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救子
(来源网络)
越王勾践灭吴之后,范蠡趁摆庆功宴当晚,悄悄带走了西施,隐居陶县。二人生活多年,育有3子。一日,闲坐在家的范蠡,突然收到了二儿子在楚国即将被斩的消息,西施泣不成声,范蠡忙道:“快让老三回家来,他能救回老二。”
当时,范蠡的大儿子和三儿子在同一处经商,收到父亲的消息后,二人连夜赶回了陶县。一打听,原来是老二在楚国失手干掉了一人,被判了斩刑。
范蠡见了两个儿子,一边掏出一大袋东西,一边对着三儿子道:“老三,这袋子里装有千金。你到楚国去找庄生,把这东西给他,就能把老二带回来。”
老三当即接过袋子,收拾行装,准备连夜前往楚国。
在一旁的大儿子见此,便道:“父亲,请让我去吧,我作为家里的长子,遇到事情,应该由我出马,而不是让三弟去呀。”
范蠡听此,道:“让你去,不太稳妥啊。还是让老三去,准能把老二带回来。”
大儿子听这话就不乐意了,道:“既然父亲不相信我,那我留在这世间还有什么意义,倒不如到下面去。”说罢,大儿子就跑进房里,拿了一条白绫。
母亲西施急忙拉住了大儿子,对范蠡道:“老头子,怎么不让老大去?”
范蠡道:“让老三去比较稳妥。”
西施又道:“老大平时办事一向稳重。这次就让他去吧,准能把老二带回来。”范蠡听此,沉思一会儿后,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收拾好行装后,范蠡交给大儿子一封信,道:“见了庄生后,把信和那袋千金交给他,之后就什么也不要做了,切记。”
大儿子点了点头,道:“父亲就放心吧,我一定能把三弟带回来。”说罢,就赶往楚国。
几日后,大儿子赶在三
(错,应为:二弟)
弟被处斩之前,来到了楚国。一进楚国,他就找到了大臣庄生,把父亲的那封信,以及那沉甸甸的一袋千金交给了他。
庄生收了东西后,对他道:“你先走吧,等你弟弟出来后,什么也不要问,马上带着他回家就好。”范蠡的大儿子点了点头,到楚国的一个商人家里住下了。
庄生是楚王的老师,楚王对他十分信任。收了千金之后,庄生就到楚王面前,道:“大王,臣夜观天象,怕是对我大楚不利啊。”
楚王听此,忙道:“那夫子有何办法可解?“
庄生略作沉思,道:“有一法可解,我大楚若是能修德,可解除此天象之灾。”
楚王又道:“具体如何?”
庄生伸出右手,高举头顶,道:“大赦天下。”
楚王听此,便道:“那便依夫子所言,明日便大赦天下。”说罢,楚王就让人封闭了三钱之府。
却说,范蠡的大儿子在商人家中歇息。商人听说楚王关闭三钱之府后,无意道:“看来楚王明日是要大赦天下了。”
大儿子问:“何以见得?”
商人道:“你有所不知,这楚国有个规矩,就是凡是大赦天下之前,就得关闭三钱之府。”
范蠡的大儿子一听,暗道:“这楚王大赦天下,三
(错:应为二)
弟自然可以出来。那给庄生的千金,岂不是白给了。”越想越觉得亏,大儿子便拜别商人,来到了庄生家中。
庄生见了他,很是惊讶,道:“你不是走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大儿子作揖道:“明日楚王大赦天下,我弟弟就可以出来了,我是来向夫子告辞的。”
庄生是个聪明人,听他这话里有话,自然明白是何意。于是就让家丁把那千金给拿了出来,还给了范蠡的大儿子。
大儿子甚是开心,就拜别庄生,准备明日去接弟弟出来。
谁知,这大儿子前脚刚出门,庄生后脚也跟着出门了,不过二人走的是相反方向,庄生此去,是去见楚王。
来到了楚王的寝宫,庄生便道:“臣听闻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害了人,现被判斩刑,关在楚国。那范蠡派人拿了千金,准备把他救出。”
楚王听此大怒,道:“今夜立即处斩此人。”
当夜,范蠡的二儿子还没出来,就被处斩了。第二天,范蠡的大儿子高高兴兴地在牢外等候,却等来了弟弟的头颅,嚎啕大哭,带着回家了。
回到家中,西施见了二儿子的头颅,当即倒地。
范蠡却笑道:“早知如此,这大儿子的性格,定会害了自己的弟弟。”
三儿子一边哭,一边道:“父亲,为何这么说?”
范蠡道:“我让你去,是因为你从小养尊处优,对这千金是无所谓的。而你大哥,从小跟我走南闯北,吃尽了苦头,所以很重视钱财等身外之物。”
说着,范蠡咳了两声,继续说道:“正是因此,你大哥不舍得花了这些,害得你二哥被斩,也是不奇怪的,我那天让他去,就在等你二哥的头颅了。”
故事里的范蠡,熟知儿子们的性格,会办成什么样的事,很有识人的智慧。可在西施的劝说下,还是让大儿子去了,却是不该。
由此可见,办事不能抠抠搜搜,不能因情误事啊。
这则故事,源自明代冯梦龙的《智囊全集》。这是一部从先秦到明代的智慧故事集,上自经国大略,下至市井小智,古人的种种智慧韬略都有。
王羲之的灵活机智,红拂女的慧眼识人,凡夫俗子的狡黠等等,于本书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说书人读完后,觉得不错。若是读不懂古文,还有翻译。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从中汲取智慧。所以也就趁此故事,把它推荐给你。
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的“看一看”,优惠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