然会圆,故不必再作圆的要求。而“三扣”一是齿叩,是发动骨梢之威,因切齿会使周身筋骨紧缩而力大,所谓“有勇在骨,切齿则发”是也。二是手扣,是发动上肢筋梢之威,可使劲达手指,气贯梢节,增大落翻的发劲作用。三是脚扣,是发动下肢筋梢之威,劲达下肢,气贯掌趾,增强桩基之力。因已有沉肩、坠肘,故不需要再有扣肩的要求。 “三顶”与一般说法基本相同,二是头上顶,有冲天之雄,是发动血梢之威,能振起精神,因头顶、项竖,加之气沉丹田,身躯之抻拔,使“三关”易通,使肾气能上达泥丸以养性。二是舌顶上腭,有吼狮吞象之容,是发动肉梢之威,因舌卷气降,使呼吸平稳,气沉丹田,使肾气归根以养命。且津液(唾液)增多,以润喉咙,回咽意引丹田,顺气养身,有助消化。三是手顶,若有推山之功,有助筋梢之威,且腰力得展, “三催”劲整,气贯五指,增大起钻之劲。初学站桩,尚云祥先生只提这些要领,便于记忆和掌握,待有一定基础,便以拳经理论来指导,既纠正不足,又可理解涵义,因而易得三体式的技法精华。并使桩功与拳术、理论与实练相结合,收相得益彰的效用。
有关三体式的理论要求略述如下:
(一)经云: “鹰捉四平,足下存身。“
“三体式”又名“三才式”,又叫“鹰捉式”。因五行、十二形拳等的起手都是“鹰捉”,经云“出式虎扑,起手鹰捉”正是此意。而“鹰捉”落翻的定势就是“三体式”,所以又叫“鹰捉式”。
经云:“鹰捉四平”,也就是说“三体式”要做到四平,上身不可前俯后仰,不可左斜右歪,以求不偏不倚,重心平稳。也可以具体划分为:1.头顶要平,下颌回收,形成头顶项拔,既可发动血梢,又可振奋精神。2.两肩要平,'上身不可歪,两肩要相称而又相撑,使腰力得发。3.前臂要平,特别是肘下坠而里裹,使肘窝朝上,使肩、肘、手在一条直线上,而且伸展抻长,使上肢“三催”劲顺,气贯到手,既增大起钻之劲,也有助“落翻”前催之力。4.两足抓地要平,助长发动下肢筋梢,使桩步根实,杜绝因后腿并膝裹胯而影响后脚的平、实。
“足下存身”,这个“下”字是“放入”的意思。就是说三体式虽是单重,前三后七,但要求把上身重心放在后脚跟的里边。这样上身虽偏后,但不影响整体平衡,使前腿变化灵活,虚中有实,使后腿得以蓄力待发而又支撑力大。
(二)拳经要求做到“四象” “五夹” “六合”
1.“四象”。就是“鸡腿” “龙身” “熊膀” “虎抱头”。要求做到“四象”,就是取其各物之特技,能“得之于心而能尽物之性”,使之变为自己武技的特长,运用纯熟,利于实战。三体式虽为静态,而“静中寓动”,正是为了培养这些特技而在筑基。
“鸡腿”: (l)就是要学鸡的“独立之形”,学它单腿支撑有如双腿般平稳。(2)学它“两腿相夹,磨胫而行”,因两腿有相夹之劲,会使行进劲疾(如野鸡溜)。两小腿紧挨若磨擦
以进步,因径直而道近,且两腿相挨,得以相辅而利相撑致行进力大。加之形意拳有突出趟劲特长,这样用于技击自会相得益彰。在三体式的静态锻炼中,芷是为了追求其“独立之形”
和“两腿相夹”之长,以孕育“磨胫而行”之劲。
“龙身”:就是学龙有“三折之势”。因别的动物在角斗中,如有折身情况,就会因而受伤失力,唯龙身则不然,反因转折腾挪而使身力得展。我们就要学它这一特点。站三体式时,前膝要求向前微挺,后膝要求里扣,但常因后膝里扣而使上身也随之转向前方,这样就无法求得裹胯之劲,影响腰部发劲,也使上下肢“三催”之劲不能顺达。因此学习“龙折身”至关重要。当后膝里扣,上身能以反拧而顺胯,形成腰腿的抻拔,使上体成为似正非正,似斜非斜,腰顺劲催,这就是“龙折身”。只因这一折产生裹胯之劲,腰劲得发,腰催胯,使下肢“三催”劲得逞,腰催肩,使上肢的“三催”劲得发。丹田发劲则更可无不如意。
“熊膀”:就是学熊有“竖项之力”和“垂膀力大”的特点。熊的两膀既垂而抱,故“三体式”则学它“拔背” “垂肩”,因项自竖而头自顶,精神振起,有发动血梢之威,同时因两臂抻拔、肩垂则力贯肘、手,使上肢“三催”劲整力大。
“虎抱头”:就是学“虎未扑食头早抱”蓄力待发的技巧。虎有扑食之勇,而其勇也有赖于扑食之前,先把前爪抱于颏下,如抱头状以蓄力。扑食时,借蓄力而发,因而迅猛力大,又是爪到嘴也到,才使被扑之物难以抗脱。这一抱头蓄力的动作,就是“虎抱头”。正因为形意拳学用此技,才突出强调“肘不离肋,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这一既“顾”又“打”的技法。虽然在三体式的静态桩式中看不到这一姿势,可是在站桩一出手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正是“虎抱头”这一技法。在练三体式桩功阶段,已在锻炼它,故把它列入桩功的技法要求之中。
2.“五夹”。是拳经中“十六处练法”的第五法。 “夹”是指古时以银子怍货币时剪银子用的“夹剪”的“夹”。这就是形意拳打破传统武术以弓、马、仆、虚、歇为主要步型的惯例,形成别具一格的前三后七“夹剪”劲步型的由来。它也就是三体式所用的桩步。而三体式这一桩步正因为前腿如夹剪之前上刃,故前膝顺,前足轻,后腿的后膝里扣,膝尖朝前,如夹剪的后下刃,故后足重,两腿既有很大的抻拔,又有夹劲。因之,有“五夹”如夹剪之夹一说。可是,想要找到“夹剪”之劲,还必须拧腰,顺后胯,使两胯前后在一条线上,才能构成完整的“夹剪”之劲。这个“夹剪”劲,对形意拳桩功和下肢技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的步小,又是单重,要想比传统的弓步、马步灵活则较易做。可是要想有弓步、马步的沉实,却非易事必须练出完整的名副其实的“夹剪”劲,才能使桩功根固,腰劲得发,“三催”劲整,加之抻拔力大,使进步的.前趟、后蹬不仅发劲有源,而且行逞力大。
3. “六合”。形意之道,虽源自阴阳、五行,但欲得其妙则必须求之于“六合”。 “六合”就是内三合和外三合之总称。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是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是形意拳见形于外的、四肢有关部位的上下相合,但不是上下相对,而是上下一力。上肢与下肢就“三节”论,手与足同为梢节,肘与膝同为中节,肩与胯同为根节。腰为主宰,动则先动身,身动发动四肢,上肢则要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下肢则要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足。虽然上下肢是两条线,但却为一个目标,都要在腰身的发动下,根节催中节,中节催梢节。因之四肢的根、中、梢节必须上下相合成为一力。因为“静为本体,动为作用”,故在静中定型,对此要求尤为重要。故须明其理,务其实,因之不论三体式的出手或站桩定势,都在为锻炼此技法而筑基,故而强调,必须做到手与足合,肘与膝合,启与胯合。实际也只有这样才能求得上下相随,周身一体,从而由劲整加上宿旨意气归根,才会使“内劲”因之而生。
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是不见形的静中寓动,是意在起作用。但必须通过外三合的上下相随,才胄旨发挥作用。从而求得内外合一,周身一气。形意拳所追求的技术精华,无不由它而产生。三体式桩功要求静中求动,关键就在这里。
(三)经云: “明了四梢多一精。”
人的血、肉、筋、骨之末端谓之梢。毛发为血梢,舌为肉梢,手指甲、脚趾甲为筋梢,牙齿为骨梢。四梢发动会使气质神态猝然生变。自己会觉得精神雄劲,心盛气壮,而敌人见之会悚然生畏。经云“惊起四梢”就是“意有所感,神之所施也”,主要是内在的精神作用。经云: “血梢:怒气填膺,竖发冲冠,血轮速转,敌胆自寒,毛发虽微,摧敌何难。“ “肉梢:舌卷气降,虽山亦撼,肉坚似铁,精神勇敢,一舌之威,落魄丧胆。” “筋梢:虎威鹰猛,以爪为锋,手攫足踏,气势兼雄,爪之所到,皆可奏功。” “骨梢:有勇在骨,切齿则发,敌肉可食,眦裂目突,唯齿之功,令人恍惚。“四梢的作用还体现在舌若摧齿,齿若断筋,甲若透骨,发若冲冠。心一战,内自动,气自丹田发,四梢但齐,内劲自出。或云: “四梢无不齐,内劲无不生。“这都说明四梢的精神威力。、用于实战自会倍增勇敢,加强摧敌之威。故经云“明了四梢永不惧”,确乎不假也。而这种威力是从站桩开始就要培养运用。尚派形意拳站三体式,持“静中有动”之说,此是其中追求之一也。人们在似乎枯燥的站桩中容易丛生杂念,气浮不安,站不持久,主要是因为站而无意,静中无动,虽站之时久,亦不免事倍功半。如果能明了“四梢”,又能多此一精,究之人微,自会排除杂念,避免气浮,持久功涤,自得良好基础。为了掌握和运用好四梢这一精,就要头顶、项拔,发若冲冠,以发动血梢之威;舌顶气降,舌若催齿,以发动肉梢之威;手顶趾扣,甲若透骨,以发动筋梢之威;齿扣骨缩,齿若断筋,以发动骨梢之威。就这样运用“意与神”,以惊起四梢,能与外在的动作、姿势、劲力相结合,则不论用之于站桩还是动作,都会使人感到别有一种气势和惊人的神采,若用之于实战,自然精神领先。因之在三体式桩功中提此要求,其技击作用是大的,应精心求之。
(四)经云:“静则为性,动则为意”
“静为本体,动为作用” “静中之动谓之真动,动中之静谓之真静”。从这些经义来说,使我们知道,除我们经常磨砺的动作之“动”以外,我们还需要追求“静中之动”,因为它才是“真动”。不知“真动”,就不能知“意”,所以它才更为重要。再引深一些说,我们不从“动中之静”中再去追求“真静”,就不能知一陛”。这个“意”和“性”却是练习形意拳中所要追求的妙谛之一。因为只有知“意”,才能“寂然不动,感而遂发”,才能“妙用则为神”。只有知“性”,才能“虚极静笃,还于先天本性”,才能所谓“返先天” “不思而得,触之自应”,向高超境地迈进。
练三体式桩功,正是从“静为本体”中去追求“动为作用”开始的,从掌握技术,按照三体式的要求做到姿势和动作正确,为练好形意的拳械,打好身手和技法功底,我们把它作为桩功的第一步,这也是人们都知道的。但是,这只是个开始,只是追求动作中之“动”,只是为练好外形之“动”打基础的。这还很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去追求“静中之动”,也就是追求内意之“动’,。追求这个内意之“动”,就是对“意”的训练,也是对“神”和“气”的内养及对“内劲”培育的开始。故对三体式这一步的提高,我们把它列为桩功的第二步。其动作和姿势与前一步完全楣同,只是对姿势、动作要领已能握纯熟,做到定型或已进行拳术锻炼,达此程度如再站三体式时,则要由注重外形、劲路转到运用内意“静中求动”而求达到“静中有动”。这一步的前提是:要麓“精神内守”,先用意内视于皮肉之间。因皮肤与肌肉之间叫“腠理”,内经有“日 气” “清阳发腠理” “清阳实四肢”之说,故前人让我们先内视皮里肉外之间,以求意气达四肢,再意注丹田,以固灵根。但皆“应在周身放松毫不用拙力的情况下,以意来作媒引,运之周身。具体做法如下:
1.意注上肢梢节——手,在拔背、沉肩、坠肘的配合下,
用意念去找掌指和劳宫穴之“动”,会有麻胀感,或有热流和气感,以至指关节时有吱吱响动。因人的身体气质不同,“动”的表现也不同。首先是来感的部位不同,动感的反应不同,指关节的响动亦有大小之不同,亦有时间长短之不同。有人响动较大,不仅旁人用手可以摸到,甚至俯耳还可以听到。这些活动,虽只用意不用力,却能力贯指掌,气贯梢节,为起钻落翻的功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意注下肢。在前膝前挺、后膝里扣,以及“龙折身”的配合下,会发现膝关节之“动”,亦会有麻胀感,或热流和气感,以至膝关节时而吱吱响动,进而整腿亦有气感,渐至贯及脚心“涌泉穴”。这样站之日久,就能使两腿根固,前腿虽为虚腿而能实,后腿夹扣、蹬逞之力皆能大。是治疗关节炎、寒腿、坐骨神经痛的体疗好方法。
3.调息归根,意注丹田,小腹生“动”,亦有热流和气感。唾液增多咽之,用意引入丹田,乃有腹鸣,直下小腹,会觉腹腔松畅,气顺腹实。这样意注丹田,会使丹田真气逐渐充盈,因之体强根固,内劲亦萌萌而生,这就是“固灵根” “真气退藏于密”之谓也。这是尚派形意桩功,从静中求动,得养炼之始。
通过动作和套路的锻炼,当做到“上下相随,内外合一,周身完整一气”,把明劲打好,练到刚健之至,则“刚至柔生”,以及向“柔极自化”的阶段迈迸时,站三体式就该有更高的要求,我们把它列为桩功的第三步。要以“灵性为至上”,用“神、意、气”合于丹田,运化周身,无微不至,感之遂通。实则是“动静不分,意性如一”。这是尚派三体式桩功从“静中有动”而至“动中有静”,最后而至“悟真静之灵性,不空中空,不有中有”所要追求的高深造诣。果能到此境地,自可无处不有,无时不然,触之自应,不思而得,则“悟得婴儿顽,打法天下势真形”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妙境自可得之。这也是尚云祥先生为内外兼修,体用并重,给我们指出向高超境界进军的阶梯,有待我们去钻研和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