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乡村事儿 || 李耕昌


 早年乡村事儿
  李耕昌

有人的地方就有智有愚,也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儿。后来人我只是道听途说,尽管有的当事人早已经去逝多年,但是他们的那些事儿却还在流传。我来接茬往下传,先不说那些事儿本身是否有教育意义,是否寓教于乐,我的记录只是想让它传久远一些,也告诉世人,有那么些人或者事儿,它确实存在过。

一、人家不跟我从头来!

一村上早年间有一练家子,一套xx拳打得是虎虎生威有模有样,并且一年到头,寒来暑往刮风下雨,从未间断过练习。除此之外就是在外面跑小卖买,今儿倒腾点儿干货,明儿倒腾点儿水果的。反正在生意道上跑着,啥能挣钱奔啥去,也没闲着,当然日子过得比一般人强些了。

话说这一年年关将近,有这么一天傍晚,他从城区一门店要完帐回家转。骑着半旧自行车,穿着厚厚的棉衣裤。由于路途较远,虽然说已经酒足饭饱,但是走着走着不觉间天就黑了。

那些年,路上车少人少,也没有路灯照亮。虽然说自己中壮年之身,身强力壮,但是这阴郁的鬼天气,东北小风刮着,人心总是有些发毛。他不知不觉加大了脚力,车轮也转得飞快,几十里路下来也很快出了身透汗。快到自己住的村庄时,车子要从主干道转入乡间相对窄的土马路上了。就在他正暗自庆幸今天没什么事儿的时候,一声大喝,下车!从马路沟枯草丛中跳出一个人来。拳把式跳下车,向黑咕隆冬的车前面看去,一个比自己矮些,但是比自己还壮些的男子挡在自行车前。这时就听此人狠巴巴接着说,××把你身上的钱儿掏出来,老子正愁没钱过年呢!是自己掏呀还是我动手?咱们都是练过拳脚的,别人怕你,我可不怕你!拳把式又惊又怒也有些不甘心,也没有开腔儿,他双手一松,自行车倒在身体一侧。这一下子,截路者以为对方要与自己动手,没等拳把式再有动作,他已经口里喊叫着向拳把式扑过去,什么扫躺腿儿,什么黑虎掏心,什么双风贯耳……总之连三五四,三下五除二把他给撂倒了,他也羞于叫喊人来,就这样好一顿羞辱,身上钱财被洗劫一空,那人转眼间从冬麦地斜穿逃遁而去,拳把式挂着彩儿回家去了,先是被妻儿一番说教。不久这件事儿就在本不大的村庄传开了,既而传到了邻近村庄。

有熟人半调侃半关心地问起那夜遭遇,那拳把式十分生气地说了事情经过。最后十分明确地说,娘的,他不跟我从头来!如果……没等他说完,身边人哄堂大笑起来。

二,当兵管饭吗?

一村上有这么一个青年,父母去逝早,也没上几年学,哥几个抱团儿生活,一个早出阁城里的姐姐和好心的邻居们没少费心。

生产队敲钟上工,跟着大家伙儿去干活儿,被日月哄着过着自己的光景。哥三个中间的老二,说话间到了当兵的年龄,人们见他虽然不怎么爱说笑,但是人很勤快,身体也不错,就准备让他到乡里去应征体检。

那时候好像都是冬天征兵。那一个晴朗的冬天早晨,他早早儿在家吃了饭和村上的几个年轻人结伴儿,坐着大队派出的胶皮轮大马车,向乡卫生院奔去。

到了医院他们被整队集合,然后又分队排队、走正步,行进间转身……然后开始了体检。

好像刚刚验完视力,那个老二就离开了队列,只见他不知为啥着急地跟在一个中年带兵人员身后,喊着叔叔!叔叔!我想问下,当兵管不管饭?只见那个微胖中等身材的带兵人,迅速转过身,冲着他浅浅的笑了,既而大声喊到,地方武装部的同志来一下!把这个年轻人给领走。

村支书、民兵队长都跑来过去,那老二被武装部干事领着交给了村上且严肃地说,这个年轻人不合适,你们村可以再换一个人来体检,一定要快,这工作就三天!就这样二子的军旅梦破灭了,也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儿这一条路可走了。

三、各凭良心

早年间一村上有一个奇怪的生意人,他不识字,也不会打算盘。无论是他做凉粉,做豆腐,还是去贩什么东西到村上来卖,他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从生意道儿打听到货品价格,找个文化人帮忙写一张价格表,把货品和秤杆秤砣家货式儿往自个家门前一摆,谁来买东西自个秤,自个算帐付钱儿给摊主即可。就这样做了辈子生意,他虽然一辈子没算过一笔帐,但是他的生意帐上一辈子也没错过!因为他的口头禅是,各凭良心!日子长了,地方上流传了一个歇后语,xxX做生意一—各凭良心。

四、自家人不能用

一村庄有二兄弟,父母双亲过世后,老大很快娶了亲。从此老二就跟哥哥嫂嫂过着平静的日子。

起初是家里穷老二娶不上个媳妇,加之人老实,死心眼光会下力气干活儿。等到条件稍好些,老二年龄也大了,一时间成了老大难。

求爷爷告奶奶,托亲戚找熟人,好不容易大龄找了个大龄,就这样成就了一桩婚事儿。

了却了心事儿,一家人自然高兴,这一转眼就是两三年,这弟媳就是不见怀孕,眼看就不能生育了,嫂嫂实在忍不住就在有一天拦下兄弟私下问了一下情况,这一问不要紧,嫂嫂被兄弟骂得个白菜叶儿不值,兄弟气愤地说,娶媳妇儿结亲戚,自家人儿谁愿意用!……到了老二夫妇确实没有留下个一男半女的,这件荒唐事儿也就此传开。

早些年间的乡村轶事趣闻还很多恕我不一一列举,出俱几则仅供茶余饭后笑谈而矣。

作者简历:河南新乡华和堂李耕昌,笔名缤纷,《华州文艺》专栏作家。企业员工,业余为文。愿与同道中人文心雕龙,繁荣文艺百花园。

作家平台(微信公众号:zjptzjpt  )欢迎大家来稿,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体裁内容不限,来稿请在文后附“作者简介+照片+微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