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梁启超关于文化的论述

读梁启超先生的《拈花笑佛》,其中有一篇谈什么是文化,他说文化是人类心所开积出的“共业”,还打了个比方:勉强找个比方,就像一个老宜兴茶壶,多泡一次茶,那壶的内容便生一次变化。茶吃完了,茶叶倒去了,洗得干干净净,表面上看来什么也没有,然而茶的“精”渍在壶内,第二次再泡新茶,前次渍下的茶精便起一番作用,能令茶味更好。茶之随泡随倒随洗,便是活动的起灭,渍下的茶精便是业。茶精是日渍日多,永远不会消失的,除非将壶打碎。

看来梁喜欢喝茶,难为他举出如此细微的例子来说明一个宏大的问题。由他的比喻我想到,地球就是一个茶壶,芸芸众生,纷纷万物,不过是沉沉浮浮的茶叶而已。在茶壶里泡过了,就会或多或少留下一些痕迹。不过这痕迹,有的是清香,绵远悠长,久久不去;有的是苦涩,入口难咽,却回味甘甜;有的平平淡淡,没留下任何痕迹;还有的腐臭难闻,弃之犹恐不及......

我们希望的地球,是氤氲着温暖与清香,如醇厚的琼浆玉液,如陈年的普洱嘉茗,每人都陶陶然于其中。看我华夏文明,历代集聚的精华,已经使这个“壶”蕴含宝气而内敛,其中的“茶”还在不断的为其添加精华。或许,现在的世界,有太多的泥垢,留下了诸多的恶心污点,但我相信,人间正气终将战胜邪气,人类文明必将发出更加醇厚、温纯的迷人幽香。

(0)

相关推荐

  • 文人气韵,自成一格

    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里,物之为用不仅仅是实际使用,一些看似"无用""无为"的因素会使一个具体的物象拥有额外的精神审美和情感寄托. 所以我们看见古今的水注.花瓶.茶 ...

  • 梁启超:文化专史及其做法⑤

    ‍先讲刘知几.刘知几的特点,把历史各种体裁分析得很精细:哪种最好,某种如何做法,都讲得很详明.他的见解虽不见得全对,但他所批评的有很大的价值. (1)史学体裁,那时虽未备,而他考释得很完全:每种如何做 ...

  • 梁启超:文化专史及其做法④

    以下就是司马迁作<史记>,史学因之转变方向.<史记>这书的记载并不十分真确,南宋以后,有许多人加以攻击:但是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是一种创作.他的价值全在体裁的更新,舍编年而作纪 ...

  • 梁启超:文化专史及其做法②

    子 道术史的做法 中国道术史,看起来,很难做.几千年来的道术合在一起,要想系统分明,很不容易.不过,若把各种道术分为主系.闰系.旁系三类,好好的去做,也不是很难.主系是中国民族自己发明组织出来,有价值 ...

  • 梁启超:文化专史及其做法①

    狭义的文化譬如人体的精神,可依精神系发展的次第以求分类的方法.文化是人类思想的结晶.思想的发表,最初靠语言,次靠神话,又次才靠文字.思想的表现有宗教.哲学.史学.科学.文学.美术等.我们可一件一件的讲 ...

  • 劳动节有感【神州诗词文化传媒269期】文/葛运江 主播/菊开花香​

    劳动节有感 文/葛运江  主播/菊开花香 长假与春游,高速路上车多 品佳肴和美酒 只是节日的外表 内核是劳动的汗水 在田间.矿井.脚手架上 后背结成的盐图,为节日留下钙质 他们让我感动 辛勤的付出 像 ...

  • 苦雨闲谈 | 读萧功秦老师《中国人如何重建文化自信》有感

    文化自大和文化自卑可能是同一回事 如果对中国人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直至改革开放后的文化心理演变进行梳理的话,也许能得到的一条粗略线索是:自大--自卑/自虐--自信重建.起初的自大,是来自于中华文明自秦 ...

  • 半生情逝 ——读文有感【神州诗词文化传媒268期】​文/风雨同舟牵手

    半生情逝  --读文有感 文/风雨同舟牵手 一张厚厚的纸笺 流淌着逝去的华年 那里记录着曾经的欢喜和伤感 一段尘世的缘起缘断 有一种相遇叫做擦肩 不经意的回眸竟成为此生的痴缠 一片真情天地可鉴 一份相 ...

  • 喜欢历史文化,一辈子——读《越是我故乡》有感

    喜欢历史文化,一辈子——读《越是我故乡》有感

  • 行吟水浒之三——《水浒传中的酒文化》再播有感

    2016年春节将临,河南电视台尚嘉峰老师通知我,春节期间,<武术世界>频道将再次播放<水浒传中的酒文化>(2月7日至本月末).这是由我主讲的电视系列节目,我撰写的<新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