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编者按:

9月28日,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日子。

因为今天是我们先师孔子的诞辰纪念日,

所以,我们想与各位分享分享先师其人,

想借此,往各位的内心里,种下一颗,

对圣贤的——恭敬之心。

感谢大家!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来自扶摇FuYao 00:00 12:48 收录于话题 #扶摇和音系列 66个

主播 | 凝望

编辑 | 扶摇

距今2571年前,公元前551年,

周灵王21年,鲁襄公22年,

那天,据说天上出现了日食,

至圣先师——孔子,生。

而在先师孔子走完他那风尘仆仆的一生后,在两千多年的时光里,他的言行,可谓是人格与品德的最高标准。

无数读书人,尊他为师,

践行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无数帝王将相,奉他为尊。

以其之道,教化世人。

遥想当年的玄奘法师,西行十余载,像一个铁人一般历经千辛万苦,沙漠断水、天山雪崩、强盗举刀,一次次危在旦夕,从未流过一滴眼泪。

可在他到达了当年,佛陀成道的那颗菩提树下时,一向意志坚定、无所畏惧、从容镇定的玄奘法师,却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佛祖成道的时候,我不知流落在哪里;为何等到佛法调落,我才赶到这里……”

他不禁悲从心来,

匍匐在地,嚎啕大哭……

生死大海,谁做舟楫,

无明长夜,谁为灯炬?

如同玄奘法师,

后世无数天下君王、天下士人,

莫不如此。

他们去到鲁地,

观先师庙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

以至于流连忘返,匍匐在地,痛哭流涕,

久久,都无法离去。

最让天下士人们感到悲伤的是:

作为一个以尊圣人为师的人,

我们是多么希望自己能亲自面谒先师,

亲自聆听先师纶音……

而今,

我们虽然到达了先师的故乡,

亲履了先师走过的土地,

夫子庙堂依旧,

流逝的千年时光,却难以追回,

日到中天,

温暖的阳光笼罩着庙堂,

今日的我们不曾见过古时的太阳,

今日的太阳却曾经照耀过先师的面庞。

我们可以朝圣,

可以想象先师的音容笑貌,

可以在先师的行道之地久久徜徉,

但却无法亲聆先师的慈悲教诲。

而这,在今生今世,

是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

回望两千多年前的

那个风尘仆仆的背影,

他不但是我们精神上的导师,

也是我们前进方向的引领者。

是的,

无论从个人品格到学识修养,

孔子都无愧于「至圣先师」的称号。

宋朝时期,

某位不知名的书生,出于不知什么原因,在某处不知名的邮亭墙上题了十个字: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本来这一行为,将悄然消失于历史长河中,而激不起任何一点水花。

巧合的是,另一位不知名的书生看到了这句话,并将之载入了他那本名传后世的《朱子语类》

这名书生,就是朱熹。


古人说:

“半部《论语》,可治天下。”

我们的先师孔子,

构筑了一座思想的宫殿,

嵯峨雄伟、金碧辉煌。

他以

仁、义、礼、智、信为基,

忠、德、宽、恕、勇为栋;

孝、廉、恭、俭、敏为梁;

和合、中庸、教化、六艺为檩;

《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椽;

畏天命、明天理、敬天道为脊。

高耸起,

中华民族,

最初的人文精神大厦。

孔子一生的故事,

不只是一个“圣人是怎样炼成的”故事,

更是一个,为了志向而坚持的故事,是一个当他坚持让自己不被当时的世界所改变之后,反而改变了身后千年世界的故事。

无怪乎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顿笔发出:“高山仰止,可谓至圣!”的千古一叹。

实在是遥不可及,

实在是遥不可及啊!

然,

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孔子就是这么一个人,

很多人说,

如果佛陀是慈悲庄严殊胜的,

孔子就是更加和蔼亲民的。

但是在我眼里,

孔子是更加多面的,

是那样的富有人格魅力,

除了和蔼的一面,也有严厉的一面。

孔子言辞犀利,教导弟子一针见血,在培养弟子的德行层面上,可谓是铁面无私、毫无情面可讲。

孔子又是矛盾的,他看到当时礼崩乐坏,想要克己复礼,可是,他想要恢复的礼制中,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资格学习读书的,只有贵族才有接受教育的资格,

所以他挺起了先师的责任,

不管是谁、是何出身,都可以接受教育,能够学习、能够成长、都能够成为一名君子,最重要的是,他让人们在成为君子前,先认识到了

——自己是有资格,成为君子的。

他不仅教我们如何为人、如何处事,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安放自己的心,实可谓:


“天不生仲尼,众生如孤儿。”


夫子的很多教诲,

年少时,我们听不懂,

领悟时,却已人过中年。

很是奇怪,我自知自己是一个内心充满了分别、评判、抱怨与自大的人,我也没什么远大理想或崇高志向,那种圣贤君子们的宏愿就更和我没什么关系了。

可每当我想起先师那风尘仆仆的背影时,想到先师在战乱中、在食不果腹中,带领着一群学生们来回奔波时,我的内心,居然会一起祈愿先师所期盼的那种,充满仁义的大同世界的到来。

那一刻,我好像不在乎什么荣华富贵与个人得失了,是的,连像我这样的人,居然也被升华了,我相信这是穿越千年时光的精神力量。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我一样,都从千年前的先师手中,传递到了某种珍贵的东西,某种,可以令我们得到升华的东西。

我想我们要做的,

便是保存这些文化的烙印,

把这一份浩然正气,

代代相传。

让它如火,让它如光,

让它,成为隽永的亮,

照破人们心中,

这万古的长夜,

如果天总也不亮,

那就摸黑过生活,

但是,

千万不要去习惯它,

即便习惯了黑暗,

也千万不要因此,

为黑暗辩护,

现在是黎明前,

黎明前是最黑暗的时刻,

但是,千万别闭眼。

我想,

我们需要用自己的双眼,

去亲眼目睹黎明的到来。

感谢,大家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