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居士中秋文录
又是一夜的秋雨,屋外的竹园子簌簌作响,山里早秋的风吹得人心惶惶,略微残破的「山林轩」里袅出淡淡炊烟,南山的晨食依旧素菜清粥。
南山是个二十有三的书生,自弱冠礼成,他便随乡人出门求学赶考,能考取功名也是不负椿萱之栽培。城内车马喧嚣,不宜乐学,便在城郊南山脚下觅了一处陋室,远望可见南山青苍,便自诩南山居士,以期如南山之坚忍之谦和。陋室近处溪流潺潺,鸟鸣四季,虽比不上官家楼阁,倒落得清净坦然,于此,配以陋室之「山林轩」名,也是向陶元亮先生之追崇。
▲山林自有雪雾,山林轩里话前朝。
南山挪步于院前,院里早有先人栽了株几梨树,擎长老旧,倒也有些颤巍感,树皮纹理像极了远方家翁的手。每每念及此处,便升腾起了思乡之情,掐指细算,也有三四年的光景不曾归家了,风萧水寒,路遥未结,只为衣锦还乡,此时若弱女般缠纠,岂能是男子之气概所为!
▲家翁尚可好?远子甚念及。
上一次写家书已然春秋半载,是年关之际。母亲特地托了外出乡人寄来的一捆子腊肠和儿时最爱的腌菜干,尽是担心南山吃饱不得,穿暖不得。南山伏于案前,一点家乡味弥漫陋室,心内翻涌,不知从何下笔。
▲三月不知肉糜味,母上牵肠挂肚愁。
▲来日倚窗前,仍怜慈母味。最是素朴简,远望可当归。
▲远书何喜,家信抵金。
「山林轩」之蔽陋,素日少有登门访客,仅同学同龄的乡人偶尔拜访讨学。再不过就是相邻百步之余的王家了,王家人心良善,见南山独自旅居求学,少不得互相照应。王家有女初长成,生得水灵精亮,向来爱慕南山,时常借以分食之名前来望上南山一眼。
眼下快到中秋了,念及南山又清孤一人,王家咐小女登门送来饼食。
“南山哥哥又在念学习书了?”
“佼妹你可也想学得书文?“
“佼妹愚钝,不曾期望,愿念了然女红家务,晓尽本份。”
“来,这把木梳赠你,木梳红豆,是当女之至情。”
▲儿时之味,尚能复焉?
▲玲珑红豆,少年之情隐隐不得语。
又是一年中秋时,高空月圆,人却未圆。
南山还是在案前读书,今日不念陶元亮,莫不得思乡浓情上心头,又要难受一番。翻了李太白的豪情,且安慰安慰,好能饮下案头这杯薄酒,也当是庆了中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无可言说,自是停不得思虑,念及儿时母亲亲制的五仁月饼,现在想来都是口齿生津。母亲心善手巧,精于厨事,往昔在眼,默然暗伤。自打离家,高堂定是寝食难安,日夜操劳。
“笃笃……”
猛得停了满脑乡愁,是何人前来叩于门下?莫不是王家小女?日前才分送了饼食,定当不得吧,且不说恩情至此,万般都不能收受了。
且行至院门,吱呀启门,原是前阵子返家的同学乡人。这一头沁汗,满手贺礼之势,竟有些模糊了。乡人一手递上:
“喏,汝母月前就制好了中秋月饼,这不急赶慢赶的回来给你吃饼过节了!”
闻声渐罢,心颤如麻……定了秒余,难抑欣喜,收下带着家乡温醇的饼袋,邀其入屋共饮薄酒。
▲一饼不若千金,但千金不换家味一饼。
斜阳远暮,炊烟袅袅,全然浸入中秋节庆。启案文墨,是当家书远游,递送近况。念及此处,儿时童影轮回闪现,家母在厨间忙碌,家尊带着祭祀所需前后打理,稚幼吾儿,偷食案上祭月礼食,手拙剥板栗,壳落于地,嬉笑闹焉。
图文 by 山林食纪-小咖
你的家乡有什么神奇的古法传说抑或传统美食?
欢迎你和我分享,也许有机会一起把这些承载了历史光阴的美好食事纪录下来,传承文化,共尽绵薄。
▼▼▼
。生命坦荡,如此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