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五代”说及其现实意义 ——《应试书法培训教程》结语

中国硬笔书法“五代”说及其现实意义

——《应试书法培训教程》结语

摘要:中国硬笔书法迄今为止,根据其发展轨迹可以划分为五个时代,代表人物分别是:黄若舟、庞中华、张秀等、徐静蕾、袁召起。前四个时代以“好看”为宗旨,第五时代以“好认”为宗旨。

一、黄若舟一枝独秀——《汉字快写法》

黄若舟(1906- 2000),原名济才。号若舟,江苏溧阳上黄镇人。祖辈务农,幼年丧父,赖寡母织布耕地并典当以供其求学。七岁入读上黄初小,族人爱其聪颖好画,命为族谱作插图,乡里称善。于是发愤绘事,人物、花鸟、山水、书法无所不学,各有规模,被长辈视为可造之材。二十岁中学毕业,即由族内贷金助其报考上海美专,以求深造。美专三年,从诸闻韵、潘天寿学花卉,从李健、朱复戡习书法,从顾汀梅治金石,兼修素描。1928年毕业,还家乡任教,曾执教溧阳小学、溧阳中学、吴江震泽中学,又返沪,执教湖州旅沪中小学,课余自修不辍,于山水及行草用功最深。1934年暑假,只身远足西南采风,得写生稿盈箱累箧,其中《西南行图》横批入选全国美展,可谓边地山水画创作的早期实践者之一。孤岛时期,执教上海青年中学、爱群中学、国立育德高中,有感于硬笔书法普及之重要,于1939年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介绍汉字通行书写字体的《通书》,此书后经修订,易名《汉字快写法》,几十年间累计印数高达2000万册,成为现代硬笔书法的拓荒者。1941年后赴重庆,担任教育部特约编辑,兼任国立音乐学院艺术理论课教授,胜利后东归江南,先后担任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中华工商专科学校教授,建国后任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主任,1972年五校合并,筹组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任教授。教学之余,积极探索汉字快写的教学普及和“书画缘”这一书画结合的新样式,初见成果。现力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研究会顾问、上海艺术教育委员会顾问、大学书法教育协会会长。著有《汉字快写法》、《花鸟画技法》、《黄若舟一笔书》、《黄若舟书画缘》,电影《中国画教学》、《中国书法教学》。

二、庞中华异军突起——荒莽启蒙

1、"竹钢笔"的故事

贫穷却美丽的大巴山深处,五岁的庞中华与几十个农村孩子一起,在一座土地庙里怯生生地开始了他的“学堂”生活,第一堂课就学写字。简陋的毛笔是从村里货郎担买的,纸是粗糙发黄的毛边纸,将一只破土碗翻过来,圆圆的碗底正好作砚池磨墨。学生们将毛边纸拆成竖行,老师在每行开头写一个范字,学生就照此仿写。

童年时代留给他最强烈印象的是班主任袁老师的那支钢笔。那可是大巴山偏僻山村唯一的钢笔啊!袁老师平时将钢笔别在上衣口袋里,露出亮闪闪的笔挂,多神气哟!当袁老师写字的时候,庞中华悄悄站在一旁,两眼直勾勾地盯着那铮亮的钢笔尖如何在纸上划过,如何留下那流畅而轻盈的线条,多么娟秀而美观的字体。笔套是用赛璐珞做成的,上面还有一个小圆孔。多么神奇的笔啊!看着漂亮,用起来方便,完全不像自己所用的毛笔,每天都得在碗底磨墨,稍不小心弄得书本和衣服上都是墨迹。

可是,山村的孩子哪里买得起钢笔。他用镰刀砍一枝拇指般粗的斑竹,截成半尺来长,一头削得像钢笔尖那模样,中间破开一道小缝,沾上墨水写字,那线条细细的如同钢笔尖写出来一般,乐得美滋滋的,还不罢休,再砍一节粗点的竹管,作成一个笔套,套住笔杆,别在小汗褂的口袋上;骑上牛背,得意洋洋地走过村头,走过同学们面前。那时,在农村孩子心里,钢笔代表了知识、学问、聪明和智慧。袁老师在班里把庞中华表扬了一通,说他很会创造,将来长大了还可以给祖国造飞机、造先进机器呢!然而,袁老师一定没有想到,这个赤着脚丫、用竹管削出钢笔的农村孩子,在此后的岁月里,竟和钢笔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庞中华用这管竹“钢笔”,在黄色毛边纸上抄写下“地理常识”、“科学常识”、“人物常识”……抄了一页又一页、一本又一本,心中充满无边的乐趣。是1952年,一个大巴山农村七岁的小男孩的笔记。一年后,这个孩子走出大巴山,来到重庆,从他慈祥的伯父那里得到一生中第一支真正的钢笔。他捧着钢笔,两眼放光,高兴得跳了起来。夜深了,他仍无法入眠,还在灯下反复摆弄着钢笔,爱不释手。他拿出一本红色日记本,用这支新钢笔工工整整地写下崭新生活的一页。

这个获得新生活动力的八岁孩子如饥似渴地读书,用那支钢笔不断地本子上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不断地在学校的各种考试中取得令人羡慕的好成绩。

2、地质队员与书法

庞中华在重庆读完了中学、读完了重庆建材专科学校(西南科技大学前身),然后收拾行装,来到了华北地质勘探队,再一次回到大山怀抱:每天手握锤子、镐头,山上山下,敲敲打打、挖挖刨刨,爬过一座又一座山,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矿。帐篷一次次拆了又支,支了又拆,始终陪伴着他的是一台手风琴和经常变换的书籍。时光在深山里静静地流淌。

静静流淌的时光有一天突然被彻底打破——在一个初夏的傍晚,庞中华发现自己深深地迷上了写字。一开始,他利用当时无法逃避的政治学习的机会,用钢笔一篇一篇抄写报纸上的文章,一页一页描摹报纸上和各种不同字体。方块字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字型结构上的千变万化,强烈地吸引着这个年轻的地质队员前去探索。

钢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而被广泛使用已有很长的历史,一定有其独特的书写技巧和和书法艺术规律。在中国,钢笔是亿万人日常使用的书写工具,却没有一本钢笔书法字帖。“我要出版一本钢笔字帖,为汉字书写竖起一面旗帜!”庞中华为自己这一宏愿所激动、所鼓舞,并不可抗拒地被推进一个新境界。他千方百计找来所能看到的毛笔字帖,用钢笔描摹王、赵、颜、欧、柳各种字体,细心钻研毛笔与钢笔在汉字结构上的共通之处,探究中国传统书法的独特美感如何在现代书写工具的广泛使用中得以传承。一种不可推卸的使命感时时在鞭策着他。工具箱成为他随身携带的书桌,读书笔记、日记、书信往来,都被他作为认真练字的机会。在别人喝酒、聊天、玩牌打发单调乏味的深山探矿生活时,庞中华在千万遍对汉字的描摹中,渐渐丰满了理想的羽翼。

那是“文化大革命”的年代,这个地质队员的探索与追求即使不算“逆时代潮流而动”,至少也是“不务正业”的典型。偶尔他也怀疑过:一个普通地质队员的双肩,能否胜任那个庄严的使命?

但他知道,他要走的道路只能是向前、向上,即使肩上压着沉重的担子也是如此——也许正因为肩负重任才必须如此。他努力克服着现实环境与他的理想间的巨大落差,一边兢兢业业地从事与书写毫无关系的地质勘探工作,一边在地质队流动帐篷里坚持读书、习字,累了就在弯弯的山路上跑步……

华蓥山、峨眉山、大青山、大别山、太行山、王屋山……在寂寞的深山里过去了十五年后,庞中华再一次走出深山,怀里揣着他的第一部书稿《谈谈学写钢笔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出版)……

三、“十大特等奖”——群雄并起的时代

1、《中国钢笔书法》

要说“特等奖”先要讲一下背景,《中国钢笔书法》杂志是背景之一。下面是网上下载的一段话,可以参考——

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在浙江杭州,杂志创办于1985年,姜东舒先生和王正良先生主编时期一直是全国硬笔书法重要刊物,总发行量已突破1500万份,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美誉。近年来滑坡严重,刊物质量减少、刊物活动萎缩、刊物领导调整不断,最重要的是原来有和杂志社几乎同一套人马组建的“”作为依托,活动开展的很好,杂志也红火,近年该协会因各种原因,已无声息,遗憾。

幸而,现时代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网上也有另外的说法供我们进行对照分析,资料如下——

《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以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汉字书写水平为宗旨,读者遍布全国各地,在东南亚、欧美也拥有不少的读者群,深受全国硬笔书法爱好者,中小学生的厚爱。曾创下月发行量达40万份、拥有数百万读者的宏伟业绩。杂志创刊20年来,致力于开展硬笔书法活动,在团省委、团中央的支持、委托下,至2011年共举办十一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历届大赛中最多的参赛人员达上百万,声势浩大,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展示中国硬笔书法成就,发掘扶持书法新人,普及提高祖国的硬笔书法水平,丰富祖国的书法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全国现有的许多书法名家,有好多都是从《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举办的全国性书法大赛中脱颖而出,卓然成家,走向全国,蜚声海内外。

2、第一批“特等奖”

现在就要开始说说第一批“特等奖”了,但是还要介绍一个简史,关于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的——

赛事简介  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简称“中钢”,是公认的中国最权威、最顶级的硬笔书法比赛,为推广中国硬笔书法、振兴硬笔书法事业、发掘硬笔书法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

主办组织  除首届、第二届比赛由《浙江青年》 (后改称《东方青年》)杂志社主办外,其余均由《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主办。

历届赛事  1985年,是《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第一次主办,当时叫“一九八五年中国钢笔书法大赛”

——就是1985这一届,历史性地第一次推出了硬笔书法的“十大特等奖”耶!但据我观察,所谓“十大特等奖”并没有产生太深远的影响。岁月荏苒、世风流转,很快就不再听到谁还说道这个特等奖的事,更没有听到谈论特等奖的人。——这个侧面提示我们:起步阶段志向当然要高远,但是架势不要摆的那么高大上,否则很快就出现虎头蛇尾。就像唱歌,第一句起得过高了,后面容易卡嗓子;也像赵本山——步子迈大了,容易扯蛋(淡)。

到了2012年,我去湖北荆门市,在该市城区内文化公园的惠泉附近,忽然看到张秀的一副横披,刻在石壁的草丛间。好字毕竟是好字,哪怕透过草丛依然闪现秀气。我上前仔细看看,才发现是张秀的书法。独特的字形、似曾相识的名字,很快勾起我的联想,我回到宾馆上网搜索一下,果然是的——

张秀,1985年获“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第三届,主办方《中国钢笔书法》)特等奖。

这时候我才注意到:原来那横空出世的“十大”其实并不只是钢笔书法家,他们大多有深厚的毛笔书法背景。唉,如果她是在其他比赛脱颖而出,也许人们会更关注她吧。

四、老徐进入字库——网络时代

眼下经常听到一些朋友感慨说“提笔忘字”,是啊,几乎任何事情都是用进废退的,电脑普及了,办公无纸化,打字靠键盘,所以真正拿起笔来白纸黑字地写字的时候反倒是瞬间大脑空白,手底下不知所措了。

这个时候,书法也跟着与时俱进,电脑的使用进入书法创作的方方面面——哈哈,依靠电脑高仿批量制作以假乱真的名人字画就不提了,说“正能量”的吧,硬笔出现了“电脑字库”这种东西,篆刻出现了巧夺天工的机器手,都是进步。

1、《徐静蕾的字》(作者:酒游花)

前几天看到王三表的一篇博客,说方正集团要推出徐静蕾的字体,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今天看新闻,还真有这么回事,方正字库网站上已经可以下载这款价格为10元的“方正静蕾简体”(其他书法字体为20元)。

记得六七年前,送一位移民加拿大的好友回国。在机场等候时,他从包里掏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让我们看。那本书是徐静蕾的第一本写真集《欧洲游记》,其中的文字部分都是徐静蕾的手迹。他让我们看的不是照片,而是那些字。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我很吃惊,没想到一个影视明星能写出这样秀逸轻快的字。我也明白了这个心高气傲的家伙何以会对徐静蕾赞不绝口。我曾在写字方面下过几年功夫,得过些小奖,很自然的,更容易对那些能把字写利落的人产生好感。不过这几年基本没再动笔写过什么,平日里除了读者来信,也再见不到什么手写的物件,我对字的感觉早已丧失殆尽,脑子里满是一堆方正文鼎汉仪金梅之类的东西。方正此举,至少让我有机会在电脑屏幕里看到些清新的笔画。

徐静蕾的字做成电脑字体的效果不算太糟,虽然丢失了气韵和活力(十分正常),间架反倒齐整了些[插图1,2],有点接近书法家高惠敏的硬笔风格[插图3]。能写一手好字的名人明星屈指可数,因此方正这次搞静蕾简体的举动很难被复制,大致就是品牌推广和促进付费使用商业字体意识的一次性市场行为罢了。他们的所谓个性化字库服务听上去也更像是幌子,没有什么诚意。当然,就算方正很有诚意地看着我们,常用电脑的人里又还有几个能拎起笔的?

摘自:人民网《讽刺与幽默》( 2007-05-25 第04版)

2、篆刻比赛允许电脑刻制

那是最近在网上看到的一段征稿启事,说“欢迎机刻辅助出品”——为了“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避免有给他们做广告的嫌疑,我就不引用那一则大型书法比赛的具体条文了。反正意思很明白了。

不要说我敏感,我倒觉得大赛是不是雕刻机厂家赞助的呀?起码赞助了一部分吧?

幸好,我郑重声明一下:我完全支持机刻的加入。艺术创作要与时俱进,工具也要常变常新。我们反对的是投机取巧,只要是艰辛执着地探索、益精益美地追求,他越是用新的工具就越容易成功,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总是故步自封,人类怎么还能有进步的机会呢。

五、袁召起“应试书法”——实用的时代

既然要谈中国硬笔书法的历史故事,有点标志性的东西还是要提到。“外举不避仇”是说不上的,我们有啥资格“仇”或“被仇”啊;“内举不避亲”倒算一点,但是为了提醒所有需要应试书写的学生,也就不顾名声损污了,点题一下袁召起的“应试书法”,呵呵。

至今,硬笔书法的主导思想还是“美观”;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实用”。

一定要实事求是,有时候说出事实真的是需要勇气的,但是事实否定得了吗?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虽然,最后不得不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憾,但是先烈们的道路得到了继承。

哎呀,眼肿了!眼肿了。小小的钢笔字,我们咋胡乱扯了恁远?却回来、马上却回来!只说一句话,同学们不要怕,以前的老师都说练字很难,我告诉你们其实很容易,只因为一个概念的改变:以前的人们练字要求“好看”,而我教你练字要求“好认”。

好认——阅卷老师好认、阅卷电脑好认,然后给你一个高分,哈哈,根本书法就是一块敲门砖——谁家的客人把门敲开以后还揣着这块砖头往客厅里走啊?——同样的,上了大学谁还专门练写钢笔字呢?你要做的,就是花几天时间,认真地把我们前面的书写教程练习一遍,掌握了基本要素,就成了。

过去说“承诺七天教会钢笔书法是耍流氓”;现在我要说“要求学生长年累月地学习钢笔书法是骗子”。

说实话吧,天不会塌下来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