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诗画 | 雪山行骑图
2021年07月21日
辛丑年六月十二日
诗/歌/赏/析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
1、一去:一作“一望”。
2、三边:汉幽、并、凉三州,其地皆在边疆,后即泛指边地。
3、危旌:高扬的旗帜。
4、投笔吏:汉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后终以功封定远侯。
5、论功:指论功行封。
6、请长缨:汉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心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缨:绳。
开首两句说北望蓟门,触目惊心。起句突兀,暗用典故,说燕自郭隗、乐毅等士去后,即被秦所灭,故客心暗惊。又汉高祖曾身击臧荼,故曰“汉将营”。因而清人方东树说:“岂是时范阳已有萌芽耶?”(《昭昧詹言》卷十六)怀疑这是对安禄山的叛乱有所预感。颔联、颈联写景雄丽。全诗扣紧一个“望”字,以“烽火”承“危旌”,以“雪山”承“积雪”。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格调高昂。从军事上落笔,着力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
祖咏(699~746),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佳/画/赏/析
图绘隆冬严寒季节雪后深山之景色。画幅中群峰被厚厚的积雪遮盖得严严实实,寒意逼人。隐隐可见的古刹半藏于雪山苍松之间,有人端坐于楼阁中静观山野景物。山下溪流淙淙,曲水蜿蜓。一山民背着柴禾向小桥走去,桥之另一端,一身着红袍之士人以袖掩面骑于驴背,前有僮仆牵驴而行。三人姿态各异,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各人不同的身份,也给清寂寒冷的画面增添了一 丝生机。画幅大面积用色而几无皴擦,傅色淡雅清秀, 色调冷中有暖,整幅画的风格别具一番特色。
宋人画的雪景山水显然和元代以后的文人寒林画大不相同。文人画的寒林所着意表现的是萧瑟,是寒冷,是无限的孤独。而宋人笔下的雪景却充满了雍容与华丽。白雪皑皑让人感受到的决不是冰冷峻峭,而是高雅与逍遥。冰天雪地中的树,并不是文人画中的枯枝冷桠,红黄相间的树与雪白的山相互映衬,山间小溪潺潺依旧,折射出行于山间的人的心情。
- End -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聪聪 ]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