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骨痛、关节痛、腰痛,痛起来很“要命”?止痛用中药艾条艾灸能帮忙!
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是艾灸祛湿、艾灸扶阳,殊不知,艾灸也有止痛的功效。
艾条借药力及燃烧的温热作用,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散结,止疼效果非常好。
风湿骨痛灸阿是穴
早在《灵枢·经筋篇》中就有“以痛为俞”的记载,提出了凡是痛处就是穴位的说法。
阿是穴,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记载: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说“阿是”,灸刺皆验。
《医学纲目》中,因其强调感应,把压痛点称为“天应穴”。以上说明都是以“压痛点”来定取穴位的。
一般的风湿骨痛,莫名肿痛,在不清楚具体穴位的时候,可以先灸阿是穴来缓解疼痛。
【头面部的疼痛】按压或者艾灸合谷穴;
【缓解胃绞痛】按压或者艾灸足三里穴;
【缓解心绞痛】急救药不在身边可以按压或者艾灸内关穴。出现心绞痛时建议大家立刻口含自己经常含服的救急药。
关节痛,艾灸来帮忙!
艾灸源于中医传统疗法,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调理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
另外,艾灸散寒除湿、通经络的功效非常显著。
艾灸火力温和、渗透力强,燃烧生成物中的有效药物成分增强,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可以祛风除湿、防治关节炎。
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灸疼痛的关节处,另一种是根据穴位来艾灸。
【手关节炎】艾灸四渎穴和三阳络穴,具体痛点。
【腰痛】艾灸命门、肾俞,具体痛点。
【肩膀痛】艾灸大椎穴、肩中俞、肩外俞、肩井,具体痛点。
【膝盖疼】艾灸膝眼、鹤顶、血海、足三里、曲池。
艾灸止痛配穴技巧
1、【外关---后溪】:二穴相配可疏风清热,调气止痛,通经和络。
2、【太溪---太冲】:二穴相配可平肝降压,补肾泻肝,调气止痛。
3、【合谷---太冲】:二穴相配具有镇痛、镇静、镇痉,疏肝利胆的作用。
4、【内关---足三里】:二穴相配具有健脾和胃,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宁心安神的作用。
5、【中脘---足三里】:二穴相配具有升清降浊,健脾和胃,消积导滞,行气止痛的作用。
6、【足三里---三阴交】:二穴相配可健脾和胃,行气止痛。
1、温灸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艾灸后4个小时后才能洗澡。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
2、艾灸有顺序,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头部后灸四肢、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
3、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艾灸;对艾叶有过敏者慎用灸疗。
4、艾灸适宜虚证和寒证,如虚弱怕冷、关节冷痛、寒咳哮喘、风寒感冒等;实证和热证患者慎灸,如上火、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小便短黄、发热等。
另外,艾灸还适用于风湿疼痛、肢体麻木、呕吐等症状。不过,还是得提醒大家,艾灸的次数不宜太多,艾灸时,一定要到正规场所才好,上述艾灸疗法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