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萧何多年的恩怨:六百年后,萧家把刘家满门屠杀

刘邦和萧何,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君臣相知的典范。不过即使如此,刘邦晚年也对萧何不大放心,多亏了萧何心底无私又知进退,才让这位无赖出身的皇帝对自己放心。
时间过去了六个世纪,不知道两位老人在泉下要是看见了萧家的后人篡了刘家后人的大位,会作何感想?
前面说过,刘裕是刘邦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后代;而篡宋自立的萧道成,据说则是萧何的二十四世孙。虽然说俩人对自己的身世都有吹牛的成分在里头,但是把因果先捋一捋,毕竟还是有点让人感慨万千。更何况,萧道成是不是萧何的后人虽然难说,可他是汉朝另一位名臣萧望之的子孙却是事实。
萧望之是西汉宣帝、元帝时期的名臣,本来只是个农民家庭出身的孩子,后来富贵了,就强行把自己和萧何扯上了关系。他这一族世居于兰陵,后来永嘉之乱以后南渡到扬州,侨居在南兰陵县,成为了当地一支大族。
到了刘宋时期,昔日号称四大家族的庾、桓已经中落,新的家族正在兴起,其中兰陵萧氏就是典型代表。萧道成就出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并在父祖的光辉下茁壮成长着。承袭了父亲男爵爵位的他,一出山就担任了建康令这一首都最高地方行政长官的职务,使得别人不得不兴叹:“昔日魏武帝一出山就是洛阳北部尉,今天萧县令怕是比魏武的前途还光辉啊!”
而后萧道成的人生轨迹也基本验证了这句话的准确度——他以文官起家,却和父亲一样最终走上了军旅之路。在刘宋后期,各路诸侯的叛乱此起彼伏,北方的战事也有所吃紧,萧道成南征北讨,在刘彧一朝成为了屈指可数的大将。
然而战功赫赫的萧道成也招致了皇帝的猜忌,宋明帝刘彧就动过好几次杀掉他的心思。到了刘彧的儿子刘昱那里,君臣之间的猜忌便越发强烈,最终导致了昨天我们讲过的那一幕——刘昱拿萧道成的肚脐眼当箭靶子。
在描述刘昱如何残暴的故事里,基本到了“刘昱把箭镞拔下来用箭杆子射萧道成”也就到此为止了;但是在正史里面,故事还没完。因为小皇帝似乎越来越意识到萧道成对自己的威胁,使得他在宫里也雕了个萧道成的木刻,天天拿着当箭靶子;甚至还跑到萧道成的领军府,想拿火烧死这位大将军!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也就真是鱼死网破的局面了。因此,当刘昱的脑袋被砍下来以后,侍卫们居然径直赶到萧道成府上把人头从墙外扔进来的时候,其中的意味就很深长了——到底是民心所向,还是这场血案背后本就有你萧道成的指使?
等到次日重臣集会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更加明显了:萧道成把权柄往其他辅政大臣那里推的时候,别人稍作迟疑,他就已经眉毛胡子全都拧成一团了,旁边的金牌打手王敬则(不是变形计那个)更是一边把皇帝戴的白帽子往萧道成头上扣,一边大吼道:
天下之事,皆应关萧公,敢有开一言者,血染敬则刀!今日谁敢复动,事须及热!
戏演到这一步,大家心里应该也基本有谱了——刘昱的死或许在萧道成意料之外,但很有可能是他早就谋划好的。皇帝死后一天之内就接管大权,这里面要是没有长久的安排,反正我是不大信的。
当然,建康城内的安排再妥帖,也没法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不久,荆州方面就反了。萧道成抓住机会,在扫清荆州叛军的同时又把和自己一同为宋明帝托孤的几位辅政大臣一一清除,从而实现了自己一人为尊的寡头政治。
一切齐备以后,萧道成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性子,像六十年前的那位权臣一样,将小皇帝赶下了台,自己成为了新一任皇帝。而他的手段,比刘裕甚至更狠——刘裕不过杀了司马德宗兄弟二人,晋朝其他宗室他还没怎么动;到了萧道成这里,则是把刘宋宗室基本都屠戮殆尽了。可怜一代英雄刘裕,子孙自己内斗的奄奄一息,又被外姓人给灭了门!
不过值得一说的是,萧道成虽然在对待前朝皇帝上比之刘裕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治国理政上却有着和刘裕差不多的思想和手段。他对刘宋皇室日渐奢靡的作风深恶痛绝,早在大权独揽的辅政时期就厉行节俭,将宫中府中各种奢侈的装饰品一并废止;称帝以后,又多次对各种繁文缛节进行改制,力求节俭宽仁,与民休息,使得在宋末已经被折磨的苦不堪言的百姓有了一定的喘息之机。
萧道成对自己的能力有着充分的自信,他曾豪情万丈地说:“使我临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这句话当然是违背经济学规律的,也是基本不可能实现的。不过在当时,却没人觉得他是吹牛,不止是因为他是皇帝,而且还因为他根本没坐十年的江山。
坐了三年多的龙椅以后,萧道成也不得不驾鹤西去。死后,他的帝位传给了太子萧赜,是为齐武帝。这位皇帝登基之时已经四十开外了,是南朝六十多年来继位时年纪最长的嗣君。而他也开创了一个著名的盛世——永明之治,其风头可以与之前的“元嘉之治”相媲美。
萧赜去世的时候,留给嗣君皇太孙萧昭业的是一个国富民强的天下。当时的人们,应该都不怀疑,这个刚刚建国十四年的齐王朝,有着充足的活力和美好的明天。然而,这一切却并不是天下太平的预兆,而是齐王朝的回光返照而已。再过不到十年,这个南北朝时期国祚最短的朝代就将寿终正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