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型No.54|双环学习,让经验变成智慧
深秋,夜晚,黑漆漆的小树林,某工科学校的男生很开心,因为对面坐着隔壁班心仪已久的女生,要知道,女生一直不愿出来,他好不容易才约到了这次见面机会。
天已经很凉了,女生搓着手说「好冷啊」,男生心急如焚,不知道怎么办,想了一会说,「我去给你买个煎饼来暖暖手吧」,随之,人和声音一起消失在夜幕中
……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故事中,工科男用他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买煎饼帮女生暖手,倒是解决了手冷,可是造成了更严重的伤害——心冷。这种只从表面现象入手,忽视背后的真正目的,就是陷入一种「单环学习」模式。
很多人人将学习限定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于是就专注识别和纠正外部环境中的差错,解决问题很重要,但若想有效学习,必须向内探索。
什么是双环学习
从对问题的本质开始反思,以开放的质疑与讨论作为过程,最后通过克服习惯性防卫(defensive reasoning)造成的认知障碍,从战略层面对现有问题进行反思,从而取得根本性改善。
这就是双环学习的定义,即打破认知障碍,反思习惯的固定模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心智模式也发生了改变。
双环学习是行为管理大师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Argyris),于1991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教聪明人学会学习》一文中提出的。他用了一个比喻来解释:
假如在房间中有一个恒温器,当室温低于20℃时,自动启动供暖设备,这就是一个单环学习(single-loop learning)。而如果恒温器提出问题「为什么是20℃」,然后研究有没有其他温度设定,既保暖还能节省能源,这就是双环学习(double-loop learning)。
在同一问题上反复尝试,不改变方法,从不质疑目标,就是一种单环思维,而从更高的层面质疑并反省,就是双环思维。
单环学习
同真实世界互动中,我们先收集信息,再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决定下一步的决策和行动,若结果是我们期望的,就重复这一过程,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回路。
单环思维是人类的本能思维,我们饿了,点了一个外卖,味道很好,下一次还继续点这个外卖。一直持续,直到有一天吃腻了为止。
在不断的强化过程中,我们越来越熟练,也越来越依赖这个闭环,回路就越难打破。逐渐固定化为一种心智模式,决定着我们的思考方式,成为我们指导认知和行动的规则,并以此来理解别人的行为。
一定程度上,越成功的人,越容易陷入单环思维陷阱,一旦当他们的策略失灵时,就会有强烈的自我防卫意识,拒绝接受批评,将问题归罪于环境或他人,坚称自己并没有过错。
策略失灵,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但在这种单环的防卫心理机制下,他们丧失了学习的能力。
阿吉里斯研究发现,人类普遍倾向通过下面这四项基本价值观规划自己的行动:
保持对事物的单方控制
努力追求「胜利」,避免失败
压抑负面感受
尽可能「理性」,通过明确目标,并以是否达成目标评价自身行为。
这些价值观都是为了避免自己不受威胁,不让自己看起来无能的一种应对机制。在这种自发机制下,一听到批评的意见就会跳脚,为了保护自己,让自己看起来没那么蠢,我们在跟人沟通时,经常首要任务不是搞明白真相,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于是就陷入「争执」,夫妻间的吵架,谈崩的生意,朋友的反目,莫不如是。
在我看来,前一段时间大家热议的996工作制,就是一种单环模式。工作干不完,大家加班干吧,从早9到晚9,每周干6天,还是干不完怎么办?
如果照这个思维,就继续增加工作时间,增加到997?不行就247(一天24小时,每周工作7天)。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哪怕制定这些措施的人,也都知道,脑力工作的成效,根本不能以时间为衡量指标。相反,如果是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工作,工时越长,效率越低。
解决这个问题应从更高的维度思考,比如考察公司的业务模式,促进员工的主动性,提高单位工作时间效率,少干废事,减少废动作。
双环学习的关键:拥抱失败,经常反思
瑞·达利欧说,进步=痛苦+反思,进步源于对痛苦的反思,成功不痛苦,失败才痛苦,追求进步就要尝试失败,这二者是一体的。
就像我们点菜,如果你害怕点错,那么你永远不可能吃到更好的菜。失败不可怕,缓慢的失败才可怕。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失败是进步的前提。
早点失败,先把一切都做完。如果你学会处理失败,你就能拥有一份有价值的事业。当你把失败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人生的决定性时刻时,你就重新学会了呼吸。
— Rev. William L. Swig
双环学习,就是要拥抱失败,质疑过程,甚至我们的信念和假设,阿吉里斯指出了一些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你当前使用的理论是什么?
它与你的战略和目标有何不同?
你正在遵守什么样的隐含条件,它们是否有害?
什么能改变,怎么改变?
抛开细节,更大图景是什么?
没有持续的专注,就不可能出现有意义的学习。双环学习是将经验转化为改进,信息转化为行动,对话转化为进步的关键。
双环学习步骤
根据前面的介绍,我提出一个双环学习步骤,双环学习看做是前面我介绍的OODA模型的一个补充,和另一种表达方式:
Step1.基于事实,大胆假设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假设,有人说,学习要空杯心态,什么都要学,正方意见反方意见都要听,但是在听之前你得有一个自己的主见。
如果你没有主见,像一根墙头草,随风飘荡,就如听奇葩说的观众一样,哪一方声音大,能调动情绪,就倒向那一方。
我们的假设可能是错的,但也比没有强的多。在一个明确的观点下,你能有的放矢,与你相同的观点印证你的假设,重复出现的反面观点,也会引起你的关注。
比如我以前认为要改变行为,必须先改变思维,然后改变态度,最后导致行为改变。顺着这条线索,我学习心理学,但越来越多的材料导向这样的一个观点:
改变行为快于改变态度。
行为改变会带来认知失调,态度和思维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是一种更有效的改变途径。
Step2.制定计划,提出对策
光有假设还不行,我们得验证它。所以要制定计划,提出一个详细的可实施的对策。
Step3.实施对策,确认成果
有了计划和对策后,快速实施,将环境变化的影响降到最低,以验证我们的原型(prototype)。「百思不如一行,百行不如一果」,如果不能确认成果,一切将无从谈起,一切都毫无意义。解决问题,一种是精益模式的,快速试错,小步迭代,另一种是非精益的,第二种少有成功。
Step4.评估成果,调整对策
根据行动的成果来修改计划调整对策。
Step5.定期反思,修订假设
前面四步构成了一个单环。但这远远不够,我们需要跳出这个环,深度反思整个过程,甚至从根本上质疑假设,修订和完善假设。经过多次双循环后,我们的假设就越来越接近事物的真实样子,假设变成洞见,原型(prototype)变成模型(model),我们获得了智慧。
张先生的创业故事
最后,以纽约时报登的张先生的故事结束本文。张先生本不姓张,他是美籍韩国人。话说厨师张先生在日本当了几年学徒,学会了一身本事,擅长做各种美食。
但创业初期,资金有限,他从经营一家小面馆开始,非常勤奋,每天工作18小时,但结果并不如人意,他留不住员工,面馆眼看维持不下去,就要倒闭了。
张先生对自己的厨艺很自信,可就是没人上门吃。很多人碰到这个情况,会认为饭馆位置不好,或者饭菜价格及口味不好。
但张先生不这样考虑,他从单环学习转向了双环学习,向内探索,重新评估和反省自己的假设和信念——张先生一直认为,面馆只能卖面条,不能卖其他食品。
但是他观察到对面汉堡店生意很好,他认为自己能做出更好吃的汉堡。他打破了面馆只能买面条的信念,开始做三角面包,甜面包,奶酪,墨西哥玉米煎饼等等。接下来,张先生觉得事情都「有点荒谬」,食客蜂拥而至,好评不断,连美食奖项也跟着来了。
这就是双环学习的例子,质疑一切,深度反思,必要时可以从头开始。
思考:
学完这个模型,你可以从自身入手,如果事业生活越干越累,还不出成果,不妨采用双环学习,重新思考自己的信念和假设。一起升级认知,快速进步,大辉期待你的留言。
参考资料:
Teaching Smart People How to Learn 《哈佛商业评论》1991 年 5/6 月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