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电影,《你好,李焕英》令人失望!只因这一点
作者 平声
终于再寒假即将结束的时期看了《你好,李焕英》,看之前看了大量媒体相关溢言,以口碑逆袭,后来居上,大有超过爆炒炸子鸡唐探三之势,而最令人惊奇的是,以文艺青年居多,一向以苛刻出名的豆瓣竟然顺风势而为,以令人乍舌的8.1(对中国电影来说,这个数字已经是极为难得的了)开磅,再绝大多数电影都以高点为止逐渐下落之际,这部电影竟然逆势上扬两个小数点,堪称电影节的奇迹。
《你好,李焕英》真好到这地步?
大年初八的中午终于去看了,进去时是一个人,出来时还是一个人,出来时回头望了望灯火透明却空荡荡的放映厅,不仅感慨,一个穷人终于包了场电影。
这个电影不真。
这里的“不真”不是以书写者贾玲母女事件的真实与否来苛求,更不是以文中的穿越手段来责难,而是指主人公之母所依存的上个世纪80年代的基本生活状况来衡定。
电影中似乎有意还原了那时的一些生活场景,自始至终都贯穿了那个年代的一些流行元素,像那时的歌、看电视等等,但躯壳虽存,神灵不再。给人的感觉是一个超脱了具体年代、洋溢着某种青春色彩的臆想时刻加上80年代符号的浅度包装。
电影中的人都快活呀,看电视、打排球、划船、看戏、做演出,几乎现代人所梦寐以求的所有精神追求,在这里都应有尽有。
真实的81年是个什么景象呢?
电影主要镜头设置的前一年,1980年四川美院学画的罗中立的画作《父亲》,一位从早到晚一直叼着旱烟,麻木、呆滞守粪,一双牛羊般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粪池的守粪的农民,头裹白布、手端旧碗、满脸黝黑脸上刀刻般的皱纹,凸出的眉弓与凹陷的眼睛,粗黑大颗的苦命痣,仅剩一颗门牙、半张的嘴、干裂的唇。
这才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农民形象,整个民族大病初愈,刚刚从国民经济崩溃的边缘拉回来,一切都百废待兴,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电影中贾晓玲的家庭也是社会大氛围的一员,也处于社会的底层,在电影中看不到半点底层生活的痛楚,也很难让人真实体味那个时代的真实气息。
也许有人会说,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品,它可以截取生活中任何部分,即使整个社会都在受苦,我就选这一家人过好日子行不行?
当然可以。
但是,电影的目的本身视为为了表现一副对母亲致敬的赞歌,这种敬意如果仅仅停留在让我们分享母亲的快乐生活片段,就显得太过肤浅,真正动人的母亲形象应该是把苦难熔铸于琐细的生活碎片片中的坚韧、达观。就像罗中立的《父亲》,脸上一道道深深的裂痕,是春下秋冬的风雨无阻,是冷暖不知的岁月旅途。只有深谙母亲的疾苦,聆听母亲的叹息,才能真正从内心深处唤起对母亲的爱。
罗丹说:“像在艺术领域的其它部门一样,诚挚是唯一的法则”。我们认为,这部电影是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的。
我们说“真”是一切善与美的前提,但对这些艺术创作者来说,并不是说他们每写一篇非得写真实发生的事,而是要他们学会观察、思考和体味母亲这些关注着深厚的爱的事件背后合理的情感逻辑和特别的社会属性,哪怕它并没真的发生在你自己身上,甚至现实中未必真的出现过,但却镌刻在你的内心里,充实在你身上,这就是美,也是真实的力量。
母亲形象太假。
如果贾玲女士看到这样的字眼也许会破口大骂,我用心血刻画的我自己的母亲,是不是真的我比你不清楚,你这么说是不是欠抽?
我们说的这个假不是指大的基本事实,更不是母亲对孩子的爱本身,而是母亲这个形象过于扁平,电影中的母亲是一个美丽、乐观、对女儿爱到无私的完美母亲形象,电影中的母亲的一切,买电视、打排球、看电影、划船、看戏,都是女儿在安排。唯一能体现母亲内心生活感受的是,母亲拿出结婚证后,母女俩相互争夺结婚证,撕碎后母亲黑着脸,在那里喃喃自语,你怎么知道我不幸福?
如果能抓住母亲暗地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女儿一厢情愿对母亲婚姻的安排,以中间剧烈而合理的矛盾的冲突,来凸显母亲极为复杂而又矛盾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得使得电影中的母亲能由一部完全由女儿安排的单纯的输出爱的工具,变成一个有血有肉有自己主见和追求的丰富的人,那将使母亲形象更上一个档次。
谈到母爱,我们从小的教育让完美首先想到的似乎也只能想起的就是“无私”、“伟大”之类字眼,好像母爱就是爱、宽容、温暖的代名词,当然这是天下母亲之所以为母亲的原因,但我们必须看到,每一个母亲都是个不同的母亲,每一份母爱也应当有其不同的色彩。在极其复杂而各不相同的家庭和社会的背景下,传统母爱在秉承了这些普遍意义的概念的同时,还渗进了许多属于施爱者个人隐秘的东西,比如在似潮水般泛滥的母爱背后的隐忍、略显冷色的固执、看着孩子无可挽回的下坠她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的脆弱。
还有更多的母亲从孩子出来的那一天起,她们就开始把自己慢慢的隐去,跟着孩子的呼吸而呼吸,把自己的心与孩子完全捆在了一起,孩子的长大让她们惊喜,却也难以抑制内心的隐忧和焦灼,因为在她们的面前耸立着一个日益变化的人,她的孩子。他在长大,他将离自己而去,这一天终究是要来的。她对他的一切曾经是那么的熟悉,他的一切也曾经是如此的令做母亲的自己着迷,他毫无顾忌的笑还有过于夸张的哭都曾经是自己充实和满足的源泉。
可是现在,自己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却变得一天比一天陌生,自己想起来觉着不可思议的事情他做起来却理所当然的。当初的自己还尽力想与他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才发觉这一切都是徒劳,自己是彻底的输了。自己真的完全成了多余,因为孩子早晚是要离开的。也许只有到这个时候,自己才知道,对孩子看来极其无私的爱,其实是自己对记忆的挽留,而挽留的悲剧从一开始就已注定。
这实际上是中国无数带孩子的母亲的真实缩影,他们把全身心放在孩子身上时其实还在盛年,可是在社会与家庭赋予的抚育后代的这一角色的强大压迫下,他们不得不关闭掉原本属于自己的丰富的情感世界,而成为一部只是无私的输出爱与温暖的机器。
可是电影中的母亲仍然没有走出这一切。
所以这是一个感人的母亲,也是一个数字化的母亲。所谓“数字化”,就是可以大量复制。复制的对象不仅包括不同的人物身份,也包括感情,甚至是我们中国人最为珍视的家庭人伦之情,在这些孩子的写作中,已完全成了一件技术——工业复制品,被广泛复制。
在这个特殊的冬天,国人贫瘠的眼眶被这个“母亲”占据。似乎谁也没想到,但其实毫不意外。
不爱读书的孩子是潜在的差生!新年粉丝福利:2021年新父母教育名师团推荐的书单来了。请按以下方法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