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26

巴黎归国

置家枉夺买书钱,明发沧波望渺然。背羡蜗牛移舍易,腹输袋鼠挈儿便。相传复楚能三户,倘及平吴不廿年。拈出江南何物句, 梅村心事有同怜。

【笺说】

此诗写于1938年九月,钱锺书一家从巴黎乘法国邮轮阿多士Ⅱ号归国,大约是邮轮出发的第一天所作。

置家枉夺买书钱,明发沧波望渺然

首联上句说,为置办安家的物品,白占去了许多可以买书的钱。

为什么是“枉夺”?因为这些物品本在当时国内战乱,没办法置办,只好在国外买来运回国内,白白浪费了原打算买书的钱,真是无奈啊!这是钱先生这样一个爱书并是“读书种子”的哀叹。

首联下句写,晨早天刚亮就乘海船出发,沧波弥望,万里渺然。

“明发”,晨早出发;语出《诗·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朱熹注曰:“明发,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可见,此诗作于出发的当天。

而“沧波望渺然”,表达了长路漫漫,恨不能早归国的心绪。

背羡蜗牛移舍易,腹输袋鼠挈儿便

正如刘梦芙所说,颔联以动物巧喻旅人,信手拈来,化俗为雅(《<槐聚诗存>初探》)。这是出人意表的。上句说,羡慕蜗牛有背,移动住房容易。

有关此“蜗牛”意象,钱先生曾在《谈艺录(补订本)》六九则引斯多葛派宗祖约翰唐名篇说:“万物皆备于身,方之蜗牛戴壳,随遇自足,着处为家。新妙贴切。”“古希腊诗人呼蜗牛曰'戴屋者’。”并在【补订】中拈出陆道威世仪《桴亭诗集》卷九《五虫吟和陆鸿达》第四首《蜗以牛名》:“引重原从利物称,如君只足戴家行”,自注:“蜗名戴家。”并说:“英国古小说言埃及妇女足不出户,'有如蜗牛顶屋,不须臾离’。与约翰·唐欲人师蜗牛戴壳之无往而不自适者,喻边同而喻柄异矣。”可见中外皆然。

下句说,不如袋鼠有腹袋,携带儿女方便。

“挈儿”,还要有所交代,实际是“挈女”,可能是平仄原因,钱先生易“女”为“儿”。因此,“挈儿”实指携带女儿。钱先生的女儿钱媛,生于1937年5月,到1938年9月回国,才一岁半不到,刚刚断奶,二十多天的海上,确实多有不便。所以钱先生才羡慕起袋鼠携带儿女的方便来。

这两句的比喻当亦有所本,白居易在《卜居》一诗中说“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均是上句以“蜗牛”为喻,下句以鼠类为喻。两人诗中,“羡”、“蜗牛”、“舍”、“鼠”,字眼也相同。不同的是,白诗两句是专就屋舍而言,钱先生两句则兼及“挈儿”,且下句由“硕鼠”易为“袋鼠”,则显示现代人的博物知识的不同,恐怕唐代人不知“袋鼠”为何物吧。

有所本,并不妨碍钱先生的诗句更为鲜明。钱钟书先生自己就说“善运不亚善创,初无须词尽己出也。”(《管锥编》第一册225页)“当以蜂为模范,博览群书而匠心独运,融化百花以自成一味,皆有来历而别具面目。”(《管锥编》第四册1251页)

相传复楚能三户,倘及平吴不廿年

首、颔两联说的是家事,颈联就说到了国事。颈联上句对抗日前途充满了信心:历史上就传说,楚国剩下了三户人家,也能亡秦。

“复楚能三户”,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史记索引》引韦昭曰:“三户,楚三大姓昭、屈、景也。”所以“三户”,指三大姓人家。这种精神代表了中国人不畏强暴的内在品质。

下句,假如到扫平吴国,不会像越国那样久,用不了二十年。

“倘及”,意即假如到;苏轼《次王定国韵书丹元子宁极斋》:“南游苦不早,倘及莼鲈新。”

“平吴”,平定吴国;据《吴越春秋》卷十记载,春秋时,越国被吴国占领,越王勾践在会稽受辱,后归国二十二年(据《史记》载)来卧薪尝胆,始伐吴,吴王战败,派使臣请求勾践不杀吴王夫差,“愿长为臣妾。勾践不忍其言,将许之成。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可逆命乎?且君王早朝晏罢,切齿铭骨,谋之二十余年,岂不缘一朝之事耶?’”

这句是用这个典故说,如果到抗战胜利,不会如越国平吴要等到二十年。可见钱先生对抗战的长期性是有所估计的,并认为终会胜利。

拈出江南何物句, 梅村心事有同怜

尾联上句说,挑选出“世间何物是江南”的诗句。

此句句型,似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第二十四首的“拈出退之山石句”。“拈出”,即用手指搓或捏出某物。

“江南何物句”,出于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字梅村)的《偶成》一诗:“关河萧索暮云垂,流落乡心太不堪。书剑尚存君且住,世间何物是江南?”吴伟业的此诗,估计是其在明亡后所写。在清室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江南抵抗最力,牺牲也最大。所以,吴伟业诗中说,“书剑尚在”,是“书”——中国的文化,是“剑”——反抗的精神,这些才是江南!江南,不仅仅是水软山温,不仅仅是小桥流水。

尾联的下句接着上句说,吴梅村的心事,与我是同病相怜。

“梅村心事”,即吴伟业的心中所想的事;梅村,是吴伟业的字。所谓的“梅村心事”,即他在这首《偶成》诗中所写的,“关河萧索”、“流落乡心”的不堪忍受,是对“江南”“书剑尚存”的信心。

“同怜”,同样的可怜,可哀;近代王复《玉存赋长句赠行次韵留别兼呈杨西禾》:“感君意气勤相访,乞米同怜困尘鞅。”

当然,吴梅村也有其软弱一面,并且为能忍受住清廷的高压,出仕清朝,但他一直内心惭悔,自叹“草间偷活”。这与钱先生坚持民族立场,绝不与敌同流合污,是截然不同的。但这里只是对吴梅村的“何物江南”的论断表示赞同,对他的这种“心事”,感到息息相通,并不是对其人的完整评价。

(0)

相关推荐

  • 钱锺书智慧“小干货”(十八)钱锺书赏析惠崇《春江晓景》

    (感谢"大余朗读者"馨语新月) 钱锺书赏析惠崇<春江晓景> (一) 今天我们来重温苏轼的一首诗,惠崇<春江晓景>:我们再来看看钱锺书是如何评这首小诗的. 原 ...

  • 钱锺书智慧“小干货”(三十)“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感谢"大余朗读者"兰泽)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一) 诗歌讲究含蓄.含蓄,是指诗有言外之意. 钱锺书先生以为,诗人欲言又止,欲吐还休,读者只有通过引申想 ...

  • 荣耀祥:钱锺书所引谚语考订——误认钱锺书的墨迹

    吴泰昌所撰<我认识的钱锺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4月)一书,材料翔实,图文并茂,情感真实,文笔简练,可作传记看.惟其中有一小疵,为存真现作辨正如下. 作者在抄录钱锺书题赠<谈艺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3

    当步出夏门行 天上何所有,为君试一陈.云深难觅处,河浅亦迷津.鸡犬仙同举,真灵位久沦.广寒居不易,都愿降红尘. [笺说] 1934年先生北行至北平,即今之北京,回沪后,大约友人询问旧京情事,钱先生感慨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4

    薄暮车出大西路 点缀秋光野景妍,侵寻暝色莽无边.犹看矮屋衔残照,渐送疏林没晚烟.眺远浑疑天拍地,追欢端欲日如年.义山此意吾能会,不适驱车亦惘然. [笺说] 此诗作于钱锺书先生在光华大学任教时的1934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5

    大雾 连朝浓雾如铺絮,已识严冬酿雪心.积气入浑天未剖,垂云作海陆全沉.日高微辨楼台影,人静遥闻鸡犬音.病眼更无花恣赏,待飞六出付行吟. [笺说] 这是一首咏雾的诗,肯定有一定的寓意.诗写于1934年,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6

    沪西村居闻晓角 造哀一角出荒墟,幽咽穿云作卷舒.潜气经时闻隐隐,飘风底处散徐徐.乍惊梦断胶难续,渐引愁来剪莫除.充耳筝琶容洗听,鸡声不恶校何如. [笺说] 1934年,钱锺书在上海光华大学教书,大学即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8

    伦敦晤文武二弟 见我自乡至,欣如汝返乡.看频疑梦寐,语杂问家常.既及尊亲辈,不遗婢仆行.青春堪结伴,归计未须忙. [笺说] 1933年开始的首届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资格考试,按规定是不允许在校生应考的,要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9

    牛津公园感秋 一 弥望萧萧木落稀,等闲零乱掠人衣.此心浪说沾泥似,更逐风前败叶飞. [笺说] 钱锺书在英国留学,就学于牛津埃克塞特学院,攻读的是文学士学位.夫妇二人租住在校外,是一间较大的房间,既是卧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10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10 新岁感怀适闻故都寇氛 海国新年雾雨凄,茫茫愁绝失端倪.直须今昨分生死,自有悲欢异笑啼.无恙别来春似旧,其亡归去梦都迷.萦青积翠西山道,与汝何时得共携? [笺说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11

    赠绛 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汤.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谷方. [笺说] 钱先生夫妇到牛津,一开始靠吃房东的伙食.英国的饮食习惯不合钱锺书的胃口,杨绛就改租了另一套住屋,在牛津大学公园对面.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12

    此心 伤春伤别昔曾经,木石吴儿渐忏情.七孔塞茅且浑沌,三星钩月欠分明.闻吹夜笛魂犹警,看动风幡意自平.漫说此中难测地,好凭心画验心声. [笺说] 1936年,在英国的钱锺书写了两首有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