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进良,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唐山师范学院教师。近来热衷于撰写回忆文章,文字素朴、真实、诚恳,以个人经历透视时代变迁,颇具可读性。故小书屋单辟一隅,以展其风采,欢迎品读。
燎星是我老家冀中平原的一种祭祖方式。我查了百度,还真有这种说法:一种用火烧除祖坟上枯草的习俗,可免祖坟堙没草丛中,同时表示星火可以烧旺后代。这种习俗有的在除夕晚间,有的在元宵夜举办,各地不同。在我们老家,一般是在大年三十傍晚去家族坟地燎星,这项仪式由家里主事的男人去完成。从我记事开始,每年都跟父亲去燎星。按我们那里的习惯,必须是男人才有资格去燎星,女孩是不允许去的。这也是农村人热衷于生男孩的原因之一。到了大年三十这天下午,心里慌慌的,盼着天黑,仿佛有件大事等着我去办。到了坟地之后,先放挂鞭炮或二踢脚(老家话叫“两响”),意思是唤醒祖先,告诉他们:快过年了,我们来接你们回家了。然后点燃香烛,并小心翼翼地持点燃的香往家走,一边走一边念念有词:“过年啦,爷爷奶奶和各位祖先回家过年去了,回家吃饺子去啦”。路上点燃的香不能灭,到家后赶紧把香插到案头的香炉上,摆上筷子和凉菜,再倒上一杯酒,案头上还要贴上提前准备好的、写有供奉三代祖先之牌位的黄色供纸,这就算把祖先请到家里,跟家里人一起过年了。过年这几天每次吃饭前都要给先祖上供,就是先把饭菜盛到碗里,摆在供奉的牌位前,意思是先让祖先享用,敬先祖,然后家里人才能吃饭。这个仪式特别重要,直到正月初三或初五,如果有哪天吃饭忘记先上供了,便有种罪过感。大年初一中午,全家团圆享用过年大餐之前,要在院子里摆上桌案,上面供上鱼肉馒头等饭食,意思是先让天地和祖先享用,然后家里的主人在案桌前磕头,焚烧黄色供纸,口中念念有词。最后,全家人要向祖先磕头致谢,感谢祖先保佑全家人平安健康。到大年初三或初五的时候要送祖先。送祖先这天,早饭一定要吃面条,然后一路燃香到祖坟,将燃着的香烛插到祖坟之上,意思是年过完了,回那边去生活吧,来年过年时再来接。有了这样的仪式,就好像我们的祖先真的回来过年了,这也是我们活着的人一种心理寄托,仿佛这才是真正的大团圆。这样的习俗在我老家一直传承着,从未间断。记得小时候从记事起每年就跟着父亲去燎星,后来长大了,有时感觉到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就不太愿意去了。直到父亲去世,我才明白这种仪式的含义:它要我们敬畏天地、敬畏祖先。人不是无所不能的,人生在世要做好事、做善事,苍天在看,大地在看,祖先在看着。现在经常看到这样的文章,大概意思是生活要有仪式感。而过年燎星应该是最隆重的仪式之一,一定要赶着天擦黑时才能去,因为传说另一个世界的祖先是怕光的。这些年,天还亮着,有些人就燎星回来了,我总觉得有些仪式感欠缺,敷衍应付,忘记了这项仪式的本意。时光荏苒,历经世事,我越来越觉得,对于天地自然,对于先辈祖先,我们一定要心存敬畏,否则可能会遭到惩罚。我已经奔六的人了,见多了这方面的事,更加体会到人生在世一定要敬畏天地,敬畏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