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信仰:国为礼仪之邦,人民彬彬有礼

国能为礼仪之邦,人民能够彬彬有礼,乃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人生价值信仰和社会政治理想。这一价值信仰和理想,基于以礼义为本,而重视礼节、礼制和礼仪的饰行和政治礼教的规制化建设。

躬行礼仪,彬彬有礼,是一种优秀美德。这种美德,视礼义为人性,立礼义为品德,履礼义为德行。乐行之,则乐得之,而心安理得。

重视人生礼节、礼制和礼仪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坚信以礼为人生准则、社会准则、政治准则和是非准则的信念,坚守无礼不行、非礼勿为之道。

礼仪规范理则和礼教制度文章,是文化的结晶,为优良品德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成果。礼者,可为情感之饰,能为形容之庄,执为行为之节,成就事为之制,奉为养生之法。

礼为文明成果,彰显优秀的人性美德。

文质彬彬的人格形象塑造,礼仪之邦的社会文明建设,核心是以礼义为优秀美德。以礼义为人道的本质,是礼仪的实质内涵。以礼义为人道的优秀品德,又基于以礼义为人性、德行。

以礼义为人之本性,乃视其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亦即是作为人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冠义》)犹如入室而必由户一样,人不由礼则不可成其为君子。

礼以正身饰行,无礼则无由以践仁。“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礼之为德的实质,就在于“自卑而尊人”(《礼记·曲礼上》)。人有礼,则有品德。富贵好礼,则不骄不淫,谨守本分;贫贱好礼,则意志不慑,自强不息。

为仁弘道,在于克己以复礼。履礼之德行,就在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言行举止,无非循礼之行,则无妄作之患,无忤逆之为。

礼之德行的价值本质,在于恭敬。“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论语·学而》)礼行必恭,而躬行其礼节、礼仪就是礼。德行厚,在于礼之积;德行大,在于礼之广;德行高,在于礼之隆;德行圣,在于礼之尽。

礼为道德准则,意味着人生有了规矩。

礼义的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之一,是规范化的道德准则。礼义一经成为道德准则,就为具体可据以行的言行举止之价值规范。犹如有法可依一样,以礼为道德准则,则人生就有规矩。

礼为人生准则,是可循以为履者。“礼者,人之所履也,失所履,必颠蹶陷溺。”(《荀子·大略》)礼之准则,失于微而乱生。礼义之人生准则,又是“人之大端”(《礼记·礼运》),亦即是“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言“大端”和“大窦”,则于人生不可或缺。

人生若能修礼以达义,审礼以为方皇周浃于天下,就能达致动无不当的修为境界。“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中庸》)礼作为人生准则,涵盖人生的各个方面,具体而详备。循礼而行,就能泛应而曲当,一言一行中规中矩。

礼之于人生的经世致用,就在于序人伦,定伦理,和交际。圣王,藉由“修义之柄、礼之序”(《礼记·礼运》),以治人情,调理社会关系,理顺人际交往,实现人人各得其所的社会目标。

在人际交往上,“礼尚往来”(《礼记·曲礼上》)是恒常不易的真理信念。“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情世故,恩不报则失礼,就会践踏“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离娄下》)的人道准则,丧失“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人生信念。

礼制之用,体现在政治文明的建设上,是“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记·经解》)。以礼安上,则有善治;以礼治民,则有仁政。礼为治理之经纪,为治国所不可无。治亲、存爱、报功、举贤、使能,五者非礼则不能序成。

礼之文化、文明,既为仁义德行的准则化、规范化之结晶,就为常则性的标准,具有“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礼记·曲礼上》)的价值功能。礼之于正国,犹衡之于轻重,绳墨之于曲直,规矩之于方圜,旨在是非得以彰明,道义得以彰显。

礼为礼仪规范,呈现中规中矩的合宜。

礼义之为礼仪、礼节和礼饰,就可为情感之饰,达形容之庄,制行为之节,成事为之制,修养生之法。“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礼记·曲礼上》)人际交往,非礼不定;为学事师,非礼不亲;治军行法,非礼不威;祭祀供奉,非礼不庄。

礼因人情而制,就在于饰情而为恭敬、中节之和。“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礼之尽,有忠信爱敬之至,又有礼节文貌之盛。“好恶以节,喜怒以当”(《荀子·礼论》)。礼仪合乎理义,则文质彬彬。

言行举止,非礼莫足以庄敬。“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论语·泰伯》)礼之为大经,贯于“容貌、态度、进退、趋行”(《荀子·修身》)之中。人由礼饰则雅,不由礼节则野。

礼仪之功用,就在节制于行为。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论语·颜渊》)。礼以节行,则“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人若无礼,则是“手足无所错,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礼记·仲尼燕居》)。无礼义,则上下僭越而乱。

人无礼则不生,而“事无礼则不成”(《荀子·修身》)。有其事必有其治,礼即为事之治。事为不以礼,则失其宜。在举事上,《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一致而同归于时措制宜。

礼者之致用,还在于生之“养”。“刍豢稻梁,五味调盉,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牀笫、几筵,所以养体也。故礼者养也。”(《荀子·礼论》)人人由礼以养生,和谐互利,方可安生;不由礼而争夺,必招其祸患,而无以共生。

礼为人生之大经,无所不贯,而宜於时通。“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荀子·修身》)无礼则无文化,不文明。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之所以有礼仪之邦的称誉,乃在于形成了以礼义为中心的优秀美德,建立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制定了完整的礼仪规范,奠定了礼用的社会文明。

礼仪、礼节和礼制,作为优秀品德的道德准则和制度化、规范化成果,一经积淀为中国人的人生信仰和价值理想,就会成为每一个人的价值坚守:以行礼义为高贵,以不行礼义为可耻;以饰礼仪为荣耀,以不饰礼仪为堕落;以遵守礼制法则为君子,以不遵守礼制法则为小人。

坚定这一人生信念和社会理想,实需要每个人从自我做起,知敬畏而守规矩,行道德而饰言行,遵守社会核心价值观而明辨人生是非,做一个心中有操守,行为有担当,有益于社会的人,为树立文化自信而付诸行动,做出表率。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已充分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迎接各种挑战的开拓能力。这一文化内涵,既本自“学·思·观”的探求真理而来,又呈现着“学·思·观”的理性自觉和开放思维。让我们齐心协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时代洪流之中,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冷静的思考,清醒的应对,果敢的斗争,无愧的付出。坚信“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