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篡改的《道德经》第一章:什么才是真正的玄?
《道德经》第一章,大家请看帛书版与传世版的区别。首先第一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传世本是“道可道,非常道”,把恒改成了常。这是因为《道德经》流传至汉代的时候,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把恒改成了常。
可这一改就对后人理解道德经造成了误导,有部分人把“非常道”理解成了“非同一般的道”,“不寻常的道”。那么帛书版出土以后,这种理解已经很明显站不住脚了。因为常是恒常、恒久的意思,而不是一般、平常的意思。
所以这句话是说:道是可以被言说的,但是言说出来的道,并不是那个恒久常存的道。名是可以被取命的,但是取命而来的名,并不是那个恒久常存的名。
“恒久存在的道”,其实就是指道本身,因为道是“独立而不改” “先天地而生”的,所以称它为“恒道”。而“恒名”,《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有讲:“自今及古,其名不去”,其实说的就是恒名了。
《管子》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物固有形,形固有名”,这句话可以说是老子那个时代的通识。名起于形,因此我们有象形字,直接根据形给出了名;因此春秋百家争鸣,有了名家、法家,他们研究的就是形名之学。
所以只要是物,它就有形、有象,只要有形有象,它就有名。这个名是因为物自身而存在的,并不是因为有人给它命名才存在。没人给它命名,甚至在人类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它也仍然有自己的名,这个名就叫“恒名”。
第二句,“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传世本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还有一种断句方法是北宋王安石首创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流传也很广,影响很大。关于这里的断句问题呢,我也在知乎发表了一篇文章,写得很详细,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
传世本把“万物之始”改成了“天地之始”,把天地与万物分开来讲,那么在我看来,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对仗工整,就像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大气又朗朗上口。
但其实天地与万物是一体的,天地相当于万物的边界,给万物撑着顶,兜着底。圣人与百姓也是一体的,圣人也同样给百姓撑着顶,兜着底,《道德经》第八十章说“受邦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为天下王。”就是这个意思了。所以天地能容万物,圣人能容万民。
至于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为了方便把“阴阳理论”纳入到《道德经》的体系。在阴阳理论中,天地,代表阴阳,也就是二;天地交合而生万物,代表阴阳相合而成三,三生万物。又有太极生阴阳,无极而太极,这样就和《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统一起来了。
包括第二章把“有,无之相生也”改成“有无相生”,也同样是为了引入“阴阳相生,互为其根”的理论。为什么有很多人说什么道德经来源于易经啊,道德经是在讲易经中的某一卦啊,正是因为道德经在很多小的地方,被改动过了,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文字,引入了阴阳,引入了易经的东西。
但是,这些强加进来的东西,单独看好像很有道理,而结合全文整体来看,就是漏洞百出了。这个我会在以后的章节解读中一一指出来。
那么“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意思是说,无形无名,是造生万物的起始;有形有名,是孕育万物的母亲。下一句“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和传世本表达的意思差不多,都是说要在无欲的状态下观妙,在有欲的状态下观徼。
从无生有,这叫妙;当我们处于无欲的状态时可以得观。从有到边界之终,这叫徼,当我们处于有欲的状态时可以得观。为什么有欲要观徼,你得知止,不能超出边界之外,知止不殆嘛。
最后一句,“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同出的两者,既可以是有欲和无欲,也可以是有名和无名。有欲无欲,同出于人;有名无名,同出于道。它们虽然名称不一样,可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
这里和传世版的区别是,这同出的两者它不叫“玄”。传世版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成了道的代名词。但在帛书版中,玄只是缠绕的意思,就像两根铁丝拧在一起的那种形态,就和DNA的双螺旋结构一样。因为玄是个象形字,它描绘的正是两股绳搓缠成一股的形态,这个形态就叫做“玄”。
它表示有名和无名的互相缠绕,互相切换;也表示有欲和无欲的互相缠绕,互相切换。什么叫互相切换,你看两个东西拧在一块,两股绳拧在一起,在这个时刻可能是这股绳拧到了我的面前,下一刻就是另一股绳拧到了我的面前,它是来回切换的。
正因为有名和无名它是这样一种形态,切换着缠绕着这样去走,所以我们才能用有欲和无欲这样互相切换着来观。来观天下,观万物,观妙,观徼。所以切换着往上走的这样一种形态,这样一种方式,它是我们认知天下万物、认知道的无上法门,也是道生天下万物的玄妙之门。
道也是依据它,用它来造生天下万物的。所以天下间的万事万物,它都是有有形有质的一面和无形无质的一面,共同构成的。
比如说宇宙,有物质和空间。物质,有波粒二象性。由物质构成的器物,老子又说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也是有有的一面和无的一面。那么生命呢,又有意识(精神)和身体,就是有外形和思维,思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也是无的这一面。
所以玄这个形态,它可以说是天下万物的一个基本形态。如果我们迎着它去看,老子不是说'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我们迎着它去看,它的这一运动形态,是不是和太极很像?所以玄这个形态老子说它是众妙之门,是名副其实的,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