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记住12字“真言”,避免“一高一低”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糖友过春节既要避免高血糖,又要防止低血糖。

这“一高一低”要同时兼顾,不能矫枉过正。

今天我们一起来谈一谈 糖尿 病患者自我管理需要注意的地方,相信我们能够找到适合自己欢度春节的办法。

 管住嘴

食这件事是很复杂的,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于食物的反应也不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标准的万能的“ 糖尿病 食谱”。尤其是在过年期间,宴席上的菜品更加丰富,进食更是没有办法千人一面,但是,大体上有一些原则可以遵循的。

糖尿病患者进食应该尽量定时、定量,根据自己体重、活动量等估算每日大概需要的能量,将这些能量按比例分配到一日三餐。

我们的身体是遵循着自然界的昼夜节律的,葡萄糖耐受性也存在昼夜节律,大部分人上午高于下午和晚上,所以早上能量摄入多一点、晚上少一点对代谢健康更有好处。可以考虑将每日能量分配为50%、30%、20%。

按时用餐、按时治疗,这样有助于更平稳的控制血糖,也有利于治疗方案的调整。

进餐顺序上,建议先喝汤,然后是素菜、荤菜,最后吃主食。这样进食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

烹调方法可以多选蒸、煮、炖、汆、拌,避免煎、炸和红烧。这样做能够减少油脂的摄入。

食物的选择应注意多样化,营养均衡、荤素搭配。推荐每日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5%~60%,并且尽量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食物加工得越精细,膳食纤维含量越少)。

在同等摄食量的情况下,挑选能量低、升糖指数低的食物,更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正所谓,“饭后一支烟,血糖飚上天”。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风险和吸烟量以及更早的开始吸烟年龄呈明显量效关系,并且吸烟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概率,尤其是心血管等致命性强的疾病,所以,糖友们最好戒烟。

此外, 酒精 是一级致癌物,能不饮酒是最好的。不过病情较轻、无严重并发症的糖友,如果血糖控制良好、肝肾功能正常,过节期间礼节性饮酒也是可以的,但最好浅尝辄止。具体来说就是,女性每天不超过1个酒精单位,男性每天不超过2个酒精单位,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在我国,1个酒精单位 = 10mL纯酒精 啤酒360毫升或 干葡萄酒 150毫升或白酒45毫升)。

糖友饮酒必须注意以下两点:1.不要空腹饮酒,容易引起低血糖。2.注意了解目前服用的药物是否禁忌酒精。如果有禁忌,一定不能饮酒。

 迈开腿

吃动结合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久坐有害,糖友们应该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

研究发现,只要从久坐中站起来就可以获益,每坐30分钟就应该站起来动一动。其中,快走降血糖的能力最强。

此外,简单的抗阻力运动可以带来和慢走类似的获益。对于老年肥胖患者来说,抗阻力运动联合有氧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更好。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参加150分钟中到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或者每周至少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进行2组~3组抗阻力运动。运动强度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以运动时心跳、呼吸加快但不急促为准,或者运动中能说话不能唱歌的程度为宜。运动时间推荐在餐后1个小时以后,既可以帮助控制血糖又能够防止发生低血糖等不安全事件。

 测血糖

规律的自我血糖监测及记录有助于糖友们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并且可以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有用的信息。

过年期间与平时生活有许多不同,比如较多的能量摄入、不规律的作息时间等。这些都会增加血糖的波动,因此建议糖友们重视过节期间的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的时间点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午夜及其他时间点的随机血糖(尤其有低血糖症状时)。

病情不同的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血糖监测的时间及频率: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可以每周测1天~2天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最好能做到每周4天~7天进行全天血糖监测,每天4次~7次;低血糖风险高的患者要重视午夜血糖、餐前血糖和有低血糖症状时的即时血糖。

良好的血糖监测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饮食和运动变化对血糖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调整饮食和运动;良好的血糖监测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无症状的低血糖,及时找到原因、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低血糖带来的伤害。

 用对药

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治疗。在饮食控制和规律运动的基础上,正确、规律的应用降糖药物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每位患者的病情、意愿不同,同一位患者不同时期的状况也不相同,糖友们要做的是相信专科医生,勤沟通,把您的想法和诉求告诉您的医生,共同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且遵医嘱,正确、规律的用药。

需要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糖尿病还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所以还不存在能够根治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因此千万不要盲目追逐所谓“祖传秘方”“国外先进技术”,糖友们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这样才能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

如果过节期间血糖波动较大,可以到门诊就诊调整治疗方案,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线上方式咨询专业医生,避免自行调整降糖药物。

作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内分泌内科 裴丽娜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内分泌内科教授、主任医师 刘聪

策划|谭嘉

编辑|刘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