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了玄医道传承:郁证】
郁证
一、概念
郁证是由于原本肝旺或体质素弱,复加情志不舒所伤引起的气机郁滞,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以心情抑有卩、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诊断依据的一类病证。
二、诊断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以忧郁不畅、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为主要诊断依据,或有易怒易哭,或有咽中如有炙脔,吞之不下,咯之不出的特殊症状。
2.患者大多数有忧愁、焦虑、悲哀、恐惧、愤懑等情志内伤的病史,并且郁证病情的反复常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
3.多发于青中年女性。无其他病证的症状及体征。
(二)鉴别诊断
1.虚火喉痹郁证中梅核气应注意和虚火喉痹相鉴别。梅核气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因情志抑郁而起病,自觉咽中有物梗塞,但无咽痛及吞咽困难,咽中梗塞的感觉与情志波动有关。虚火喉痹则以青中年男性发病较多,多因感冒、长期烟酒及嗜食辛辣食物而引发,咽部除有异物感外,尚觉咽干、灼热、咽痒,咽部症状与情绪无关。
2.噎膈梅核气应当与噎膈相鉴别。噎膈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居多,梗塞的感觉主要在胸骨后的部位,吞咽困难的程度日渐加重,做食管检查常有异常发现。
三、辨证论治
(一)治疗原则
实证,首当理气开郁,并应根据是否兼有血瘀、痰结、湿滞、食积等而分别采用活血、祛痰、化湿、消食等法。虛则补之,或养心安神,或补益心脾,或滋养肝肾。虚实夹杂者,又当兼顾。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是治疗郁证的基本原则。
(二)分证论治
1.肝气郁结证
证候: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
基本处方:柴胡15g,香附10g,枳壳10g,陈皮12g,川芎10g,白芍10g,甘草5g。
2.气郁化火证
证候: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苦而干,或头痛目赤,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代表方:丹栀逍遥散。
基本处方:柴胡15g,薄荷6g,郁金10g,制香附10g,当归15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5g,丹皮10g,栀子10g。
3.痰气郁结证
证候: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代表方:半夏厚朴汤。
基本处方:厚朴9g,紫苏6g,半夏12g,茯苓12g,生姜15g。
4.心神失养证
证候: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骂詈喊叫,舌质淡,脉弦。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代表方:甘麦大枣汤。
基本处方:甘草9g,小麦15g,大枣10枚。
5.心脾两虚证
证候: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代表方:归脾汤。
基本处方:党参15g,茯苓12g,白术12g,甘草5g,黄芪9g,当归9g,龙眼肉9g,酸枣仁9g,远志9g,木香5g,神曲6g。
6.心肾阴虚证
证候: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养心肾。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
基本处方:地黄30g,怀山药20g,山茱萸12g,天冬15g,麦冬15g,玄参15g,人参15g,茯苓15g,五味子10g,当归15g,柏子仁15g,酸枣仁15g,远志15g,丹参15g,丹皮10g。
四、中医适宜技术治疗
(一)针刺疗法
取穴:内关、神门、太冲、后溪、三阴交、太溪。伴上肢抽动者,加曲池、合谷;伴下肢抽动者,加阳陵泉、昆仑;伴喘促气急者,加膻中。
操作:常规进针,内关、神门二穴只需进针时稍加捻转一两次即可,其余各穴可用捻转提插补法,行针10分钟,再留针20分钟。每日1次。
(二)艾灸疗法
取穴:百会、太阳、翳风、神庭、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点燃艾条,在各穴位上做雀啄灸法,施灸时间为每穴15分钟左右,热度要适当、均匀,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每日1次。
(三)耳穴疗法
取穴:交感、皮质内、神门、肾、肝、耳背肝。
操作:王不留行耳穴压豆,每一个穴位贴3〜4天,每天按压5〜6次。3次为1个疗程,左右耳交替进行。
五、药膳食疗
(一)百合蜜蜂
适用于肝气郁结证。
原料:鲜百合50g,蜂蜜1匙。
制法:将鲜百合加与蜂蜜拌匀,上锅蒸熟,不拘时服之。
(二)苦瓜炒痩肉适用于气郁化火证。
原料:苦瓜300g,猪痩肉150g。
制法:苦瓜切丝,加清水,急火烧沸,焯水后用凉水过一下,沥干待用;痩肉洗净,切片,油煸后入苦瓜丝同炒,加盐调味即可。
(三)小麦大枣汤
适用于心脾两虚证。
原料:小麦60g,大枣14枚,甘草20g。
制法:小麦浸软、碾碎,与大穿、甘草共煮1小时,去甘草,暍汤食枣。
(四)灯心草蒸蛋
适用于心肾不交之郁证心烦、失眠。
原料:新鲜鸡蛋黄2枚,灯心草9g。
制法:先将灯心草加水100m1,文火煎30分钟,去渣入碗,加蛋黄拌匀,隔水蒸后服用,每晚1次,7次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