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老城故事】南城门外的街巷
南城门外的街巷
晋城历史悠久,老城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城,曾做过县、做过州、做过府。城虽不算大,但与周边诸县城相比,还是颇具规模的。它不仅有周长近10华里的城墙,城内有七十二街巷,繁荣的商贸,而且在它的外围也有着与其面积大至相等的街巷。
不知从哪朝哪代,小城的商业一直偏重于南关。出了高高的南城门卷洞,在一个叫做“横街”(现人民广场)原来是翁城的地方,“介”字形地岔出了驿后街、黄华街、小东关、小西关四条街道,以及西巷、东巷、水陆院、上元社等地名,每条街还有诸多的大小庙宇,随着时代的变迁,过去的一些庙宇成了小学校或单位的办公场所,但殿宇楼阁还在,大部分泥塑像还在,只不过是砖把门表封而已,直至“文革”破四旧被拆除。
五十年代期间,在三角形的横街有“德华门”京货铺、“广源恒”杂货铺,“仁昌”颜料店等闻名的商号。50年代末拆除城墙后,于60年代初,在横街的东西两端兴修了人民电影院和人民剧院(原为500个座位,改扩建为1000座位)。并把横街改扩为人民广场。七十年代末,又在广场的南侧兴建了百货公司第二门市部……
黄华街的商铺更是密密麻麻;铁货店、杂货店、竹器店、理发店、皮货店、药店、苇席店、裁缝店……数不胜数。
在小东关和驿后街最多的是小旅店、当铺店、回民饭店、副食店、文具店、自行车修理店等……
这几条县城繁华的街道,对于老晋城人来说留下了他们太多太多的记忆。斑驳的沙石路面与两侧的灰墙、翁瓦相映衬,残留着历尽岁月沧桑的痕迹,街道不算宽,但人来人往很是热闹,人们看中的是这里的地气和人气,街面房成了吸金之地……
街上的人多,店铺多,汽车通往这里时,就得格外小心了,不过那时很少有汽车。50年代初,晋城的汽车站在小东关一个地势较低的大院里,没有侯车室、乘客冬夏都在院子里等车。没有硬化的地面,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只有为数不多的几辆木炭车(一种用木炭燃烧作动力的汽车)。没有轿车,拉人、拉货都是敞蓬车,冬天冷了,便在前面挡块帆布。木炭车动力小速度慢,到长治、沁水一天打不了一个来回。由于城门所限,汽车是开不进城里的,只到1958年,上级拨给了县委机关一部苏式嘎斯吉普车,县城里才开进了千百年来的唯一一辆汽车……
城外的发展似乎比城内的早一些、快一些。50年代末,城墙拆除后,除人民电影院和人民剧院,以及百货第二门市部外。六十年代初,县运便有了客运,侯车室在小西关(人民剧院南侧),城建外也在广场西北侧(人民剧院北)成立,有了发往火车站、巴公等地的公交车……
印象较深的还有,黄华街北出口处东侧,修建了糖业烟酒第三门市部,西侧为饮食服务公司的一个小饭店。在它的南端一个叫南寨的地方修建了晋城县最大的粮食仓库——南大库。在小东关东侧,修建了饮食服务公司机关,县供销合作社采购供应站;在驿后街中段东侧兴修了手管局招待所。西侧修建了五交化公司仓库。
人民广场也几经变更。70年代初,广场曾设过“五小工业”展览馆;1982年初,为创建全国农村卫生先进县,迎接全国农村卫生先进会在晋城召开,除周围留出5米宽的路外,中间全部裁花种草,成为一个花园。1986年以后,又将花种移走,开发为出租车和公交车停车点,中间地带为饮食服务摊点。
如今,以往所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了。黄华街成为全市城中村改造的示范。驿后街、小东关、水陆院……都整体拆迁改造。取代他们的是高楼大厦,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居民小区,门类齐全的购物中心、文化娱乐中心,成为晋城市文明程度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