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造就了汉代玉的价值
明代高濂说:‘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礁法宛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一交接断续,伊若游丝白描,毫无滞迹。”汉玉颇多螭纹,如税上榜虎、编钮印、双墙玉璧等。愧是汉以前代表龙的纹饰,有人相信是祖先的来源与氏族的标志之一,后人更认为它们有镇宅驱邪之功。
当时汉王朝的鼎盛,也造就了中国玉器史上的再一次革新,这次是继新石器时期、殷商盛世和春秋时代之后玉器史上的再一次黄金时代,在当政者以敏锐的政治格局下,整个汉代在“人人崇尚以玉为美”的社会背景下,玉器在造型、雕刻、纹饰等诸多方面的造诣得到了发展。
“君子无故,玉不离身”的观念深入人心。当然,先秦和汉代的玉器,不仅可以标示尊贵身份,甚至还是国家公器的象征。比如,象征着国运的“传国玉玺”。
汉代玉器纹饰也是鉴定玉器时所考察的一个重要特征。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固定的纹饰风格。汉代的玉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影响,一些春秋战国的玉器纹饰也流传了下来,同时也产生出了丰富美丽的汉代纹饰。蒲纹,由三个方向的平行线组构成的类似蜂巢的纹饰,流行于战国至西汉中期,主要用于装饰玉璧,玉璜等。谷纹,由谷粒状的类螺旋单元组成的纹饰,分两种,一种是在蒲纹的基础上由内向外以细线划出螺旋纹,一种是减地浮雕出圆润独立的谷纹。
汉代的组佩由于儒家思想的流行,佩玉成为象征身份和品德的“德佩”,而多用腰带的玉印和玉刚卯,仅是佩戴的装饰品。
西汉初张骞出使西域,东汉班超任西域都护,开通了与西域文化交流的通道,使新疆的优质玉料大量运往内陆,和田玉正式成为中国用玉的主流。
中国人自古对玉情有独钟,赋之 深厚,绵延几千年经久不衰。这种极端的爱玉情结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