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体的“元气”、“宗气”、“营气”

《内经》以降,历代医家多宗“气本一元”之说,如喻昌认为“气有外气,天地之气也;有内气,人身之元气也。气失其和则为邪气,气得其和则为正气,亦为真气。但真气所在,其义有三,曰上、中、下也。上者,所受于天,以通呼吸者也;中者,生于水谷,以养营卫也;下者,气化于精,藏于命门;……人之所赖,惟此气耳。”(《医门法律·先哲格言》)“身形之中,有营气,有卫气,有宗气,有脏腑之气,有经络之气,各为区分。”(《医门法律·明胸中大气之法》)喻氏将人身所有的气统属于真气,何梦瑶亦认为:“气一耳,以其行于脉外,则曰卫气;行于脉中,则曰营气;聚于胸中,则曰宗气。名虽有三,气本无二。”(《医碥·气》)

基于“气本一元”之说,就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而言,元气在生命之初,源于父母之精,是生命物质系统中最高层次、最根本的气,对人体的代谢和功能起推动和调节作用;而宗气、营气、卫气均来自后天的水谷精气与清气,根据其主要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不同而称谓各异,它们是较低层次的气,它们能供给人体以营养和动力人体的气,从整体而言,是由肾中精气、脾胃化生而来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在肺、脾胃、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下而生成的,并充沛于全身而无处不到,由于其主要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不同,而又有多种不同名称的气。

基于“气本一元”之说,人体之气的结构层次可分为:真气居最高层次,真气是人体之气的统称,由先天之气和后天水谷精气所化生,包括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则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位于第二层次。先天之气为元气,后天之气包括宗气、营气和卫气,其中,营气和卫气又隶属于宗气。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分布、运行于脏腑经络之中,合而化为脏腑经络之气,则脏腑经络之气属于第三层次。脏腑经络之气还可细分为具体的脏气、腑气、经气、络气等等。

基于“气本一元”之说,我们根据气的来源、分布和功能特点将气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四类。

一、元气

1.元气的含义

元气又名原气、真气、真元之气,是以先天精气为基础,赖后天精气以充养,而根源于肾之气,包括元阴之气和元阳之气。

在中医学上,《黄帝内经》只言真气,不言元气,元气、原气,首见于《难经》:“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难经·八难》)《难经·六十六难》

“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不死。”(《难经·十四难》)

“要之,元、原同义,本始之意。”(《春秋繁露》)。

原气又称元气,“真气又称元气”(《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故中医文献上元气、原气、真气通称,但是,人体之气的真气是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的通称,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元气属真气的下位概念,不应与真气混称。据元、原的本始之意,元气、原气为生命本始之气,在胚胎中已经形成,秘藏于肾中,与命门有密切联系,为先天之气。所以,元气是源于先天长于后天而根于肾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包括元阴、元阳之气,故曰:“元气是生来便有,此气渐长渐消,为一生盛衰之本。”(《医学读书记·通一子杂论辨》)因元气来源于先天,故又称先天之气。

2.元气的生成与分布

(1)元气的生成

元气根于肾,其组成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依赖于肾中精气所化生,“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难经·三十六难》)“命门为元气之根。”(《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肾中精气,虽以先天之精为础,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所以李东垣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即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

总之,元气根源于肾,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并赖后天之精以充养而成。质谓“先天真一之气,自下而上,与后天胃气相接而出,而为人身之至宝。”(《医源》)但元气之盛衰,并非完全取决于先天禀赋,与脾胃运化水谷精气的功能密切相关。所以说:“人之自生至死,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乎人生者不小。”(《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

(2)元气的分布

元气发于肾间(命门),通过三焦,沿经络系统和腠理间隙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以作用于机体各部分。

“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人身血肉之躯皆阴也,父母媾精时,一点真阳,先身而生,藏于两肾之中,而身之元气由之以生,故谓生气之原。”(《医门法律·阴病论》)可见,肾为元气之根,元气从肾发出,经三焦循经脉而行,所以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诸气,经历五脏六腑……所止辄为原。”(《难经·三十六难》)

三焦为元气循行的重要脏器。“三焦资始于肾间…下焦禀元气……上达至于中焦,主受五脏六腑精悍之气也,化而为营卫,营卫之气得真元之气相合,主通达乎上焦,始经历五脏六腑也……故以三焦所留止之处辄以为原。”(《图注难经》)

说明元气是并营卫之气循环往复于十二经脉之中,且循任督二脉环流不体。冲脉、带脉、维脉、跷脉等八条奇经虽不参加元气的循行,但对全身之气的分布有调节作用。元气除并营卫之气行于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之外,运行于本经经别之中。

总之,元气始于肾间,经下、中、上三焦,由手太阴肺经进入十二正经中,布于周身,蓄于奇经,溢三百六十五穴,然后再经腠理和大小络脉汇聚于四肢末端的井穴,入本经至经别,直接深入脏腑,继而浅出头颈部经穴、胸腹募穴和背部俞穴,自奇经总集于任督二脉,下归肾脏。

元气在循行过程中,经过了人体的各脏腑、经络及体表组织。元气循此路径,周而复始地循环,以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3.元气的主要功能

元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始物质,有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1)构成人体的本原

“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三十六难》)元气为其生身之精气,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为父为楯。“所以发生吾身者,即真阳之气也。”“所以成立吾身者,即真阴之气也。”(《类经附翼·求正录》)故人之所生,全赖此气,元气的存亡,即生命的存亡,“此中一线未绝,则生气一线未亡。”(《医学源流论·元气存亡论》)

(2)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

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与元气的盛衰密切相关。人从幼年开始,肾气与肾精逐渐充盛,则有齿更发长等生理现象;到了青壮年,肾气、肾精进一步充盈,乃至达到极点,机体也因之发育到壮盛期,则真牙生,体壮实,筋骨强健;待到老年,肾气、肾精衰退,形体也逐渐衰老,全身筋骨运动不灵活,齿摇发脱,呈现出老态龙钟之象。由此可见,肾气、肾精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发育,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本,如果元气亏少,影响到人体的生长发育,会出现生长发育障碍,如发育迟缓、筋骨痿软等,或未老先衰,齿摇发落。

(3)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命门为元气之根,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故“心得命门而神明有主,始可以应物;肝得命门而能决断;胃得命门而能受纳;脾得命门而能转输;肺得命门而能治节;大肠得命门而能传导;小肠得命门而能布化;肾得命门而体强;三焦得命门而决渎;膀胱得命门而收藏。”(《石室秘录》)反之,“肾无此则无以作强,伎巧不出矣;膀胱无此,则三焦之气不化,而水道不行矣;脾胃无此,则不能腐熟水谷,而五味不出矣;肝胆无此则将军无决断,而谋虑不出矣;大小肠无此,则变化不行,而二便闭矣;心无此,则神明昏,而万事不能应矣。”(《医贯》)

所以,元气者性命系之,元气充足,则精神昌盛。若元气微虚,则神微去;若元气衰竭,则神去机息。元气虚损之治重在治肾,“务使阴阳和平,水升火降,归于中庸之道而已。”(《医权初编》)

论宗气

宗气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此后历代医家多有发挥,其理论对于临床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随着当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的逐渐增多,熟悉并掌握宗气理论在临床治疗相关疾病中的运用,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本文试结合历代医家的理论阐述,进一步辨明宗气相关理论,辨析宗气与心肺的生理、病理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更明确的依据。

气在人身有元气、卫气、营气、宗气、脏腑之气、经脉之气等称谓,或以其来源及功能命名,或以其分布部位命名,其运动“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宗气作为人身重要的气,对心肺的功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灵枢·邪客》所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宗气理论对心肺系统疾病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兹辨析如下。

1 宗气与大气

历代医家对大气与宗气有不同的认识。《黄帝内经》论述“大气”的篇章共有11篇,从11篇文献所涉及的“大气”内容可知,大气含义可概括为自然之气、邪气、宗气、经脉之气四大类。《灵枢·五味》曰:“其大气之抟[tuán]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此处大气即指宗气。孙一奎认为,大气即为宗气,云“宗气又叫大气,是为诸气的宗主……肺脏必因之始能呼,肾脏必因之始能吸,营气赖之始能营于中,卫气赖之始能卫于外”。而喻昌认为“或谓大气即膻中之气,所以膻中为心,主宣布政令,臣使之官……膻中既为臣使之官,有其职位矣,是未可言大气也。或谓大气即宗气之别名,宗者尊也主也,十二经脉,举之为尊主也。讵 [jù]知宗气与营气、卫气为三隧,既有隧之可言,即同出入地中之气而非空洞无着之比矣”。喻昌不认同大气是宗气或是膻中之气,虽然未描述大气的实质,但认为大气的功能为“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大气一衰,则出入废,神气化灭,气立孤危”。张锡纯对大气理论的阐述更全面透彻,他认为“大气积于胸中,为后天全身之桢干,《内经》所谓宗气也”,且“宗气即是大气,为其后天生命之宗主,故又尊之曰宗气”。笔者就“大气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与宗气“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认为大气积于胸中,斡旋气机,动则为宗气,辅助心肺行其职。正如《读医随笔》云:“宗气者,动气也。”

2 宗气的生成与功能

《灵枢·五味》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可知大气是由后天脾胃化生之气与呼吸之气相合而成。

《灵枢·邪气藏腑病形》言“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可知宗气因其走息道,还可助肺之外府鼻的功能。

张锡纯对大气的生成有独到精辟的见解,指出“人未生时,皆由脐呼吸,其胸中原无大气,亦无需乎大气,迨胎气日盛,脐下元气渐充,遂息上达胸中而生大气,大气渐满,能鼓动肺膜而使之呼吸,即脱离母腹,由肺呼吸而通天地之气矣”,又谓“是大气者,原以元气为根本,以水谷之气为养料,以胸中之地为宅窟者也”,认为它的功能是“振作精神,以及心思脑力,官骸动作,莫不赖乎此气”。

是以知大气根于肾,养于脾胃,通于自然之气,存于胸中,动则辅助心肺走息道,行呼吸,贯心脉,行血气,且对精神、智力、四肢动作都有影响。

3 宗气生理功能失调的表现及治疗

宗气的生理功能失调主要体现为宗气不足与宗气下陷,且二者在心肺两脏的表现形式不同。在肺脏的影响是“膻中者,为气之海……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可出现呼吸无力,少气不足以息,语音低微,气紧,呼吸困难似喘等症状;在心脏则是“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可出现心悸,心痛,胸中憋闷,口唇发紫等症状。但宗气兼理心肺,总行气血,是心肺联系、协调的纽带,在宗气的燮理作用下,心肺机能达到高度的分工与合作,病理状态下,宗气也成为心肺病变相互传变、相互影响的中介。故治疗时不可偏执一脏,且临床上可形成夹寒、夹瘀、夹痰等虚实夹杂的证候,需因人制宜兼顾扶正驱邪两面。

3.1 宗气不足是因贯注心肺之气不足,而使心肺两脏生理功能轻微失调引起病理症状。此期症状因宗气虚程度不同而有所区别,但病情较宗气下陷者轻,只需“虚者补之”,预后好。跟导师刘杨教授治一病案:

陈某,女,19岁。诉时胸闷、短气,眠稍差,得叹息则觉气稍舒,心电图正常,脉细,舌淡、苔薄白。

处方:生晒参10g,五味子10g,麦冬15g,桂枝5g,炙甘草15g,生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0g,枳壳15g,竹茹15g,酸枣仁15g,黄连6g,炒稻芽30g。

因患者只是宗气稍有不足,心肺症状轻浅,只见胸闷、短气,故以生脉散补益宗气,桂枝甘草汤温通心阳,并随症加减药物治疗兼症,收效颇佳。

3.2 宗气下陷张锡纯曰“大气下陷之证,不必皆内伤也,外感证亦有之”,是内外因共同作用所致,正如《内经》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内外因素导致宗气虚极自陷,不能坚守其位而下陷于中下焦,这与中气下陷于下焦同理,但二者所发生的脏腑不同,一主在心肺,一主在脾胃。宗气下陷是宗气由虚进一步发展而来,症状严重,如张锡纯所述“此气一虚,呼吸即觉不利,而且肢体易懒,精神昏聩,脑力心思为之顿减。若其气虚而且陷,或下陷过甚者,其人即呼吸顿停,昏然罔觉”。甚者如《灵枢·五色》曰:“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这说明了宗气由虚至陷至竭,导致人死亡的过程,也说明宗气下陷者,病情危急,需及时治疗,且治疗时除补其不足,还需升举阳气,使宗气回归其位。

如毛以林教授治一病案:赵某,女,70岁,患冠心病20余年,2008年因心绞痛发作,在某院行右冠脉支架置入手术。2009年3月16日来诊,诉每天下午5~7时及夜间频发心前区闷痛,发作时,先感到右手虎口胀痛,然后沿着手臂内侧前缘向上发展,随后心前区闷痛、心绞痛,右上臂酸胀随之缓解。同时,伴有气短乏力,心悸,严重时每次大便后心绞痛必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四诊合参,心悸气短,心气虚也;右臂胀痛沿手太阴肺经上行,为肺气虚,乃气虚不能行血脉。

证属心肺气虚,治宜升补宗气,方拟升陷汤合丹参饮:生黄芪30g,白参5g,升麻3g,柴胡5g,怀山药15g,桔梗10g,丹参20g,砂仁5g,檀香6g,当归20g,炙甘草10g。5剂。复诊:服药后病情大为缓解,5天只发作心绞痛2次,疼痛明显减轻,且持续时间很短,乏力明显好转。舌脉同前,遂予上方加葛根30g、何首乌10g,继进10剂,病情缓解。

此案因患者宗气下陷,心肺功能难以维持,症状严重,病情危急,故治疗除以白参、黄芪补益宗气外,还需重用黄芪升举宗气,稍加升麻、柴胡、桔梗协黄芪之功,随症加减治疗兼症,使病情得到好转。

4 结语

大气留于中则斡旋全身之气,动则为宗气以助心肺。心肺并居上焦是人身至关重要的两脏,宗气是心肺功能的集中体现,其理论在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故需重视。

论“营气”

1 营气的含义

营气,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而行于脉中之清气,富于营养,故称为营气。所以说:“营气者,出于脾胃,以濡筋骨、肌肉、皮肤,充满推移于血脉之中而不动者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由于营气行于脉中,而又能化生血液,故常常“营血”并称,属于阴,故又称为“营阴”。

2 营气的生成与分布

(1)营气的生成

营气是由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中的精粹部分和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所化生的,宗气是营卫之所合,其中运行于脉中者,即为“营气”。所以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素问·痹论》)

(2)营气的分布

营气通过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而循行于全身,贯五脏络六腑,其分布循行有:

其一,十二经循行。营气出于中焦(脾胃),循行到手太阴肺经,由手太阴肺经传注到手阳明大肠经,再传至足阳明胃经,以后依次传注到足太阴牌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最后由足厥阴肝经复注入手太阴肺经,构成了营气在十二经脉中循行流注于全身的通路,此为营气的十二经循行。

其二,任督循行。营气在十二经循行周流时,还有另一分支,从肝别出,上至额部,循巅顶,下行项的中间,沿脊骨下入尾骶部,这是督脉循行的路径;其又络阴器,上过毛际入脐中,向上入腹里,此为任行。进人缺盆部然后下注入肺中,复出于手太阴肺经,构成了营气的任督循行路径。

营气的十二经脉循行和任督循行,形成了营气的十四经流注次序。如此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出阴入阳,又出阳入阴,相互逆顺运行,如环无端。

关于营气的循行速度根据《灵枢·五十营》记载有两种计算方法,简介如次,仅供参考。

其一,“呼吸定息”计算法。人体经脉的总长度为十六丈二尺,一呼一吸(谓之一息)营气运行六寸。一昼夜呼吸次数为一万三千五百息,故以呼吸次数计,营气循行一周为二百七十息,那么一昼夜营气循行的周次为五十周。

其二,“漏下百刻”计算法。漏下百刻,指漏水下百刻则言的。铜壶滴漏,是古代计时器,以一昼夜分为一百刻,每昼夜铜壶滴水下注一百刻。营气循行十四经一周的时间,则漏下二刻,故每昼夜营气循行于人体五十周。

3 营气的主要功能

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两个方面。

(1)化生血液:营气经肺注入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成分之一。“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邪客》)“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灵枢·营卫生会》)

(2)营养全身:营气循脉流注全身,为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营运全身上下内外,流行于中而滋养五脏六腑,布散于外而浇灌皮毛筋骨。

总之,营气主要由脾胃中水谷精气所化生,行于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营运周身,发挥其营养作用。故“荣者水谷之精,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源源而来,化生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听,手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气。注人于脉,少则涩,充则实,常以饮食滋养则阳生阴长,变化而为血。”

(0)

相关推荐